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的要求,广东省委决定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活动。为此,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南方日报理论部、羊城晚报理论部、广州日报理论部、《学术研究》杂志社、《广东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学习时报》广东记者站决定共同举办“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征文活动。应征文章要求通过回顾思考我国、我省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巨大变化,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就如何认识成就取得的根源、如何增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信心,如何倡导“富而尚勤”、“富而好…  相似文献   

2.
李萍 《学术研究》2000,(6):90-90
江泽民同志最近在考察广东工作时 ,提出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思想 ,这既是对广东人民改革开放 2 0年所取得成绩的肯定 ,更寄予广东在新世纪发展的期望。仔细思考总书记的这两句话 ,其蕴涵是十分深刻的。理解江泽民同志“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思想 ,我以为关键是对两个字的理解 ,即“源”和“进”。所谓“致富思源” ,就是我们要思考广东近 2 0年的发展以及取得这样的成就 ,其源头是什么 ?的确 ,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部分地区已达到小康水平 ,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 ,已逐步由理想向现实推…  相似文献   

3.
政治现代化包括政治、社会结构、文化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重要变迁.在中国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中,政治现代化也取得了卓越成绩.从国际国内形势看,政治现代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从中央当初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和目的看, "经济特区"并没有包含反对在条件成熟时进行政治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和逻辑;从深圳市改革的成功实践看,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政治现代化建设提出了要求;从中国国情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看,政治现代化建设首先在局部地区进行试点,可以少走弯路,降低风险和成本.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国局部地区率先实现政治现代化是可行的、稳妥的.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沿海和内地、东部和西部共富的“两个大局”思想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正确处理东西部地区发展关系的重要观点和方针政策 ,丰富和发展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深圳作为最早的经济特区 ,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努力帮助西部发展经济 ,自觉地“实践”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 ,探索出按市场规律东西合作 ,优势互补 ,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最近,广东教育学会组织了经济特区中小学德育问题调查组,到深圳、珠海等地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组分别写出了《深圳中小学思想教育情况调查》、《珠海市湾仔中学反腐蚀教育的调查》等调查报告,反映了经济特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工作经验.学会为此先后举行了两次座  相似文献   

6.
自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后期明确强调要在内地造几个“香港”后,深圳、大连、厦门等地纷纷提出造社会主义“香港”的具体设想,实施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九七”香港回归为深圳造社会主义“香港”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而“深港衔接”则是深圳实现造社会主义“香港”的一个有效途径。一、邓小平同志关于特区与造社会主义“香港”的思想要点邓小平同志关于经济特区建设的系统思想有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在1979年提出建立特区时,小平同志要求特区“杀出~条血路来”,随后提出了待区的四个“窗口”作用和“试验场”、“基地”作用,从…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同时也有人滋生了小富则安,不思奋斗的思想,江总书记“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指示可谓一语中的。“致富思源”就是要我们富了不忘党的基本路线,“富而思进”就是要我们从已有的成就中解放出来,破除自满自足、小富则安、因循守旧、坐享其成、无所作为和狭隘“地方利益”的思想观念,树立危机忧患、开拓进取、超越自我、奋发创业、胸怀全局的思想意识,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同时也有人滋生了小富则安,不 思奋斗的思想,江总书记“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指示可谓一语中的。“致富思源”就是 要我们富了不忘党的基本路线,“富而思进”就是要我们从已有的成就中解放出来,破除自 满自足、小富则安、因循守旧、坐享其成、无所作为和狭隘“地方利益”的思想观念,树 立危机忧患、开拓进取、超越自我、奋发创业、胸怀全局的思想意识,增创新优势,更上 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指示是可持续社会发展观的生动体现。从广东教育的角度看,这就是要推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广大师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全面深化素质教育。“致富思源”的“源”,其根本就在于邓小平理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伟大的真理;“富而思进”就是要看到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锐意进取,促进现代化教育的早日实现。而推进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改革,就要对现有的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并逐步完善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经济发展跃居全国之首,人民群众的生活日渐富裕,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长足的进步。这里有什么底蕴呢?就此进行回溯思考,这对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最近视察广东时提出的“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等重要指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创办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将广东辟为改革试验区以来,全国各地、各层次的人才或劳动力纷纷南下谋取职业,其来势之汹、人员之众,实为建国以来所未有,并由此而成为80年代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在这股南下谋职大军中,湖南人占有很大比重。许多学者对这一重大社会问题从不同的学科角度作了探讨和研究。本文则试图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的触发机制、结构分布、就业状况、南下人  相似文献   

