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林业物权是权利人对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享有的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以及与森林、林木、林地有关的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森林法>是构建我国林业物权制度体系的主要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2.
2008年以来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了集体林木资源的产权关系,稳定了林地的承包经营关系,但也造成了农户家庭经营规模偏低,不利于实施集约经营,限制了集体森林资源经营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采用Probit模型对辽宁省10个样本县、50个样本村、500户样本农户参加林业合作组织的行为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村内林业合作组织数量、农户是否接受过林业科技服务、林地面积、家庭人口数量、人均耕地面积、农户家庭成员是否担任干部及人均收入等因素对农户参与林业合作组织的行为有显著影响。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林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林业合作组织服务功能,进而推进农户森林资源的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3.
科学评价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效率对研判“两山”转换机制的作用效果,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两山”价值转换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基于2012~2020年安徽省16个地市宏观统计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森林资源价值转换效率及效率损失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2012~2020年间,安徽省森林资源价值转换效率均值为0.989,呈现出“U”型变动趋势,拐点出现在2014年左右。(2)不同区域森林资源价值转换效率存在一定差异,皖南地区效率均值最高,为1.031,其次为皖北地区,均值为0.991,皖中地区效率最低,为0.929。(3)林业政策投入冗余和期望产出不足是安徽省森林资源价值转换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不同区域效率损失原因存在异质性;皖北和皖南效率损失表现为林木数量、林业人力资本和林业物质资本的投入不足,皖中地区则主要表现为要素投入过量。基于此,文章从深化市场改革、延伸林业产业链条、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安徽省森林资源价值转换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户林地林木转出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农户通过“确权到户”获取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也获得将林地林木资源作为资产性资源予以转出获取收益的权利。农户林地林木转出行为不仅关系到其林业收益能否完好实现,还关系到林业生产能否实现规模经营。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在对2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的12个行政村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了农户林地林木转出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农户对现行流转及生产制度安排的认知程度、农户非农收入比重、农户林业生产时间、农户上学子女数目均对其转出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文章最后提出加强宣传,提高农户对现行制度的认知程度;加强引导,提高农户自主经营能力;完善制度,保障农户的林业收益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林分水平的森林资源资产为研究对象,对林价影响因素和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组成作出了深入分析。应用劳动价值论、商品定价原理,提出立木价构成因素分为一般构成因素和特殊构成因素。运用森林资源再生产过程中林分地类动态变化、林木资源资产和无林地资源资产特点分析等方法,提出了经营期限内森林资源资产由现有林木资产、现时以后林分未来存续状态下的林地资产、现有林分成熟采伐后待更新无林地的林地资产3部分组成。研究结果为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有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陕西、江西省林业经营农户的调查资料,对用材林、经济林和竹林三种不同林业经营类型农户的生计资本和林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测算,实证分析生计资本总量及结构对农户林业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商品林经营类型农户的纯技术效率都普遍高于其规模效率,综合效率存在差异且差异明显;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不同商品林的林业生产效率都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不一。此外,生计资本结构中,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数量、林地块数和林地面积、家庭固定资产、林权抵押贷款和能人数量指标对不同林地经营类型农户的经营效率起关键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林木生长的特性决定了人工经营是一项长周期性的产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林地集中、连片经营,可以有效地实行封闭式经营,以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发挥林地基本生产要素的作用,实现林业经营利益的最大化。从清水江流域文斗苗寨发现清代以降的林业契约文书中可以看出,林农在人工营林中活立木转让、林地买卖和林地租佃造林等活动中,都尽可能地考虑了林地的集中连片性经营。  相似文献   

8.
