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两通突破”的战略决策,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这对于正确选择武汉改革与发展的长远方向和目标十分重要。本文拟对若干似是而非的观点和议论作一分析,并就武汉改革的深化提出粗浅意见,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2.
武汉的经济体制综合改革,以“两通”为突破口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后如何进一步增强武汉作为中心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使之成为城乡经济网络的枢纽?如何进一步增强武汉的经济实力与活力,使之成为开放型、多功能、社会化、现代化的经济中心?这是武汉综合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经济中心,首先应该是交通中心(广义的,包括运输和邮电)。武汉现在交通发展迟缓,已不能适应全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迅速改变武汉交通落后的状况,要有一个实质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武汉的经济体制综合改革,以“两通”为突破口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后如何进一步增强武汉作为中心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使之成为城乡经济网络的枢纽?如何进一步增强武汉的经济实力与活力,使之成为开放型、多功能、社会化、现代化的经济中心?这是武汉综合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经济中心,首先应该是交通中心(广义的,包括运输和邮电)。武汉现在交通发展迟缓,已不能适应全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迅速改变武汉交通落后的状况,要有一个实质性的突破。如何突破?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我们认为:应从全国交通中心的地位出发,发  相似文献   

4.
自从开展对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的探讨以来,历时已数月。在此期间,听到不少高论,也读到不少有价值的论文,对自己很有启发和帮助。它们提高了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现将我和部分同志对武汉经济发展战略的设想重新表达如下: 从地处全国交通中心的地位出发,凭借加强交通(包括运输和电讯)和流通(包括商流、物流、钱流和信息流)(简称“两通”)两翼起飞,把武汉市建成“内联华中、外通海洋”或“内联九省,外通海洋”的经济中心(这  相似文献   

5.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农村经济走向健康发展之路。回顾走过的道路,我们惊喜地发现,农村改革经历了三个明显的阶段。这就是包产到户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广、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内陆地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即所谓“民工潮”现象的出现,这三个阶段被经济理论界分别称为第一、二、三浪潮。那么农村经济发展的下一步重头戏会是什么呢?我们从十六年改革的历史和实践,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理论探索,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村经济与城市  相似文献   

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胜利地进行了一场大变革。这一场大变革也有力地带动了城市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城乡改革使我们的国家充满生机。 目前,改革的重点已由农村转移到了城市。农村改革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中共中央关于改革的《决定》指出: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最根本的是,“大胆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改革不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全面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挥了八亿农民的巨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认真领会和正确吸取农村改革的经验,对于推动城市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改革必须遵循“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原则,大胆清“左”破旧,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7.
十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思想准备到实际操作,从农村起步到城市展开,从浅层次实践到深层次突破,从局部探索到全面推进,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3年。这一时期,改革的重心主要在农村。城市只进行了一些单项改革的试验,第二阶段,是从1984年初到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以后,它标志着改革进入了以城市为轴心,以企业改革为突破口的全面展开时期,第三阶段,是从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到现在。中央制定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围绕这一方针,各地都进行了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方面的工作。这表明改革已步入了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30 年来的农村改革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重点从农村改革的整体性、综合性、协调性和党在农村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实效性等方面入手,把我国近30年来的农村改革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即从1978年到1988年,是农村改革的起步阶段,出现了第一个“黄金发展期”;从1988年到1998年,是农村改革的停滞阶段,出现了“三农综合症”;从1998年10月至今,是农村改革的快速推进阶段,出现了第二个“黄金发展期”。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对于科学制定农村综合改革的整体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中国官方习惯用价值判断的直线式描述法,把农村改革发展进程概括为“三个阶段”或“三步走”,尚不足以全面客观地反映这一复杂、曲折、且多变的真实过程。本文带着“问题意识”和“从下往上看”的立体式多维视角,把我国近30年来的农村改革历程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从1978年到1988年,是农村改革的起步阶段,出现了第一个“黄金发展期”;从1988年到1998年,是农村改革的停滞阶段,出现了“三农综合症”高发期;从1998年10月至今,是农村改革快速推进的阶段,出现了第二个“黄金发展期”。  相似文献   