12.
梁钊 《学术研究》2000,(5):63-63
新春伊始,江泽民同志到广东深入考察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讲话对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内容、新形势作了生动的详细的论述。“三讲”教育已经取得重要成果和经验,无论形式和内容都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创造。讲话创导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活动,对于发展较快的地区具有普遍意义。“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既简明扼要,生动通俗,容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又有十分深刻的内涵和丰富内容,同时也是各级领导干部进行自我教育的好形式。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是我们国家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一大法…  相似文献   

13.
在纪念经济特区建立 2 0周年之际 ,广东人民出版社推出《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史稿》 (罗木生著 ) ,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建立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 2 0年来 ,经济特区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 ,经过特区人民的艰苦努力 ,特区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昔日的边陲小镇、滨海渔村、经济落后的旧城市 ,如今变成了现代化的崭新城市 ,成为我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先进地区。经济特区是在邓小平同志积极倡导下建立起来的。一部经济特区发展的历史 ,就是邓小平理论在经济特区实践的…  相似文献   

14.
来自改革开放前沿的报告广东经济特区的回顾与展望罗木生江泽民同志在1994年6月视察广东时,宣布中央对经济特区实行“三个不变”的方针,1995年12月又两次视察广东,再次强调“经济特区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在今年4月召开的全国经济特区工作会议上,...  相似文献   

15.
重读唯物史观的"两种生产"理论--以现象学为其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唯物史观 ,历史中的决定因素 ,归根结底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 ,即种的繁衍 ,所以 ,从现象学的视角看 ,所谓“历史本体”就不是某种理念、精神之类的抽象物 ,它只是每个活生生的现实的个人的日常生活本身。因此 ,马克思主义把劳动作为人类基本需要和发挥人类潜能的首要活动 ,乃是对西方形而上学的颠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这种描述 ,相应要求我们拒绝抽象地或生物学化地看待“性” ,只要谈论“性”的地方 ,就有关系的生成、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末 ,中央政府经过深思熟虑后 ,对广东提出了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要求 ,这一要求的提出使广东肩负起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探索经验的重任。现代化作为一个长期的社会发展进程 ,在向目标推进过程中应分阶段逐步实现。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已经带来很多负面问题。今天人们已开始认识到 ,现代化并非仅仅是一个工业化的过程 ,经济的繁荣也不是人类现代化的全部目标。随着人们对现代化认识的逐步深化 ,现代化的标准在不断调整。从内涵看 ,人们追求现代化的核心经历了从经济增长———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指示是可持续社会发展观的生动体 现。从广东教育的角度看,这就是要推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广大师生的理想信念教 育,全面深化素质教育。“致富思源”的“源”,其根本就在于邓小平理论“发展才是硬道 理”这个伟大的真理;“富而思进”就是要看到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锐意进取, 促进现代化教育的早日实现。而推进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改革,就要对现有的教育体制、 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并逐步完善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提高教师自身 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瞿林东 《中州学刊》2003,(1):116-119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现代化企业的迅速发展 ,提出了文化与企业“联盟”的客观要求。面对这一历史要求 ,人们的自觉意识如何 ,关系到这一历史要求所能实现的程度、范围和水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如民族精神、历史智慧、人生哲学等 ,在当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是现代企业和企业家应当继承和发扬的。现代企业的形象 ,一方面是它的现代性和世界性 ,一方面是它的精神面貌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历史需要并将造就一批具有“国士”之风的现代企业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主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活动,蕴涵着高度的主体自觉。从历史维度审视,在近代救亡图存的顽强抗争中被动启程的中国式现代化,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和奋斗中创立和拓展,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巨大的创造伟力和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从理论维度审视,建立在对“三大规律”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科学运用之上,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指向的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是高度自觉的现代化。从现实维度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是有先进政党领导、有科学思想指引、有坚强制度保证、有系统战略部署、有深厚文化底蕴、有人民团结奋斗、有大国责任担当的“七有”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有信心,更加自觉主动。新征程上,中国人民的主体自觉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硬核力量,我们必须以“最大的政治”的清醒和坚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深化“两个结合”,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更加充分地激发中国人民的主体自觉,奋力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相似文献   

20.
试论社会协调发展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社会协调发展的特征战新民,高光春人类自进入“世界历史”或“世界现代化”的发展序列后,协调发展的规律已逐渐被现代化决策者们和理论家所认识,协调发展相应地成为现代化诸国的普遍要求和实践。在二战后,现代化发展的协调性尤其明显,不少现代化论者创立出一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