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南京大学凌继尧同志撰写的《苏联当代美学》一书最近出版了。作者在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当代苏联美学界在美学研究方法论方面的成果和进展,这对我国美学界了解、研究苏联当代美学的研究状况,促进我国美学研究都将起到积极作用。《苏联当代美学》一书着重介绍了历时十年之久的关于审美本质问题的讨论,苏联美学研究中有关方法论方面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及主要观点以及这些观点的产生和影响。当时引起激烈争论的是布罗夫的《艺术审美本质》一书中的观点。布罗夫主张美学的研究兴趣应转向人,转向对人与现实的关系的研究。他的这种“社会派”观点,实破了苏联美学研究中传统的方法论基础,遭到崇尚审美对象自然属性的“自然派”的反对。结果,“社会派”美学家的观点获得了大部分人的赞同。Л·Н·斯托洛维奇教授的《审美价值的本质》一书,对审美价值等问题提出了新颖、独特的看法,成为苏联美  相似文献   

2.
张宇、孟捷、卢荻主编的《高级政治经济学》(第二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不能走照搬照抄和全盘引进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片面追求所谓的“标准化”、“国际化”和“原汁原味”,进而自觉不自觉地成为西方经济学和意识形态的模仿者和消费者的道路。中国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应当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广泛吸收和正确借鉴国外经济学和一切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作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质、精髓、创新之路进行了新的深入地思考,是建设…  相似文献   

3.
工业经济学     
工业经济学在西方明确地成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这一学科的名称则是在五十年代确定,并为多数学者所接受的。在此以前,研究这一学科的著作有许多不同的名称,诸如“工业的经济学”、“工业与贸易”、“工商经济学”、商业学等。在美国则一般叫作“工业组织学”。西方工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工业部门内各种经济力量的运动及其规律。研究的目的在于对这些经济活动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从而有助于实际工作。但是,由于学者们在基本观点、研究的重点以及方法论上的分歧,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并未完全一致。从近年发展的趋势看,分歧正在缩小,一致的部分正在扩大。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这一学科形成的历史有密切关系。虽然自从西方有经济学以来,对工业活动进行经济分析就是经济学研  相似文献   

4.
肖鹰 《浙江学刊》2002,(6):57-63
本文以现代文化发展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基本影响为背景 ,探讨美学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矛盾关系 ,揭示美学对于现代生活的独特意义。文章围绕着“自我”这个中心概念 ,着重分析“美”、“崇高”两个核心美学概念的文化内含和历史演化。作者的基本思想是 :把被抽象化和普遍化的美学思想还原到历史深处 ,更进一步地发掘它们的文化价值。在新世纪的背景上 ,作者肯定美学的积极意义 ,但明确承认它的危机 ,并且指出 ,新的美学前景需要经历一个从“自我”中心到“世界整体”的审美意识转换。海德格尔的美学美学已经提示了这个转换 ,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则为之准备了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对市场进行研究的社会学路径。在考察了经济学研究路径之后,作者述评了包括经济学的“另类”学派、经济人类学、文化社会学、“嵌入”的研究路径以及新政治经济学在内的范围比较宽泛的各种理论流派。作者还简单讨论了近来关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的转型及全球化的争论。作者最后指出了对市场在历史和制度上的复杂性进行理论化研究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日本和韩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德〕Ch-K.科本文作者在《马克思主义更新》杂志第26期里批判地探讨了“儒教”经济学的观点,同时指出了对“亚洲”资本主义从文化方面加以阐述的片面性。作者认为,关于“亚洲”资本主义的讨论应该把文化差异以及政治经济的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近半个世纪以来,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在西方的历史命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即由马克思在世时的“缄默抵制”和马克思逝世后20余年的“非难”与“攻击”,转向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重新研究”,乃至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沟通——融合”。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某些学者——不管是采取褒扬、还是采取贬责态度的——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沟通一融合”中,一般都是以“重新认识”、“重新发现“、“重新研究”马克思思想为旗号的,并在很大程度上自诩为“发展”了马克思思想。然而,这种所谓的“发展”究竟是把马克思理论推向前进,还是扼杀了马克思理论的生命力?这需要我们作出冷静的思考。一、西方学者“重新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两个阶段纵观近50年来西方经济思想史,人们不难发现,西方学者“重新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理论,“沟通”乃至“融合”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思潮,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危机为契机的;当然,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危机只是西方现实经济危机的结果。一般地说,同起始于  相似文献   

8.
孙斌 《浙江学刊》2000,(3):101-107
维特根斯坦在其早期哲学思想中,把伦理和美学划入神秘不可说的领域,并认为“伦理和美学是同一个东西”。伦理和美学的另外两重联系是用永恒的观点和幸福。这主要表现为维特根斯坦的这样两个论题一、“艺术品是用永恒的观点看到的对象,善的人生是用永恒的观点看到的世界”。二、“美正是使人幸福的东西”。本文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用永恒的观点在维特根斯坦那里所具有的意味,并考察了维特根斯坦的超验/先验幸福及其较强和较弱的立场。在此同时,对伦理和美学的差异也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询。  相似文献   

9.
作品的思想深度,是作家认识生活、开掘生活所能达到的程度,集中体现了作家的政治观点、思想倾向和美学理想,因而是衡量作品价值的重要尺度。恩格斯在谈到现实主义的特征时,就是把“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作为一个重要的要求提出来的①。如果用这一点来对照,我国  相似文献   