10.
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促进湖北全省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省委、省政府提出以武汉为“龙头”,实行武汉与省内各地市州城城通开、城乡通开。这是贯彻落实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符合商品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一项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1.
清代前期汉口的商品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交通枢纽,它位于汉水与长江的汇合处,是全国水陆交通干线的交叉点,而汉口是武汉三镇的商业中心所在。当前,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潮流中,武汉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两通”为起点,振兴武汉经济的改革方案。即从搞好交通、搞活流通两方面入手,带动武汉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它在活跃经济,繁荣市场方面已经初见成效。这在武汉,尤其汉口,是有其深厚历史根基的。可以这样说,清代前期汉口镇之兴起,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也正是“两通”发展的结果。因此,回顾这段历史,或许对当前武汉市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借鉴。限于篇幅,本文仅先就清前期汉口商品市场的形成、规模及主要功能等方面试作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交通枢纽,它位于汉水与长江的汇合处,是全国水陆交通干线的交叉点,而汉口是武汉三镇的商业中心所在。当前,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潮流中,武汉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两通”为起点,振兴武汉经济的改革方案。即从搞好交通、搞活流通两方面入手,带动武汉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它在活跃经济,繁荣市场方面已经初见成效。这在武汉,尤其汉口,是有其深厚历史根基的。可以这样说,清代前期汉口镇之兴起,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也正是“两通”发展的结果。因此,回顾这段历史,或许对当前武汉市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借鉴。限于篇幅,本文仅先就清前期汉口商品市场的形成、规模及主要功能等方面试作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旅游资源和区位条件是区域旅游开发的基础。武汉的区位条件十分优越,但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目前尚不很强。与资源条件类似的旅游城市广州、上海相比,武汉的旅游开发又有较大差距。本文拟对武汉城区区域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开发措施作一初步探讨。 1 1 旅游开发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 市政府对武汉旅游发展没有足够重视。过去没有专门的领导班子来领导旅游事业的发展,甚至忽视市旅游局的工作汇报。旅游业是一种“引爆”产业,领导部门对发展旅游业的重大意义要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才会给旅游开发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目前武汉市旅游景点、设施分属外事、商业、旅游、文物、园林、建筑、公安等部门,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各自为政,影响了武汉旅游的开发。城市美化、市政建设是城市旅游的物质土壤,精神文明是城市旅游的人文土壤,而武汉市在这两方面都做得不够。武汉市容给游客的印象是“脏、乱、差”,甚至有“光灰的城市”之称,严重影响了游客的美感,从而影响了武汉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武汉不仅是湖北省的产业中心、交通中心、贸易中心、科技中心、信息中心、文教中心和社会活动中心,而且是全国经济运转的“涡旋中心”、平战结合的战略重地。从全局和长远的发展观点看,以武汉为中心,建立联系周围城市群落和广大农村的经济区,对于华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振兴,对于搞活长江流域经济,促进全国宏观经济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面对世界正在兴起的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在国际、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条件下,武汉这个内地可以直接通海的港口城市,还将发挥联结江海,沟通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重大作用。为适应这个重要战略地位的客观需要,武汉在敞开三镇,“两通”突破后,以搞活企业为中心环节,整个经济出现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但是,展望前景,预测未来,武汉不能就此却步,而是要在继续增强经济实力上狠下功夫。本文试图通过对武汉工业发展战略的探索,寻找增强经济实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历经二十年转型发展 ,我国农业市场化已经进入到产业组织创新的阶段 ,即需要进一步整合农业产业内各生产者之间的垄断竞争关系 ,以实现农业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的兼得 ,我国农业产业化实践的本质和基本使命即在于此。近年来 ,理论界充分肯定农业产业化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同时 ,也存在着人为“泛化”和片面“拔高”农业产业化的认识倾向。本文认为 ,农业产业化只是我国农业转型发展过程的一个片断 ,不切实际地加诸农业产业化过高的期望和要求 ,甚至认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等 ,很可能会搞乱农村经济工作的思路。到目前 ,农业产业化已经进入中央决策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 ,因而我们有条件、有必要对农业产业化实践作出更为系统、准确的理论概括与解释 ,以求得对农业产业化理论认识的深化 ,从而减少实践中的盲动行为  相似文献   

16.
十六大以来,中国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条主线是“多予、少取、放活”。目前,农村税费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成功,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正向农村地区倾斜,“三农”问题初步得到缓解,我国在总体上进入了“后农业税时代”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的发展阶段。下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难点是,进一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所造成的瓶颈制约,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障碍。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作为全国经济改革的试点城市,近几年有什么发展,有哪些基本经验,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深化改革,这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一、正确认识当前的改革形势武汉的改革形势怎么祥?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有一个评价标准。邓小平同志说,一是取决于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取决于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这两条标准来衡量,我们不难看出,武汉这几年综合改革试点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改革促进了开放,开放深化了改革。通过改革,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一九八七年  相似文献   

18.
<正> 当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必须有新的突破,农村经济的“两个转化”才能大踏步地继续前进。 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市场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民会种田,不会做生意。见啥能捞钱,大伙都去干,一干就卖不出去,市场多变,国家政策也常变,农民感到进退为难。这种情况是小生产和商品经济的矛盾,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从国民经济总体来看,农副产品是流向城市的,是和工业品交换的。要解决小生产和商品经济的矛盾,必须从研究城乡关系——发展城乡横向经济联系入手。  相似文献   

19.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已经成为目前关注的重点,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点则是体制机制的创新,这也是国家赋予武汉城市圈“先行先试权”的核心所在。武汉市在“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的体制机制创新包括: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降低经济运行的制度成本;建立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和创新教育培训体系;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和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金融创新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之一是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改革计划体制,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改革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基础。为此,《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大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