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人们不假思索地认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或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原则,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区别于社会主义的主要标志,是共产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现在看来,这个近乎天经地义的观念,是需要重新考虑的。一、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把按需分配当作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众所周知,关于共产主义的最根本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历来认为是公有制。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提出共产主义者以“废除私有制为自己的主要要求”。《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我国由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问题,如何正确理解,目前还存在着分歧,其中有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一、社会主义社会建成后,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而这个时期的社会性质仍是社会主义的;二、社会主义社会建成后,即开始了全面的共产主义建设,其社会性质是共产主义的,也就是我国开始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我是赞同后一种看法的·读过《学术月刊》第3期徐崇温同志“试论‘两个过渡’的相互关系”和吴平同志“社会主义建成是否就是共产主义开始?”两文后,觉得徐文有的分析得当;有的分析不够确切,值得商榷。而吴平同志一文的基本论点我是不同意的。现将我对他们两文的意见以及我的看法提出来,与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实践”今年第五期刊登了杨樾同志的“关于按劳分配与政治挂帅”一文。读后颇受启发。文内关于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我们应该积极的利用这个经济规律来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并创造条件逐渐向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原则过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自由”这一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首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其本义在于主体通过交换满足自己对各种使用价值的需要,即充分参与全面的社会享受。作者认为过去只在哲学、伦理学、法学和美学等观念形态领域思考自由而无视其经济学基础,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根据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范畴这个“经济原型”解释,作者对公有制、按需分配原则,社会形态等概念的内涵提出了新的看法,文章最后还对西方的一种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提出了批判。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的设想问题颇有争论,本文就这个问题谈点肤浅的看法。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的设想骆耕漠同志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已经作出了“两种公有制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预见”。他说,马克思恩格斯“完整地预见到:作为未来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它开始时有可能是单一的公有制形式,也有可能是两种公有制并存的形式。”又说,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相船已久的看法: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里的推广与应用,即,辩证唯物主义是下半截,历史唯物主义是上半截,二者合成“一整块钢铁”,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看法似乎具有权威性,因为据说它源自列宁。毛崇杰同志在与陈荣富同志商榷的文章中就重申了这种看法,并以列宁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为佐证。但是我们认为,列宁这句话的意思恰恰不是象毛崇杰同志所理解的那样。本文拟就此谈起,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与基础、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等重大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就教于毛崇杰同志。  相似文献   

7.
在党中央提出了“两个过渡”的原理以后,有些同志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对“两个过渡”的相互关系作出了各不相同的理解,現在我們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把我們对其他同志的不同看法的意見写在后面,和大家討論。一我們对“两个过渡”的相互关系的看法由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的过渡,由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这是两种互相联系的过程。首先,由于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是同一  相似文献   

8.
共产主义理想并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未来社会的原则设想是科学合理的,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按需分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国家消亡等基本特征正在人类的实践中逐步得到实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态度,着重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正确把握共产主义理想,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正> 六十年代以来,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的这样一种看法,几乎已经成了定论。近年来,有些同志对这种看法提出了疑义,认为根据马克思、列宁的有关论述,应该把“过渡时期”同“社会主义社会”区别开来,这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依次发展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性质和任务;把“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社会”混为一谈,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相似文献   

10.
“劳而不获,获而不劳”会不会导致“懒惰”?一般人都会毫不迟疑地回答:“当然”。《共产党宣言》中共产主义的反对者也正是如此回答的,甚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实践也告诉我们同样的经验。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无论在资产阶级社会还是在共产主义社会,“劳而不获,获而不劳”都可能不会导致“懒惰”。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的确如此。但是,不同的社会却有着不同的原因。前者是由于劳动者别无选择,后者却不是。这涉及到关于共产主义合理性的诠释。借助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以这样诠释共产主义的合理性:共产主义社会的人们是在比生理需求更高级的终极需求的驱动下投入劳动的,劳动本身就是满足这些需求的方式。所以,即使社会是按需分配的,人们依然会积极投入劳动,而不是懒于劳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共产主义制度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将高度发达,产品极大丰富;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或社会所有制是唯一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实行完全单一的计划经济和按需分配;三大差别消灭了,劳动者得到全面发展,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这是一种实现了国家与社会、产权与民权、个体与类(集体)的趋同的大同社会。  相似文献   

