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启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2):54-59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劳资关系发展的历史.以工业化为标志的产业革命,同时产生了劳动问题,劳动问题的实质就是劳资关系问题.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乃至凯恩斯,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致力于劳资关系问题的研究,推动了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的理论发展.回顾与梳理近代劳动关系理论的历史发展,对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自由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家瑶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6,(2)
自由既是哲学范畴,也是人在实践中不懈追求的崇高主题和最高价值。几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哲学家们探索自由的足迹。他们的思想理论既有合理成份也有片面性。马克思主义对哲学史上关于自由的全部思想成果进行了积极的扬弃,以实践为基础建立了科学的自由现。今天我们追寻自由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对于继续探究这个比较复杂和敏感、又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前沿问题,无疑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程健康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16-120
通过分析中国近现代史上近代西方列强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不断抗争与奋斗的历史轨迹,亦即探寻和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史,说明反映中华民族共同愿望的中国梦实现之不易以及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现实性。当代青年学生作为践行中国梦的有生力量,应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相似文献
4.
“荣辱”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其内涵会随历史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其荣辱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中国传统荣辱观是与“仁”、“礼”、“义”紧密相连的;马克思主义突出了荣辱观的阶段性;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的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在道德建设和革命、建设的实践中。“八荣八耻”的新荣辱观是对以往荣辱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总结与发展,对促进人和社会协调进步与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姜成玉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41-42
日本把天皇作为本国皇帝的称号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制。日本天皇制大体上经历了古代、近代和当代三个历史阶段.古代天皇制时期,天皇作为最高统治者君临天下,但是,后来大权旁落到近臣乃至幕府手中。近代天皇制发展成日本式的君主立宪体制,当代天皇制则变为象征制. 相似文献
6.
余荩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个反复出现的相似的文学现象:许多朝代新建后常经历50年到100年左右的文学沉寂阶段才迎来文学的繁荣;各朝立国初期文学功能常囿于单一模式,歌功颂德成为文学主调;必经革新力量的推动,才展现文学发展的新局面.透过这些相似点可得到几点规律性认识:文学片面地维系于直接的功利观念,艺术规律受到抑制,将阻遏文学的兴盛;大学繁荣离不开对文学审美特征的把握.而审美理想的成熟与广泛认同,是文学繁荣的必备条件;文学发展历程盛衰相生,衰而启盛,盛中含衰,衰而求变,变复启盛。这种发展轨迹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7.
周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从远古时代一直到近现代,劳动人民不仅是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基本力量,而且也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主要动力。福建历史上优秀的科技人才正是汲取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经验,使之升华为科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在数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农学和海洋学等学科领域取得了光照千古的辉煌成就,同时在农、工、医、林、渔等大宗行业中开创了卓有成效的技术传统,有力地促进了福建经济、社会的开发和进步。因此,研究福建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总结福建科技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重大特点,不仅对于中国科技史这门学科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增添丰富的内容,而且对于福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古为今用”的现实意义,为促进八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一、福建科技发展的三次高潮 相似文献
8.
丁湘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Z1)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这一目标,是总结了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国家数十年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而得来的,也可以说是用高昂的代价换来的。长期的实践,改革的深化,认识的提高,经验的总结,使我们逐渐深刻地认识到我国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在理论与实践上有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其历史轨迹,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计划论阶段——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我国经济发展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比如,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是成功的。正因为成功,人们始终抱住“计划经济体制”几十年不放,加之,拘泥于本本,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简单化地理解,不能从 相似文献
9.
杨成竹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1993,(3)
1927年“4·12”反革命事变之后,蒋介石集团于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以对抗武汉国民政府.此时,一贯标榜“不干涉”中国内战的英国政府,也禁不住兴高采烈地为蒋欢呼打气.5月9日,美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在下院发表声明:“不到两个月前,南方党和国民革命军看起来好象要从南到北席卷中国,而南京则阻止了它的胜利发展”.“它把共产党一派从国民党中清除了出来,而最重要的是,它在全中国人的眼里,深深地损坏了共产党及其外国顾问的名誉”.继而,张伯伦希望南京国民政府“抛弃”武汉国民政府“那种排外和颠倒黑白的政策,它将正当地和公允地承担责任,在所有列强已表示愿意接受的条约修订的合理基础上,清算过去, 相似文献
10.
