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粤北南华寺     
闲云 《华人时刊》2008,(2):89-89
南华寺坐落于广东省韶关市区东南22公里的曹溪之畔,这里依山面水,峰峦奇秀。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是禅宗六祖慧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寺庙现存大量珍贵文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2.
以《唐五代佛寺辑考》一书所考索辑录的佛寺为基础,从佛教典籍、唐人小说、诗文、方志、画史等文献之中又新见该书未收入的大觉寺、国恩寺、招庆寺、福业寺、禅定寺、金华寺、龙丘寺、开元寺等佛寺8处,以期对该书加以完善.另外,对该书中已收录的天居寺的地理位置、创建时间,广果寺与南华寺的名异实同等未能详尽之重要信息亦予以补充.  相似文献   

3.
王金昌 《北京纪事》2011,(11):20-21
80年代至90年代初,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对文物资科进行电脑检索,管理人员弃掉了一批他们认为没时代价值的文字资料。如果从收藏研究角度看,文字资料性文物信息量更大更直接更准确。我就在那时转入了资料收藏。历史是由千千万万个体生活共同构筑的画卷,每一个个体生活的真实记录都是构成历史的珍贵材料。  相似文献   

4.
元代于佛教多有尊崇,京城梵刹林立,今北京广通寺,元代称法王寺,明清时期的文献和流传至今的碑文中多有记载.法王寺建于元朝初年,明代改称广通寺,明正统年间、嘉靖年间和清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多次重修.广通寺曾是文物璀璨、高僧辈出的名刹,如今只有少数遗物存世.  相似文献   

5.
西安地区尼寺文化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尼寺的存藏现状,考察后发现西安地区尼寺历史悠久、文物珍贵、人物著名,为有效保护西安地区的尼寺资源,守护珍贵的宗教文化,开发宗教旅游,增强西安城市发展的软实力而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6.
在藏民族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由于藏传佛教的发展,形成以寺院为主体的地区政治、文化中心。体现民族悠久文化的文物,历来被各个寺院所重视。特别是对宗教文物的搜集和珍藏,更成为各个寺院的传统习俗。著名的卓尼禅定寺,曾积累和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虽经数次兴衰,多有散失,但现存文物仍较丰富,其中不乏珍稀藏品,这对于研究藏传佛教文化及藏族历史都有着重要的价值。笔者对禅定寺其中一些文物曾考查过,现结合史料记载,对这些文物的名称、产生渊源、历史价值等作一些考证。限于个人水平,加之史料记载中佛教色彩很浓,难免有不妥之处,祈请同仁斧心。  相似文献   

7.
慈仁寺是清初时期北京城南的一个综合性的文人聚集地。在康熙帝实施"文治"的背景下,不少汉族官员及博学文士曾经在慈仁寺聚集,形成了有助于文人交游、图书流通、文物收藏、诗文创作的生态环境。慈仁寺书肆的繁盛与文人的藏书兴趣以及相互交往有密切关系,这也是研究清初文人书籍文化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八年,勉县老道寺清理发掘出一批古墓葬,其中四号墓属于三国时期的夫妻合葬。墓中共出土各类文物六十余件。①其中的陶陂池、水塘、冬水田模型以及持锸农俑等文物,是直接反映当时农田水利设施和生产状况的实物资料,极为珍贵。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1957年1月,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員会在全省文物普查过程中,在福清縣东張鎮白豸寺前周圍及靠东断層發现一些石器和陶片。1957年12月再進行复查,确定是新石器时代遺址,遺址面積很大,当时拟加以保护未進行發掘。  相似文献   

10.
卓尼禅定寺是一座具有中等规模、历史悠久的寺院。所藏经典文物较丰富,是安多藏区建寺最早的寺院之一,较之湟中塔尔寺早414年。 一、地理环境 卓尼禅定寺位于安多藏区历史名城——卓尼。卓尼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主要居住藏族,另外还有汉、蒙、土、回等民族。古属洮州地,秦汉时为西羌地,西晋时,吐谷浑在离卓尼三十里地之西南旧城(临潭县)筑洮阳城。唐宋时归吐蕃,元设河州宣慰司,封土司,  相似文献   