森林资源价值评估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价值评估是森林资源价值核算中包含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学术界对森林资源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主要评估方法以及森林资源价值的具体评估与区域实践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在阐述其共识的基础上指出森林资源价值评估研究中尚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憾,如: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评估体系,评估内容存在重复或遗漏,评估结果的可比性较差,以及不同分项价值是否简单求和做法值得商榷等,以期为森林资源价值评估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南方集体林区普遍存在着林农收入低、林区经济、社会发展迟缓,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及林业发展艰难的问题。其深层次的原因之一是集体林林地所有权不清晰以及由于林地集体所有而必然带来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地和林木处置权和收益权的残缺。如何根据分权性、自主性、系统性、公平性和公开性原则,将这一缺陷所带来的林业经营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林业经营的有利因素以及从根本上变更林业产权公有这一单一所有形式是当前我国林业领域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林地利用变化视角评价林权改革绩效,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从林地保护、森林砍伐、林业技术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林改后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增长迅速,说明林改政策调动了林农造林积极性;有林地面积略有下降与无立木林地有所增加,说明林改后森林砍伐面积呈增长态势,但森林资源质量趋向提高;苗圃地和竹林地面积的增加则反映了林改后林木交易市场更趋活跃及对林产品的需求呈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1.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及其估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的价值应当是其经济学价值,其价值量取决于森林资源提供的实物商品价值和环境服务价值的数量。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由于其特定目的的不同而多种多样,评估师应根据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形决定价值类型的选择并使用相应的评估途径和评估方法,本文还讨论了评估方法使用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由国际社会的结构特征所决定,国际法强制执行机制的建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阻碍。这些因素包括国际法的基本属性、国际法规范的缺陷、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以及国际组织强制执行能力的局限等。国际法的强制执行虽不可或缺,但主要还是呈现分散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做好林业渎职犯罪预防工作是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通过对北京市、湖南省、广东省、云南省等地的重点调研,总结了全国林业渎职犯罪的基本特点和成因。应加强对预防林业渎职犯罪工作的领导,健全和完善林业行政执法机制以及执法监督机制,进一步理顺林业行政管理体制,加强科学民主决策,有效预防林业渎职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环渤海地区是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合理的海洋资源环境价值测评体系体现了海洋资源科学利用的程度。论文基于环渤海地区的海洋产业发展现状,通过EVIEWS实证分析相关海洋环境资源对海洋经济的影响,运用不同的定量和定性方法对环渤海海洋环境资源价值进行测评,最后得出合理测评环渤海海洋环境资源价值可以促进海洋生态效益提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高资源投入——低产出——高资源投入”对森林资源产生极大损害。以循环经济发展为依托的产业生态化发展有助于实现多种资源间的整合,推动林业产业有序发展。因此,企业应秉持清洁生产的理念,探索新型林业循环发展模式;科研机构要发挥技术优势,为林业企业提供智力支持;政府可通过财政优惠和惠林政策支持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下,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西部生态问题更加突出。我国政府为尽快改善生态环境,相继制定出了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政策。现虽有《退耕还林条例》等法律规范做保障,但由于该制度的缺陷,退耕农的利益得不到充分实现,该政策的实施出现了种种障碍。主要问题是补偿期限不合理、补偿标准不科学,没有建立完善的生态林补偿制度。本文结合我国西部生态实际,分析了该政策的缺陷,并从补偿的原则、性质、范围、标准、程度、方式等六个方面对建立完善的生态林补偿刺度作出简要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林学、森林和林业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变化。林学经历了由传统林学向现代林学的转变。现代林学是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恢复、改造、经营管理和合理利用为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功能和多种效益为目的,并做到森林可持续发展、永续利用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经历了由单株树木到树木群体再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森林对环境的影响由局部影响转向深入研究森林对大范围包括国家、洲及全球的影响。特别是热带森林有地球的“心脏”、“肺”之称,影响全球。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从长期以木材利用为中心,转变到全面发挥森林多功能、多效益的复合产业和公益事业,以实现森林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本文还对北京林业未来发展的定位、布局、质量及多功能经营问题,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相似文献   

18.
小额林权证抵押贷款模式研究对有效解决林农资金缺口、提高林农收入、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和规模化经营、制订科学的林业公共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数据,对林权抵押贷款研究文献进行分类统计,对小额林权证抵押贷款的相关概念、经济学和产权理论进行总结。结合我国小额林权证抵押贷款模式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外制度型农村小额贷款的运转经验,以及各利益相关者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村小额林权证抵押贷款模式,是一段时期内林业小额融资的重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