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下,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全球化的国际分工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要素流动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国际产业分工正在从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部分工、进而向产品内分工转变,产品的价值链被分解了,出现了国与国之间按同一产业或产品的生产环节或工序分工的现象,这种分工的实质是以生产要素为界限的分工或“要素分工”,这给具备发展条件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只要应对得当,新一轮全球化也许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为有利。中国应该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实现与世界的互利共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追求最原始的约束因素为目的对一系列国际分工理论进行分析,结论表明,在国界的约束下,无论是古典国际分工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国际分理论,其理论基础都是假设各国间存在要素禀赋状况差异,要么由要素禀赋结构差异决定,要么由素禀赋总量差异决定.结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要素禀赋状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围绕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引发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冲突不断,而中美贸易失衡背后的利益分配使得中美贸易平衡问题更加复杂。本文在全球生产网络的背景下,构建了双边贸易利益分配的理论模型,选取了要素禀赋状况、技术进步、垂直分工度以及规模经济四个因素作为代表性变量,对1997—2009年中美双边8个制造业部门的贸易利得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全球生产网络分工模式下,不能仅就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表象来理解中美在贸易中的利益,美国处于价值链两端高附加值环节,而中国处于全球价值链中间的低附加值环节。因此,中国应利用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机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本国的要素密集结构,实现国内附加值比重的实际增长,获取更大的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4.
发展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力渠道之一,而通过发展服务贸易来促进服务业的优化发展是发展服务业的途径之一。对服务贸易作用于服务业的途径进行理论推导,假定服务贸易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以要素禀赋为途径。依据中介效应检验程序,选取服务贸易各部门进出口额为自变量,选取服务业产出和就业占比为因变量,以服务业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以及全要素生产率为中介变量,通过实证检验得出要素禀赋是服务贸易作用于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不同部门对不同要素禀赋的中介作用相差较大的结论,并分析这一结论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十年来,“一带一路”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合作的新亮点。文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以“一带一路”沿线60个国家为研究样本,利用2001—2019年跨国面板数据,从空间视阈运用动态空间面板随机前沿模型检验了要素禀赋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合作效率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不同类别商品贸易的合作潜力,进而结合二维矩阵思想依据要素禀赋和贸易潜力的适配性提出未来释放贸易合作潜力的路径。研究结论表明:基于互联互通指数构建空间互联互通矩阵,检验发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存在时间—空间双重正向依存关系,自然资源要素和资本要素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劳动力要素方面存在一定“竞争关系”,创新要素的贸易促进效应尚未充分发挥。在控制变量方面,东道国经济规模、工业化程度、城镇化水平、两国间存在共同边界、签订协议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贸易均有利于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贸易合作,地理距离仍然是阻碍双边贸易合作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双边贸易合作还会受到非效率因素的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贸易合作尚有较大拓展潜力,以上结论经过贸易距离矩阵和经济地理矩阵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异质性方面,进一步发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存在明显产品异质性特征。在贸易效率方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效率不断提升,尚未达到“最优状态”。从贸易潜力层级看,再造型贸易伙伴数量最少,成长型贸易伙伴居多,不同类别产品贸易潜力层级结构呈现非均衡结构特征。最后,结合二维矩阵思想,依据要素禀赋与贸易潜力的适配性,可将贸易伙伴划分为集约高效型、效率引领型、稳步提升型和规模扩张型四类贸易伙伴,在此基础上提出单边突破式、扬优补短渐进式和跨越式三种贸易潜力释放路径,为促进“一带一路”实现“贸易畅通”,高质量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地市场效应的一个贸易含义是:那些拥有相对较大市场需求的区域将在产出上获得更大比例的增加,进而使该区域成为差异化产品的净出口区。基于中国30个省(市、区)6个部门20个产业的投入产出数据,本文在4个部门、14个产业中发现了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并且在其中11个产业中本地市场效应对产出的影响要强于要素禀赋。这些产业的布局更多地遵循需求和市场的分布而不是要素禀赋的分布。这个结果证明了本地市场效应在专业化生产和制造业集聚中的重要作用,解释了许多发达省区并没有相应的要素资源禀赋,却成为产业生产的集聚区域,正是这种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专业化分工的结果,而不是以要素禀赋的比较利益为依据的分工结果。  相似文献   

7.
世界经济贸易发展总的趋势有利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以跨国公司内部分工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和以要素禀赋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并重,形成了新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国际贸易日益转向国际生产。国际贸易已不再是唯一的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资本的国际间流动也越来越重要了。利用世界资源和参与世界市场已成为国际间工商业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管理意识。七十年代后半期以来,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崛起对传统贸易理论、对外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或跨国公司经营恰恰是顺应了这一总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要素禀赋和区位环境视角的中国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素禀赋和区位环境是区域比较优势存在的先天条件和基础.中国四大区域有不同的要素禀赋和区位环境,基于此分析中国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具有验证和导向作用,同时对中国四大区域的均衡发展提出可行性方案.依托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运用多指标和综合指标进行测度,在生产要素范畴内,中国四大区域的分工战略为"东部资本、中部劳动力、西部资源、东北技术",同时结合要素流动机制,促进区域要素合理配置;从区位环境视角,应逆比较优势而上,促进各区域公平进步、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贸易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决定了其参与国际分工的收益。该文基于中国与俄罗斯、中亚五国国际产业转移现状,选取贸易数据测算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产业互补指数,考察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的产业互补性,分析中国利用贸易互补性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研究发现: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在SITC6、SITC7和SITC8上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中国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源密集型产品优势明显,相关产业均显示出转移趋势,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承接基础优于其他中亚国家。中国应继续发挥要素禀赋优势,创新国别特色产业合作模式,加快国内优势产业在丝路沿线的国际产业链布局,为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和攀升全球价值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经济中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分工的原有格局,发展中国家借机嵌入到高技术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之中.但在新的国际分工模式下,传统的出口总量统计法不考虑进口的中间产品值,会高估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地位,导致所谓的"统计假象"问题.运用改进的"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可以得出新的判定-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增加值-生产率"指标,即单位高技术产品出口对国内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拉动效应.这样既避免了"统计假象"问题,又方便进行跨国比较分析,可以全面反映-国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真实地位.  相似文献   

