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分配公平问题是当前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可以说是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公平的失衡问题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效率有机统一观进行了历史反思,提出要从哲学高度来思索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教育研究中的指导地位被重新确立。在这期间,中国学 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功能、解释功能和所提供的思维路线及方法功能指导着中国教育研究。在对改革 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教育研究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教育 研究的指导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教育研究中运用的自觉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 教育研究中运用的成熟度;中国教育研究如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提供应有的思想和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整体战略思路是统筹城乡教育公共治理式发展思维,其总体政治哲学是复合化的法理型软性教育公平政策导向。在此导向中,我们必须首先从根本上检视中国三十年教育发展战略设计的路径谱系,理性实现中国教育公平危机的客观化祛魅,进而在深度剖析和评论未来十年中国教育发展指导蓝本《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厘清其纲要背后所隐藏的公平战略密码,防止学界和政界陷入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本体、范式及方法论意义上的彩绘化误区中。在此基础上,从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目标和治理手段入手,深度揭秘《规划纲要》背后所蕴藏的统筹治理思路,展开《规划纲要》视阈下的统筹城乡教育制度设计,努力推进中国教育公平从十年内的权利机会公平制度设计向过程治理式公平制度设计过渡,实现中国教育从单纯可量化的法规型硬性教育公平政策设计向复合化的法理型软性教育公平政策设计转型。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和毛泽东教育公平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有机结合的理论成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探索的科学总结。因此,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的基本内涵,继承其思想精髓,有助于对现阶段存在的教育不公平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对于新时期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范寿康是中国倡导教育哲学的第一人。其教育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一,主张以教育与哲学互相隶属的方式来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教育理论必须具有深刻的哲学观点,而哲学理论要靠教育去灌输。其二,认为教育学思想应该极富哲学意蕴,科学的教育学依赖于哲学,学科设置、教育方法和教育训练同样需要教育哲学。其三,提出对教育作哲学的理解是对教育的深化,也是教育哲学思想提升的展现。范寿康的教育哲学思想,为中国学者初步创建教育哲学学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义的公平》一书在对中国文化传统、实际的公共政策以及管理领域内相关问题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仁学"的正义理论,并以此价值哲学框架作为探讨当代中国社会正义与公平问题的理论基础。该书对正义观的讨论既吸收了西方正义理论,也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义观,更注重当下社会主义正义制度建设的实践,涉及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该书成果既是正义理论的一种创新,也为中国社会主义正义制度的建设与实践指出了可供遵循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哲学视野中的教育公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公平是在政府、市场、高等教育系统和个人(社群)共同作用下生成的社会事实,这种社会表征着公民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的程度。教育公平感是主体依照自己的习惯,对教育公平的“实然”和“应然”之间关系所作的价值判断。在不同高等教育哲学视野中,教育公平的实然与应然状态是不同的,在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哲学观视野中,教育公平的实然与应然状态有望统一。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美国教育哲学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80年代以前的教育哲学诉求于普遍理性,追寻普适的理论表征;80年代后的教育哲学诉求于情境理性,注重对特定情境下教育问题的哲学阐释。这种情景理性的诉求带给中国教育哲学的启示就是:要在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框架下,通过问题解决来提出阐释的教育哲学主张。  相似文献   

9.
哲学家、教育家涂又光先生通过对教育自身本体的研究,建立了中国本土化的教育哲学。他成功地解答了教育不能正确定位这一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根本性问题。他的教育自身本体论反映了时代先进的教育精神。涂先生还指明了当前中国教育哲学研究走出困境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高考制度改革的政治学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作为践行社会公平、教育公正原则的重要制度设计和社会实践,关乎多方利益主体的较量与博弈。高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成为时代的重要课题。从政治学的视角检视和反思中国高考制度的创设、持续和变革的进程,通过对公民资格理论、公共服务理论以及协商民主理论的诠释和评述,寻求一个能够逻辑地支撑和实现高考公平公正原则的理论架构,以期为当前高考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有益的借鉴价值和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青年教育观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导青年教育工作的观念、方法的集成。习近平青年教育观具有科学合理的逻辑结构。其逻辑起点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包括教育的本原和动机;在逻辑中介方面,以坚持社会主义为教育方向,以扎根中国大地为教育基础,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以机会公平为教育原则,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关键;其逻辑终点是达致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教育观念、语法翻译教学法和汉语教学模式对英语交际能力发展存在消极影响。交际法教学比语法翻译法更有利于英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本文以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革新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学习策略和教学手段等,对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可以有效地提高博士研究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从教育的视角来审视性教育问题,在参考了中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性和性教育的概念做出了界定。并进一步对性教育的理念进行了阐述,认为作为教育的性教育是一种观念教育、人格教育、素质教育,它必然超越性知识、学校教育和青春期性教育的局限。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美育被列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由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制约,音乐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通过中国和泰国学生在一场音乐会上的不同表现,作者对我国的音乐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人文”观照下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旨在重新审视高等学校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通过对“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种种界定的梳理,综合对大学语文现行教材设计思路、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种种研究,倡导理想中的大学语文教育与学校人文精神传统相结合,与中学语文新课改理念相承接,并由此探讨语文教育“人文性”的衔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育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是教育观念的创新,教育观念创新对教育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当代及未来教育发展的要求下,教育观念亟待在教育个性化观念、大教育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教育国际化观念等方面加强创新力度。  相似文献   

17.
“非指示性”语文教育提出于2000年,与后来出现的语文新课程改革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非常一致。其主要理论基础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课程理论、对话理论、团体动力学理论、多元阅读理论和尝试错误理论等。  相似文献   

18.
中外合作办学是借鉴和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理念,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路径之一,针对近几年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迅速发展,在认真分析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就构建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再次提出,坚持创新教育,培育创新人才。这是迎接科技挑战的重要举措。为此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宽松学习环境,培养深厚的创新氛围等,才能使中国大学教育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新疆维吾尔族子女教育,城镇和乡村存在显著差异。这不仅表现在教育观念上,表现在办学条件上,还表现在对汉语教学的态度上。这种差异导致城乡教育质量的较大差距。只有积极消除城乡之间的这种差异,全面提高维吾尔族教育质量才有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