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西方有句谚语:"要了解一个人,只需看看他所交的朋友。"英国丘而契曾说过:"世界上没有比交友不慎危害更深的东西了,因为他种下的是疯狂,收获的是死亡。"中国古人则云:"审其好恶,则长短可知也;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孔子也说过,与那些正直的人、能体谅人的人、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是会得益非浅  相似文献   

2.
识人所长 知人所短 识人要金,知人要细,为的是识人所长。识人的目的是用 人,因此,着眼点就应放在一个人的长处上,注意力应集中在一 个人的优点上。正如管理专家杜拉克所说:"一个聪明的经理审 查候选人决不会首先看他的缺点,至关紧要的是看他完成特定 任务的能力。"这和医生检查具体全然不同,因为医生的目的是 做出诊断,对症下药,他要千方百计的运用各种手段发现异常, 找出病因。  相似文献   

3.
识人才能用人 不了解一个人,就不能用好一个人。这句话对任何一个单位领导而言,都是真理!惟其如此,才能力戒盲目用人。因此,现代社会中流行"识人才能用人"的口号。 怎样才能识人?其先决条件在于能公正无私,一视同仁;领导必须具备如此胸襟,方能发掘真正人才。人才如犹冰山,浮于水面者仅30%,沉于水底者达70%。 归纳知人之难的原因,首先是客观障碍:  相似文献   

4.
识别人才,考核才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因此,在春秋时期,古人就提出:为治以知人为先。即治理国家以了解、识别人为最首要的事情。可以说,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谓知之。这富有哲理的良言告诉世人,不了解人就不能很好地使用人,没有很好地使用人就是因为没有了解人。所以,得人之道,在于识人,而识人之前,重在观人。  相似文献   

5.
6.
松下:人才再生产日本松下幸之助在主持松下公司时,写了《对人的思考》一书。其中一章就是企业要注重人才“再生产”。他在大阪总公司设置了人才培训中心,对新职工及在职员工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同时还兴建了36个实验室,招聘和培养了2.2万名研究生和工程师,使企业人才济济,职工创造力大大提高,公司生产和持有专利的产品达5.5万项,实现了他“从人才再生产到产品再生产”的宏愿。西门子:员工是企业内的企业家西门子公司清醒地认识到公司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资源,因此公司支持员工成功,并为员工创造成功的机会。在这种背景下,公司提出这样一个口号:…  相似文献   

7.
知人善任、人尽其才问题历来是治国安邦的重大问题.而且是一个常议常新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一步深入。对科学合理用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相似文献   

8.
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与周围环境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人际关系的构成、范围以及和谐的程度,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条件。有人曾这样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三十靠他的知识和能力,百分之七十靠的是他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离不开沟通,其中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组织与组织间的沟通。人与人之间沟通又包括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外部人际关系的构建。要使沟通达到最大的效能,传播人最好采取支持性的态度,不要采取防卫性的态度。 在一辆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你不小心踩了别人一脚,正想带着歉意的微笑说声“对不起”时,对方却怒目横眼地喊到:  相似文献   

9.
信任不等于放任从某个方面来讲,信任是领导对下属品质、能力的充分肯定,让他按照制定的原则自己办事;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让那些不具备良好品质和突出能力的下属任意所为,以至于破坏企业形象。一般,信任是一种理解和依赖,放任则是一种散漫和纵容,作为企业领导应当记住这一点,切忌混淆两者关系。因此,信任下属是必要的但不要过份,走上另一个极端——放任!  相似文献   

10.
肖兆权 《人才瞭望》2008,(12):65-66
识人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基础。只有准确地识人,才能合理地用人,事业才能兴旺发达。识人境界的高低,直接考量着组织工作干部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识人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源于事”,考察的是人所为之事和行为表现,谓之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第二种境界是“识于人”.聚焦的是人的个性特质和德才素质,谓之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第三种境界是“归于势”.关注的是人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趋势,谓之日“见微足以知萌,见端固以知末”。这三种境界也反映了识人走向成熟的三个必由阶段。  相似文献   

11.
识人     
王磊 《人才瞭望》2009,(5):63-63
一天.苏轼与朋友谢景温出游。两人且说且笑,一路相谈甚欢。就在这时.一个黑影突然从树上跌落下来。 两人定睛一看.才发现黑影不过是只受伤的小百灵。苏轼凑过去,发现百灵的腿上有伤,可能就是因为这伤才使它从树上坠落而下。苏轼刚想将鸟抱起来.谢景温却大步走了上来,抬腿便将百灵踢到了一旁。“兄台何必为了一只惊吓了我们的畜生耗费心思.我们继续向前走吧!”苏轼面色凝重.却一言不发.继续和谢景温向前走。  相似文献   