11.
依据Hicks和Acemoglu的技术进步方向定义,将生产函数设定为CES形式,使用三方程标准化系统方法测定并对比中美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通过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美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性的跨国传递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整体为资本偏向性,呈逆要素禀赋发展趋势,且与美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走势基本一致。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美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性对中国存在跨国传递效应,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主要受美国影响,但存在1-2年的时滞,而要素禀赋结构和自主创新并未使技术进步转向资本。  相似文献   

12.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价值链分工是专业化分工不断发展深化的产物,是当今国际分工发展的基本趋势。通过对国际分工理论演进过程的阐述,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价值链理论,分析了当今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征和影响。分析结果认为,中国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要素质量,改善国际分工地位。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一个地区密集使用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在该地区的价格较低,应该出口密集使用丰裕要素的产品.产品的流动代替要素的流动,产品的充分流动将使得两个地区的要素价格均等,反之亦反.但是在规模递增和差异产品的分析基础上,就会得出相反的结果生产要素流向历史上该要素就十分丰裕的地区.因此,克鲁格曼表明"移民也许向一个错误的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4.
加工贸易升级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技术创新又是驱动加工贸易升级的根本途径。在理论上,延承要素禀赋理论的分析逻辑,利用代数与几何方法模型化研究了技术动态演进影响产品内国际工序分工地位的内在机制。在实证上,根据中国PCT国际专利和国内专利不同类型在技术突破性和知识原创力方面的差别,量化识别了技术创新的低端、中端和高端三个不同层次,并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2—2016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静态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三层次异质创新对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差异影响。基准回归和稳健性检验结果一致表明:(1)低端创新不能促进中国加工贸易升级;(2)中端创新和高端创新均可驱动中国加工贸易升级;(3)高端创新对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的促进作用远大于中端创新的。在实践上,从推进高端前沿创新以驱动国家创新结构和要素禀赋结构升级的角度,提出了使中国由全球价值链分工上的外围区段进入中心地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了全球产业分工和贸易结构的深度演变,并引起自然资源等生态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整合。综述表明,全球价值链理论对贸易分工现象的描述经历了由单一尺度向复合尺度的发展历程;相应地,数据分析框架构建则由总值形式向增加值形式演变,分解方式不断进步;由此衍生的实证运用尤其是生态要素核算成果深入各研究尺度,广泛关注多种核算对象,为节能减排、国家安全等政策制定提供了全面建议。未来,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分工和生态要素核算主要可向分类细致化、宏观微观复合化、跨领域结合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产业内贸易理论对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特别是随着我国入世,产业内贸易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试图用产业内贸易理论来解释目前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原因,结果得出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等因素对中国产业内贸易没有显著影响;要素禀赋、外商投资是引起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服务贸易落后于货物贸易,而服务贸易中纯劳务收入又很少。当前国际分工中,跨国界的生产要素流动在加速发展,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也迅速在国际间大规模流动并出现新特点。本文以我国占比较优势的劳动力资源要像商品、资本、技术等一样参与国际分工、占领国际市场为研究出发点,分析了在W TO框架下我国劳动力参与国际分工的几种情况,服务贸易总协定关于劳务服务的规则及其问题,指出了我国应该顺应经济全球化,遵循W TO规则,适时推动劳动力全面参与国际分工,走出国门以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国际工程承包等方式提供服务,增加服务贸易创汇。  相似文献   

18.
全球价值链分工是当前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贸易便利化毋庸置疑是推动价值链分工体系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助力。采用2006—2014年42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在测算各国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和贸易便利化指标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如何影响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度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会显著促进各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嵌入度的提升;贸易便利化会通过提高对外开放度、扩大国内市场规模来促进一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从区分“一带一路”与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看,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效应;从区分时间段的维度来看,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贸易便利化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促进作用更加突出。研究结论将从贸易便利化的视角,为中国更高水平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提供可能的思路,继而为中国全面开放新体制的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不仅伴随着高技术产品的飞速发展,还使产品内贸易方式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电子信息产业(ICT)作为高技术产业的主力,由于其模块化特征,具有显著的产品内贸易流向。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国ICT产业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相关数据,探讨中国在高技术产品内贸易的国际地位,结论认为中国在ICT产业的竞争力增强,产品内贸易方式促使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实现从价值链低端的地位攀升。  相似文献   

20.
贸易自由化会导致失业增多一直是贸易保护主义者最强有力的论据,然而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与失业之间的相关主题研究才逐渐大量涌现于理论文献之中。从几种解释失业模型(最低工资模型、效率工资模型和搜索模型)的分类出发,对国际贸易与失业的相关理论文献进行了梳理,然后按照跨国研究和对单个国家的研究分类对实证文献进行了归纳。研究认为,从3种不同的理论框架下出发,模型设定的贸易国的制度环境、产业分工以及贸易双方禀赋特点的不同,可以得出国际贸易对失业的不同方向的影响;实证检验由于产业的要素投入、产业间联系、产业开放程度和贸易国的制度特征不同,也呈现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