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类的时空观念伴随着文明的进程而变化发展,这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是迄今为止最为人性化的媒介,移动性(贴身性)是手机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其出色的兼容性、整合性、私密性和交互性也超越了以往的任何媒介。通过对手机媒介循特点的分析,指出手机的使用使流动空间取代了地方空间,延伸了人类对时空的感知;而手机方便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交织、切换的特性,不仅重塑了现实社会的空间结构,更构筑了基于媒介联系的虚拟公共空间,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日常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交往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行为,既是个体确保生存的前提,也是追求社会化的必然。在交往实践中,媒介形塑着人类的交往,个体行为与传播空间之间呈现出互相建构的关系。社会化媒介的广泛使用,使得交往时空既移动式存在也并置式呈现,带来个体交往行为的重塑与新变,使得个体在"缺席"亦"在场"的交往情景中,建构出"同圈"亦"差序"的交往场域,从而通过"主动"亦"被动"的交往实践,型构个体全新交往方式,重塑与他者的时空关系,重构个体社会关系圈层,在熟人圈中实现"新公共性"萌发。  相似文献   

3.
比较文学媒介学研究范式伴随着对媒介本质意义的再思索而变化,网络时代对媒介重塑了人的时空感知方式的认同与受众主体性地位的确立,使媒介学研究范式发生了由"作者-文本"向"文本-话语"的转变.网络发挥着建构比较文学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但在精神文化生态失衡的大众传媒时代,网络在打破精英塑造神话的同时,也无法抵制文化消费主义浪潮的侵袭.网络对比较文学生态话语整合与解构的矛盾,给比较文学媒介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化媒介技术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和艺术在赛博空间中进行交合,从而形成了文、艺、技渗透交融的新形态。这使得西方语言论转向以来相关文论的解释效力开始失效,引发了文学理论从"语言媒介"到"物质媒介"的范式转换。"物质媒介"概念全面释放了媒介作为一种技术形式、作为构成性调解和作为生存环境的物质性内涵,从而以一种融媒介态势擘画着新世纪文学艺术传播与发展的后人类景观。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校园里,手机已成为一种覆盖面极广的传播媒体,给大学生思雏方式、行为模式和个性心理等方面带来了广泛的影响,因而,培养大学生的手机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大学生参与手机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试图找寻提高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的举措,使手机媒介能更加充分地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媒介民族主义话语经历了酝酿、发展和成熟阶段.媒介对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是在二元化的叙事框架中展开的:一是时间的二元叙事,即介于民族“自我”与“往昔自我”之间的叙事;另一是空间的二元叙事,即介于民族“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叙事.正是通过对这两种框架的策略性运用,媒介完成了对民族以及民族国家的时空想象的描画,实现了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符号化建构.  相似文献   

7.
手机传播的"移动机制"和"流动趋势",改造了传统媒介的时空,再构和重释出随时、随地、随意的"中间性"特质,实现了中立、中性的转化,处在了一种即时、在场、准备、流变、连接的"软状态"中,自由、人性、世俗、不确定、微观的"中间时空"让人和手机传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时空机会",人和手机传播也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张力。崭新的时空图景提供无限可能的同时,设置出"中间性"陷阱,时空被绑架,并且变数无穷。  相似文献   