12.
识人     
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人一次,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对老师说:“东格拉底这人很不怎么样!”苏格拉底问:“这话怎么说?”柏拉图说:“他老是挑剔你的学说,并且不喜欢你的扁鼻子。”苏格拉底笑了笑,缓缓  相似文献   

13.
欲用人,先学会容人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这是导致失败的根源,它表现人的器量窄小。 小不忍则乱大谋,忍的最要紧处就是要忍得住,所以忍就是要有一种宽大的胸襟与器量。它以退为进,并以此预示后来的成败,这也就成了弱者与强者的一种区别了。所以忍绝不意味着只咽气不吐出来。所谓吐出来,如越王勾践等那样,是一种吐法。当然平常人们忍一时之气,则常常是要时间和事实来作回答,这也是一种吐法。 总之,要做到忍得下,看得透,就要宰相肚里能撑船。  相似文献   

14.
春秋时期,晋国的文子为躲避当朝逮捕而逃出都城,经过一个他以前曾经任过职的县邑时,已是人困马乏。跟随他出逃的一个人说:“这里的头儿是啬夫,是你的好友,为何不在这里住一夜歇歇脚再走?这样也好等候后面的车子。”文子摇头说:“不行,不能在这里住,这个啬夫靠不住。”  相似文献   

15.
不即不离,亲疏有度 书上常说,恋人必须保持一点距离,这样,才能使魅力永恒。距离产生魅力,距离维持魅力,倒是一个“相对真理”。在领导艺术中也应遵循这一点,特别是与下属相处时,更应记住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然若距离太远,“可望而不可及”,让人“敬而远之,望而生畏”,“神圣得不可接近”,似乎也没人买帐。  相似文献   

16.
识人功力     
一天,汪曾祺带着一位朋友来到茶馆。他俩拣一处偏僻的地方落座,把盏饮茶,叙旧。
  就在他们聊得正欢的时候,邻座的三位茶客停止饮茶,目光聚拢在汪曾祺端茶盏的手指上。一个年约七十的老人发话:“刚才端茶盏的那位朋友虽相貌平平,穿着打扮与普通市民没有多大区别,可他笔下功夫非常深厚,一般人不能与之相比。”老人的话像茶香般飘进了汪曾祺和他朋友的耳朵里,两人甚为惊奇。  相似文献   

17.
发挥有成就欲者的才能在单位中,经常会有一些卓越成就欲很强的人,他们总是追求崇高,渴望成功,而且拥有成功的各种素质,聪明能干,自信自强,具有超凡的创新意识和勇于创新的胆识。他们不论做什么事,总能竭尽全力(当然首先要他们愿意),而且一般都能完成得较为出色。他们喜欢设定特殊目标,同时也能圆满完成这些目标。时间的紧迫,外界的干扰,个人的挫折或情绪的变化都不足以影响他们优异的表现。他们勇于接受挑战,越是没人能干、没人敢干的事,他们越是有干好的欲望。拥有这类职员,无疑是公司的一大  相似文献   

18.
成大事离不开众人人人都企盼成功,人人都在寻求通往成功的捷径。那么到底成功有无诀窍? 这个问题不知使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伤透脑筋,作为一个领导,面对手下千军万马,你怎样做到成功地统率部下? 做一个领导者,成功当然有路可循。只要你有心开发创造,集众智努力耕耘, 也就是要活用众人的智慧,寻得力量源泉,因而才能扭转乾坤,登上成功者的宝座。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拥用比我们更差的人,那我们就会变成一家侏儒单位;相反,如果我们都拥用比自己更好的人,我们就变成了一家巨人单位。刘邦,一介布衣皇帝,出身卑微,却能白手起家,缔造海内一统的伟大功业。  相似文献   

19.
识人与选人     
企业招聘人才.实际上也就是企业外部人才进入企业的第一道关口。这一道关口是否把好,即能否选择合适的人才。不仅关系到企业后备人才的储备,而且影响到企业的稳定运行。企业如何把好招聘第一道关,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善于看相 曾国藩很重视看相,也很善于看相,在他留下的史料里有很多关于人的相貌的记载、评述。据他对江忠源的记载:太平天国起义后,曾国藩向朝廷推荐5个人.其中一个就是江忠源。他推荐江忠源的理由是:江忠源两次护送亡友的灵柩回家乡,的确非常了不起;他当官以后爱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