10.
不是所有的哲学家都可以成为诗人,更不是所有的哲学家都可以在诗的领域中对话先哲,开启一个属于自我的时代。可是,柏拉图之于美学,是做到了的。将哲学领域的思索融入到美学范畴去考虑,在柏拉图的世界中别有意味。结合柏拉图的主要著作《理想国》,可以得知柏拉图对于"美"这一概念的深入理解及对于美学的深刻思考,其对于自然之美与文艺之于人的情感塑造作用,将审美意识从表象引入深层又从深层带到表现深层次内容的"表象"的循环过程,以及对美必须符合完整和统一的标准的判断和解读,同其基本哲学观点一起,即对于艺术、自然、现实关系的分析、对于"理式世界"的看法相结合,互为印证、相互补充,充分彰显了柏拉图美学思想在美学、历史、哲学等语境下的重要价值。当然,柏拉图美学思想中对于诗的批判和其美学思想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解读和评价需要辩证看待,如果将其主要思想同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的主要观点进行对照,及探寻其背后的哲学意味与中国传统经典《易经》的内在关联,在更广阔的维度理解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对于现实有相当程度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诺斯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评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诺斯的观点有价值之处在于:把制度变迁同经济发展绩效直接连在一起,并指出了两者的正向因果关系;提出了经济制度变迁的“自我强化机制”和路径依赖与闭锁;指出了政府或国家在经济变迁中的地位和应承担的责任。指明制度变迁理论新的发展方向,即共享心智模型,只有形成共有信念的制度沉淀下来以后,才是降低交易成本的关键,如果制度不能作为共有信念,就不可能降低交易成本。这样一个新的共享心智的模型就把行为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的主要思想都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国家安全等多方面重要内容的完整体系,其中,经济思想是主要的组成部分,构成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来源和时代背景,在体系结构构建上有其独特的逻辑关系,包括研究出发点、方法论、本质规定性以及政治站位、战略定位和政策要求等。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对广大党政干部、科研人员来说,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创新思维、科学内涵和体系架构,对于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决策经济发展战略和指导经济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腾 《社科纵横》2012,(1):76-78
经济社会学理性主义传统的扩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经济学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学帝国主义"入侵",二是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三是现代博弈理论的发展。鉴于这种传统解释力的不足,经济社会学分别以社会风险以及不确定性、感性认识以及行为经济学的最新研究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本文强调朱光潜是一个有很深传统文化底蕴的人。他在留学西方之前已初步形成了艺术是对现实苦难的一种观照的观点 ,尼采不过是朱光潜审美人生观在西方圣哲中的一个“道具”。文章指出 ,朱光潜美学的根基是立在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之上的。因此 ,当他后来皈依马克思主义时 ,他很注意把马克思关于人生、人情、人道和这种传统精神结合起来 ,从而对马克思如何将实践观运用于解决美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当然 ,作者也认为朱光潜美学体系存在矛盾 ,但这种矛盾根本上讲还是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冲突在他体系中的一种折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题材取向上的时代共振点、思想意蕴上的社会学思考和艺术结构上的“全景式”构架,探讨和分析了近几年报告文学引起社会反响的因素和新的美学追求。作者认为在改革开放时代大潮的推动下,报告文学正以崭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大胆地突破过去的模式,向美学的更高境界升华。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马克思对服务经济的有关论述,以及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情况,对服务业及其在国民经济申的重要地位进行了研究,认为社会主义服务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服务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概述了这门新学科的内容和研究方法。作者特别分析了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异同,指出我们要建立的不是第三产业经济学,而是服务经济学。  相似文献   

17.
施昌东同志的《“美”的探索》一书(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九八○年版)比较系统地对美学的各种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这无疑是很可贵的,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但是,《“美”的探索》(以下简称《探索》)中有些观点和研究方法却是值得商榷的。本文仅就该书对李泽厚美学观点的批评发表一些不同的看法。《探索》批评李泽厚的美学观点主要有三处:第一,批评他关于“美的本质”的看法;第二,批评他主张“美感以直觉为特征”;第三,批评他在“移情”理论上的自我矛盾。下面我们逐条进行简要的评析。  相似文献   

18.
经济美断想     
一、经济学与艺术的关联经济学和艺术是一脉相通的,之所以有人把它们视为截然相悖,实在是一种误解。“自然科学将使自己属于人的科学,正如人的科学将属于自然科学,成为同一的科学。” (马克思语)经济学也是如此。经济学与艺术(美学)同科学与艺术一样,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逻辑圆圈的过程。原始人时期无所谓经济现象与艺术之分;古典美学时代之后的经济现象、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以<居鲁士上行记>的卷一和卷二为对象来分析这部作品的纪事原则与笔法.作为读者,我们不难发现色诺芬几乎一贯保持着"褒而不贬"的写作原则.他以三种方式贯彻了这种赞扬而不苛责的原则:第一,通过某些词语的在场与缺席来暗示异常情况的存在;第二,以"据说"一词引出某些微妙的内容;第三,有意在叙事与评论之间制造矛盾.这些表达方式既是色诺芬的写作方法,又是其思想内容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古雅说”是王国维美学思想中最具理论色彩和美学价值的学说。《古雅之在美学上的位置》一文的发表,比英国克莱夫·贝尔的《艺术》的出版早六年。贝尔提出:“艺术乃是有意味的形式”。本文认为:他们的美学观点从本质上都在说明艺术的形式为什么有“意味”,但他们的角度与侧重点却不相同,一个走向形式主义,一个走向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