12.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这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里提出来的一个著名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的科学原理。要正确地理解这个原理,首先就碰到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个原理说过渡时期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这个共产主义社会,究竟是指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还是指它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呢?这是一个需要正确地理解的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必须认真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邹先松同志在《我对‘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一点看法》一文(见《学术研究》1980年第2期)中提出一个基本观点:“两变”不是认识论的科学命题。现在我就邹同志提出的几个论据一一加以分析,发表不同的看法,就教于同志们。一、“两变”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吗? 邹同志认为“两变”不是认识论的科学命题的第一个论据是:“两变”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我认为这个论据是站不住脚的。我认为,毛泽东同志关于“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的思想的基本意思是:(1)客观物质  相似文献   

14.
陈荣富同志的《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问题》一文,对“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的看法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认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首先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并且,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就没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陈荣富同志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的看法,这种大胆探索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是,从开创新意的愿望出发并不等于必然得出科学的结论。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说得很明确:“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使它成为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人类社会的认识”。显然,一般哲学教科书的观点是由此而来的,而这样的看法是与陈荣富同志的见解相反的。我们并不认为凡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说过的话都不允许有任何疑问与再认识的余地。因此,我们应该排除任何先入的见解,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新学习与思考这个问题,探究以上两种说法究竟哪一种是合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本来面目;并期望通过这种探索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史的认识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当然,这也可能仅仅是一个良好的愿望,不当之处尚希陈荣富同志与其他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5.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它的第一阶段又称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最本质的概括,在今天已经是家喻户晓了。然而,也有人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对“各尽所能”颇有微辞,说:“这句话译错了,马克思所讲的是按每个人的能力从事劳动,并没有尽其所能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 ,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 ,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 ,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 ,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一向主张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在《共产党宣言》中 ,马克思、恩格斯说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他们还说过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  相似文献   

17.
“历史发展动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粉碎“四人帮”以来,历史学界、哲学界许多同志就此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见解。最近吉林大学历史系先后两次举行了“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学术讨论会,会上有十四位同志发言。大家解放思想,各抒已见,对一些有关的重要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什么是社会历史发展动力,会上共提出六种见解。  相似文献   

18.
吴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建成只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结束,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最终地完结,进入共产主义建设时期的开始。而这时期也是属于社会主义阶段之内的,社会性质依然是社会主义的。只有社会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建设时期结束了,整个社会主义社会才算最终地结束,而开始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个论点,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原理与中共中央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的精神以及我国的具体实践,我们认为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19.
《晋阳学刊》一九八三年第五期发表的李怀君同志的《“不应把工具、对象和结果纳入实践范畴”吗》一文,对拙文提出不同意见,这对于进一步研讨实践要素问题是有益的。李文认为,工具、对象和结果是实践的要素,应当纳入实践范畴,不然,那就必然导致“抽象、空洞的实践观”。我对李同志的论证仍有疑问,想再谈点粗浅看法,与李同志商讨,并就教于其他同志。李文也以马克思的这一论述为根据:“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这里,马克思明明把“劳动本身”与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并列作为“劳动过程”  相似文献   

20.
读了李振伦同志在《河北学刊》1983年第2期发表的《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以下称《李文》),受到一定的启发,但是我们认为,该文提出的许多重大观点不仅不能达到他所愿望的“澄清长期围绕真理讨论所出现的众多分歧”和“捍卫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反而会将人们引向他途,所以在此同李振伦同志商榷。 一 从五十年代起,我国哲学界就围绕着什么是真理(包括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的问题,展开了讨论。经过讨论,对于真理的“普遍”(《李文》的用语)看法是:真理是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一致的认识;或者真理是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简单地说,真理就是人的正确认识。同《李文》相反,我们认为这个“普遍”的看法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首先,真理是一种认识,因而包括所谓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就都既不是人们的主观意识自身,也不是客观世界本身,而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其中既带有人们的主观形式,也有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其次,真理作为认识,当然只是人们的主观对客观的正确认识,或正确反映,而不是错误的认识或错误的反映。既然真理是人们的主观对客观的正确认识,属于主观的范围,因此人们有时称其为“主观真理”。譬如,马克思就讲过“思维的真理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