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由蒋俊,李兴芝合著的《中国近代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一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大量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的产生、发展、衰落,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一、领域的开拓。学术界对中国无政府主义的研究是从50年代后期开始的,但长期以来,绝大部分论著涉及的范围局限于“五四”时期,其重点则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研究的范围拓宽到辛亥革命前后,“天义派”和“新世纪派”的思想成为讨论的热点,但对1907年以前和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的无政府主义思潮的研究基本上仍属空  相似文献   

2.
<正> 路哲著《中国无政府主义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以下简称《史稿》)一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对中国无政府主义进行了动态的分析,在以下几方面独具特色。一、对中国无政府主义代表人物作了如实评价。《史稿》指出:“中国的无政府主义者,的确有一些闭眼不看现实,只追求个人绝对自由的狂人。但是,从在中国宣传无政府主义学说的成员们的整体来看,并不完全如此。”(《史稿》第8页)中国无政府主义者队伍很复杂,其中固然不乏文痞、政客、革命狂热病患者,但绝大多数是怀着救国救民的愿望,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通过对中国实际的调查,提出过一些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但当认识到无政府主义道路行不通之后,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放弃了无政府主义,继续探索真理,终于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些人最终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传播的原因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政府主义形成政治思潮肇始于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是半个世纪以后的事.从20世纪初一些中国人最先接触无政府主义思想开始,到五四运动形成传播热潮,无政府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为其他任何社会思潮所不能攀比.从近代中国演进的轨迹审视,无政府主义传播之迅速、影响之广泛、渗透之有力,与其说是中国人的盲然情感躁动,毋宁说是社会和时代的必然需求之满足.因此,在认识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更迭嬗变的过程中,无政府主义为何得以迅速和广泛传播的原因是必须加以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4.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因落后而倍受西方列强欺压的耻辱现实,促使一代代先进的中国人寻觅救国救民之路,由此形成向西方吸取思想的历史长链。各种源起于欧洲资本主义时代的主义和思想,都成为一些中国人孜孜涉猎、热变传播和尝试移植的目标物。无政府主义就是这历史长链中颇引人注目的一环,它曾对许多中国人产生的诱惑唯力,超过了同时期的其他各种主义和思想。本文将研究的视角凝聚在无政府主义最初闯入中国人眼帘的时间范围,目的是想从具体剖析中国人接纳它的环境、特征出发,揭示无政府主义之所以会引起中国人感兴趣的原因。一、中国…  相似文献   

5.
无政府主义与中国现代作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全之 《齐鲁学刊》2005,14(3):102-105
中国现代作家对无政府主义的接受可分为两种类型:信仰型和局部吸收型。对前者而言,无政府主义成为他们从传统儒教走向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过渡;对后者而言,无政府主义为他们的文学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
无政府主义是小资产阶级和流氓无产阶级的一种思潮。正如列宁所说:“无政府主义是改头换面的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7.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彭树智教授的历史著作《无政府主义之父巴枯宁》,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是一部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研究巴枯宁的力作。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在体系上、内容上的全面和系统。这可以说是一个新的突破,也是引起国内外史学界特别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作为研究巴枯宁的一部力作,也不能没有它的重点。这部历史著作的重点,就是集中深入剖析巴枯宁的内心世界及其外部表现,并且把它严格地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反对巴枯宁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史。从  相似文献   

8.
茅盾不是无政府主义者,但由于他翻译、阅读过有关无政府主义的著作,所以在思想、文化层面上受到了这一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并直接影响到其早期的小说创作,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早期作品中的极端个人主义,有明显的个人无政府主义倾向;二,无政府主义主张废除婚姻家庭,实行儿童公育,茅盾认为婚姻不可废外,在其他方面均接受了无政府主义的主张,从而使其早期作品出现了排斥家庭和瓦解家庭的情节模式。  相似文献   

9.
庄子思想与无政府主义相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政府主义者的一种宣传策略;思想界、学术界许多人士也将庄子思想视为中国式无政府主义的思想之源,类比、等同于产生于西方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当然,也有少数学者指出二者尽管表面上具有相似之处,实际上具有根本的相异之处。我们很难决断这种联系是否符合庄子思想的本意,它反映出思想史阐释中的某些共同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与无政府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明 《学术研究》2006,1(12):106-109
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在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形成过程中,几乎成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阶段。难能可贵的是,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基础上,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整体,很快摆脱了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从而坚定地扛起科学社会主义的大旗,领导千百万民众,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不可遏制的革命洪流。  相似文献   