佟克力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4):101-106
锡伯族的文化选择是个历史的过程。锡伯族先祖带着东胡系鲜卑文化一路南迁,先后与契丹、女真、蒙古等进行了文化交流。在清代处于满通古斯文化系统。之后又与俄罗斯、维吾尔、哈萨克文化接触。清末民初迎来了大量吸收汉文化的历史性阶段。 相似文献
11.
论"汉语谐译词"的历史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玄玉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4):60-63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 ,汉语中涌现出一大批谐译词反映时代的变化。其中有不少谐译词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最后竟成了基本词汇。谐译词虽是音译词 ,但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汉字以形表义的特点 ,这增加了它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罗开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4)
国共关系史是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共关系史研究,则是中国现代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由于各种原因,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长期以来没有引起海峡两岸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几乎成为史学界的空白点。自八十年代开始,由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方针,使学术界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呼吁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文章见诸报端不断增多,研究国共关系史的文章、著述日渐增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新近出版的由王功安、毛磊两人主编的《国共两党关系史》(以下简 相似文献
13.
戴楚洲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8(3):60-64
武陵文化产生以后,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武陵文化起源于先秦时期,形成于汉晋时期,发展于唐宋时期,繁荣于元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14.
周竞红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9,(6):56-60
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这些遗产成为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建构资源。一方面我们需要认识有利于民族关系良性发展的历史遗产,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清理和辨析对民族关系发展存在负面影响的遗产,清醒地认识民族关系发展的状态。各民族人民应以更密切的团结应对敌对势力的挑战,消除历史上残存的不利于民族团结大局的负面因素,进而走向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5.
佛教教育自西汉末始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得以发展,隋唐时走向成熟,历经宋元明清的时盛时衰,终于形成颇具特色的中国佛教教育思想体系。佛教教育的宗旨是由部分人能成佛发展到“人人能成佛”,为佛教教育思想广渗民心,开辟了广阔之路。佛教教育的内容是以宣讲佛教教义为主,借以向僧徒、民众进行佛教人生观、道德观、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其内容呈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反映出佛教教育自我修改、完善,逐步走向中国化的历程。佛教教育的修行原则及方法的演变,则体现佛教教育自我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施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6):15-16
美国经济人类学是诞生在 2 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本文主要研究和阐述了其学科发展的历史过程 ,并根据划分学派的“四个基本一致”原则与该学科向广义发展的最新趋势 ,对形形色色的美国经济人类学流派作了全新的划分与论述 相似文献
17.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在“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中诞生的中国现代散文,有着与中国古代、近代散文截然不同的崭新素质,那就是始终注意肩负起神圣的社会使命。它是从对传统的挑战与反叛和对国外文化有条件有选择的借鉴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在自己70余年的历程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发展状况有自身的规律和相对独立性,并不完全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政治历史进程同步,大体上可划分为诞生期、成长期、沉落期、复兴期等四个基本的历史阶段。在整体的平衡状态下,它的三个主要的历史阶段内部,各体式散文之间又存在着不平衡发展的情形,并以此构成了自身既辉煌又曲折的历史过程。对此,无论经验与教训,都有待作出客观、科学的总结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俞良早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
列宁主义发源于俄国;俄国于1905年革命之后走向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主战场”。1917年二月革命之后转向革命的前哨战;1921年之后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的攻坚战。它的演进特点是:勇于接受革命低潮的考验和革命高潮的检验,反对两种错误思潮,在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斗争中重点反右,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重点反“左”;发展中的务实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吴少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31-135
中国共产党91年的历史,是一部致力于解放民生、发展民生而不断奋斗的实践史。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几代中共党人始终关注民生问题,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国家头等大事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实践之路。毛泽东胜利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为解放民生提供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邓小平成功推动改革开放,努力发展民生;江泽民积极倡导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丰富民生的重大举措;胡锦涛始终强调科学发展,推动中国进入一个改善民生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李星辉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6):105-107
古入声韵尾在湘语中发展渲变的大致轮廓为:最初,湘语有塞音韵尾;接着,塞音韵尾发生合并,由-,π-τ,-κ尾并为-κ尾;然后,韵尾塞音进一步弱化,只剩下音节后的紧喉动作;最后,入声韵的特色逐渐消失,变得同于舒声韵,入声调类这一阵营慢慢地丧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