8.
时间是媒介存在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媒介的属性以及对受众的作用往往通过时间来体现。手机区别于传统媒介,其高度技术化的功能赋予了传播以崭新的时间语境和时间格局,并在受众的体验中充分展开。手机的时间观念、时间模型、时间方案变了,受众获得前所未有的时间自由,同时也被设置进前所未有的时间困局。手机时间,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值得研究,更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9.
有关社会转型之论述此起彼伏,论者常推举电子媒介以及时间概念之重要,但却不愿意多着笔墨关注时间,这无疑是传播研究的机遇:研究者应抓住时间与电子媒介之关系,发展基础理论,形成传播研究之新"十字路口".以往传播研究虽也涉及时间概念,如"媒介使用时间"、"广电媒体对日常生活时间之建构"、"新闻报导与时间概念"、"英尼斯'传播的偏向'".但研究者或仅将时间单纯视为工具,或仅研究测量意义之时间,对时间观念关注甚少.因此,从历史角度研究时间观念之变迁,重视电子媒介对新时间观念之塑形,未来更可发展传播学之时空理论,这对增加传播学的理论性与自主性无疑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处于渴望交往与被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保持个性健康和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依托情感、信息、物质、社交的互动成为其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手机媒介以其快捷、便携、互动等众多优势,成为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维护的有效工具。为此,基于手机媒介互动性的分析,结合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质,探索性地分析了手机媒介的互动性对其人际关系维护起到的正效用和负效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手机的数据功能出发,分析研讨了摄影手机在手机发展及摄影大众化历程中的诸多话题,并对手机摄影作为一种新的摄影形态进行了相关论证。  相似文献   

12.
手机短信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机短信是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现代信息传播手段。作为目前人际传播的流行方式,手机短信在运行实践中也逐渐担负起大众传播媒体的角色。相对其他媒介而言,手机短信较好地实现了“随时随地传信息”的现代传播理想,并对传教传播学理论产生了冲击与突破。  相似文献   

13.
手机短信文本内容和语言风格等均有特别之处。内容上,手机短信呈现叙事类、祝福类、幽默类、情感类等不同类型。语言风格上,手机短信的音韵、词汇、语法、修辞等均呈独特风格。手机短信对社会文化心理等既有正面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需正确对待短信文化。  相似文献   

14.
《手机》是刘震云新近创作的又一部力作,是一部具有鲜明解构主义特征的文本。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认识论与批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研究和解读视角,从这一特定视角切入分析《手机》,可以使我们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5.
手机新媒体的功能承载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媒体,手机在传播方式上取代了传统的直线型传播模式,使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不再清晰;在传播空间上,它实现了移动状态下的传播,使时间和空间的分离不复存在;在媒介功能上,它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功能于一身,满足了语音、文本、视觉等多方面的需求。手机承载着社会意义,象征着身份、时尚,对使用者心理、交流习惯等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将迎来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信息时代,手机短信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其中手机短信中比喻修辞格的使用频率极高。从格式上看,用于手机短信的比喻既有明喻式、暗喻式、借喻式三种基本格式,又有博喻式、较喻式、反喻式、引喻式等几种变化格式。多种格式的比喻灵活运用于手机短信中,呈现出全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手机短信铺天盖地,内容丰富多彩,雅俗共赏,不但丰富了现代人的闲暇娱乐生活,同时也体现出了独特的后现代审美色彩。本文试从平等自由性、解构颠覆性、游戏戏谑性、复制平面化四个方面来阐释手机短信的后现代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从短信语言的话语结构形态出发,分析短信语言的5种语句结构形态即重复型结构形态、谐音型结构形态、隐晦型结构形态、含蓄型结构形态和断裂型结构形态,通过分析其语句结构形态可以发现,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往往借助语句结构形态这种特异的表达方式,影响受话人心理,传递那些隐晦、委婉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论手机文化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国内学术界并未形成“手机文化”的明确概念与特征界定。按照手机应用特点和文化形态考察可知,手机文化有以下基本特征:(1)手机文化是典型的给大众生产娱乐快感的文化;(2)手机改变了文化的传统特质,形成了互动的、非线性的开放状态;(3)手机拆解了文化的集体性而建立起了文化的私密性;(4)手机是视觉性文化,“一路观看”是手机使用者最喜欢的信息传播和审美方式,视觉化是手机传播中人/机新关系的文化枢纽。  相似文献   

20.
基于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学生为对象实施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探讨了大学英语学习中对手机的利用状况和活用动机,考察了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可能性。研究分析表明,在整合的学习环境中将手机等移动设备导入课堂可能性非常高。学生非常有兴趣并期待使用手机来提高英语水平。从认知角度上看,这也符合学生非常希望学好英语,以满足社会对他们的外语能力要求。从学生的期待与动机来看,手机等移动设备在英语课堂中的活用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