11.
麦积山石窟寺环境景观价值及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挖掘麦积山石窟寺环境景观的原始设计意匠 ,从崖体形貌、环境空间模式以及中国传统风水理论 3个方面 ,揭示麦积山石窟寺独特的环境景观价值 ,指出其环境景观价值是整体文物价值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 ,强调文物及其环境应该进行整体保护 ,并简述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对现有环境景观进行整治 ,全面展现麦积山石窟寺的珍贵价值。此保护策略贯彻了将环境景观与文物本体的保护置于同等地位的文保意识和操作理念  相似文献   

12.
一、上海的元代木构大殿——真如寺大殿真如寺位于上海普陀区真如镇上,旧属嘉定县、宝山县。1950年夏秋之间,已故古建筑学家刘敦桢曾做过考察(考察报告发表于《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第八期上)。1959年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1月至1964年10月进行大修。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8月9日,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通过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致函日本天皇明仁和政府,要求迅速归还所掠文物"中华唐鸿胪井刻石"。这是中国民间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讨文物。消息传出,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鲜为人知的是,促成此举的是一位年逾古稀的东北教授,20年间,他倾尽家财追讨这件现藏于日本皇宫、价值连城的唐代国宝——  相似文献   

14.
金县大黑山     
大黑山亦名大赫山、大和尚山,在辽宁省金县城东十五里,海拔664米,是金县第一高峰,山上有隋唐山城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胜水寺,响水观、朝阳寺等名胜。胜水寺(观音阁)位于东北山腰。远在明代以前,这里就有寺庙,后来倾倒了。明洪武初年在古刹的废墟上又重建庙宇,而后从明清各代到民国年间皆重修过。其上庙建筑在半山腰的巨大岩洞之下,由飞殿,禅房等组成,另有钟楼、碑刻等附属文物。下院  相似文献   

15.
欧阳杏蓬 《社区》2008,(23):36-37
黄水寺在哪里,父亲跟我说过,可是黄水寺在一九五八年被毁了,连一根毛也没有留下。黄水寺在哪里,我从一开始就迷茫,父亲的话轻飘飘的,在油灯下扑闪了几下,就像焰里灯花,熄灯的时候被一口气吹走了。黑夜里,我想,黄水寺在阙家岭,在三江交汇点,在大河边,我不能确定,我亦不敢挪一下身子,父亲在身边已睡得沉实,而黄水寺却陪着我失眠。寺庙没有了,佛却立上了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16.
文字的诱惑     
文字是跃于笔尖的舞蹈,是奏于键盘的音符,是淌于心底的韵律。简单的白纸黑字,不知不觉中塑造我们完美的心灵和崇高的人格,我时时被文字诱惑着。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释了三件古蜀族文物的铭文,其中,三角形青铜戈上的三个字符释为"君王使用的铜戈";陶纺轮上的两个字符释为"转动纺轮".本文认为:古蜀族的文字与彝族文字都是音节文字;古蜀族与彝族的语言文字及族源都有亲缘关系.陶纺轮是商代器物,其上铭文应是商代文字;与古蜀族文字有亲缘关系的彝文的起源,应在商代或商代以前.  相似文献   

18.
俄藏黑水城文献Tk97号《南华真经》为北宋太宗时期刻本,是目前以“南华真经”为题的最早刻本.现存《续古逸丛书》所收《宋刊南华真经》为宋真宗时期刻本,与黑水城本很相似,两者可以互相校订.黑水城本《南华真经》的发现,对于宋代《庄子》版本的研究以及道家文献在西夏的传播均有重要之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谷敏子可能是我结识的第一个日本友人。几年前,我和丈夫前往日本留学,到日本第三天在东京国分寺日本语教室就认识了大谷敏子,身为志愿者的她义务教我们学日语。所谓的认识,也不过是相互点头微笑而已,因为我一句日语都不会说。初次见面,大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一年轻、爽朗、富有朝气。不久,大谷因故辞去志愿者工作,我才知道,大谷已经年近花甲,一儿一女竟然是我们的同龄人。  相似文献   

20.
1908年俄国著名的探险旅行家П·К·科兹洛夫在中亚考察时发现了神秘的西夏黑水死城(哈拉浩特,也叫亦集乃),并发掘出大量非常珍贵的西夏文献和文物。他第二次(1909年)和第三次(1926年)中亚考察时又先后在此发掘出很多的文献和文物。学者们根据黑水城出土的文献资料揭开了西夏文字的秘密。这些出土的文献、文物向我们讲述了这个曾经位于东西方重要的商贸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的西夏王国的历史、文化、宗教和艺术。该文完成于1968年,多年来一直受到我国西夏学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