11.
无政府主义对党的建设危害极大。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和建党以后的长期战斗历程中,我们党一直没有停止过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认真总结我党反对无政府主义斗争的历史经验,深刻分析无政府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表现、特点及其巨大危害性,坚持不懈地开展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对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无政府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又有什么关系?列宁在《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早已明确指出:“无政府主义是改头换面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个人主义又是无政府主义整个世界观的基础”。①(见《列宁选集》第一卷218页) 林彪、“四人帮”竭力煽动无政府主义,推行极左路线,对于共产主义运动的危害极大,使我们回忆起巴枯宁怎样混入第一国际和怎样被开除的一段历史,也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无政府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危害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无政府主义是一种舶来品。辛亥革命前,一部分在日本和法国的中国留学生,开始创办《天义报》、《衡报》和《新世纪》等无政府主义刊物,向国内介绍和宣传无政府主义思潮。但因当时满清政府“文网綦密,邮禁殊严”,他们的刊物“绝不能轶入内地”,因此它的影响所及,主要限于在国外的留学生、华工和同盟会员之中。无政府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是辛亥革命后的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的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当时不少人天真地幻想中国从此就可以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然而事实却使人们大失所望:皇帝虽然被赶跑了,但是繁殖和滋养封建专制主义庞大肌体的社会集团却原封未动,革命果实很快被旧日君主制的走卒袁世凯官僚集团夺去了。袁世凯为了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实现称帝的野心,仰仗帝国主义的支持,把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一切基本权利剥夺得干干净净,并在全国布满了特务组织,以箝制舆论,镇压人民,为毒之烈,较前尤甚。军阀政府的专制统治,激起了濒于破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对国家、政府、权威的极端厌恶,为在辛亥革命前就已播下的无政府主义的种子,提供了发展的土壤和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无政府主义虽然都高度肯定“劳动”精神,但无政府主义理解的“劳动”是没有强权和强制、高度自觉自决、无拘无束的;传统农业劳动更符合中国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另外,无政府主义理解的“劳动”不仅具有生产性,而且具有道德意义以及审美意义.对现代大工业生产的拒斥,对脱离社会的个人自由的极端理解,特别是,意味着社会生产关系基于效率、公平的提高而向自动化、专门化、标准化、程序化、精确化方向不断进步的“物象化”、“物化”,一直被视为是损害自由、敌视人的东西,这些都是至今仍以各种形式残留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无政府主义思想.鉴于某些当代西方左派、后现代派所持无政府主义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影响,清理无政府主义的渗透,依然是我们没有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付建舟 《兰州学刊》2006,3(9):40-43
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清末民初,他在革命活动中与天义派、新世纪派等中国无政府主义者广泛交往,自觉不自觉地吸收了虚无党思想、互助论等一些无政府主义的因素,充分利用其反抗封建专制的积极作用,推动革命进程;同时,宣传了社会主义思想,对理想社会略作构想。不久,鉴于当时国内革命的不良现象以及欧战的局势,他对无政府主义理论的局限性进行了深刻反思,及时撇开误区,踏上教育救国之道。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最早的无政府主义团体,是刘师复在1912年组织的“晦鸣学舍”。到了五四时期,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团体和刊物,日益增多,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都有。为了同马克思主义争夺工人和青年群众,北京的无政府主义者黄凌霜于1919年9月发表了《马克思学说批评》,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他还和区声白、华林等人创  相似文献   

17.
刘师复(一八八四一一九一五)是中国无政府主义的“开山元老”。他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从一定的意义来讲,也可算当时中国人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一个方面,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尤其是在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今天,我们回颐和剖析一下刘师复的无政府主义言行,这对于全面了解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和正确评价空想社会主义思潮,都是有所裨益的。一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的活动特点——“言行一致”辛亥革命前后涌现出来的形形色色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信从者,差不多都有一个共同弱点,这就是言行不一,反复无常。从《大同书》的作者康有为到无政府主义者刘师培、李石曾等都是如此。但是,刘师复则不然,他“能言而又能行”,“不单对于主义是鞠躬尽粹,就是连带的对于素食主义等也能以死自矣。”他的信从者称赞他是“一个不怕死的志士,一个艰苦卓杰的革命家,一个不怕牺  相似文献   

18.
无政府主义在思想上有时候迹近共产主义,但在中国却曾被宣布为凶恶的敌人,这是因为它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关键学说,更重要的是,越是迹近共产主义理论的异己思想或异质思想,越容易在精神影响方面产生种种混乱,进而混淆甚至歪曲正统的革命理念.这便是精神领域的思想邻壑现象.无政府主义在意念理性意义上是有价值的,只是不适应作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去实践.而意念理性通向“空想”的乌托邦,非常适合于文学表现.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第一次大传播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引起了无产阶级的敌人极端恐惧和激烈反对,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三次大论战,就是这种激烈斗争的反映。在论战中,马克思主义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及其胜利,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对于我们坚持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维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以及反对政治上的自由主义,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安定团结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前提。而要维护安定团结,就不得不反对无政府主义。反对无政府主义,不仅要列举它的表现,指出它的危害,而且要分析它的根源。尤其要弄清:究竟是什么东西使一些人热衷无政府主义,甚至到了发狂的地步? 本文试图从这样两个方面简略分析一下产生无政府主义的思想根源:(一)小资产阶级革命性向反面的转化;(二)个人主义的恶性澎涨。进而得出如何从根本上防止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