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本科院校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法学教育的属性、法学教育供给与法律职业需求的非对称性矛盾,指出法学教育是建立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基础上的职业精英教育。法律服务的国际化归根到底就是法学教育目标的职业化与人才模式的国际化。在我国目前法律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同质性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的特殊历史时期,法学教育无论是在教育理念,还是在培养目标、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法学本科教育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后起法学本科院校亟须树立"成品"意识,及时回应法律服务国际化的要求,大力改善师资结构,突出实践教学与双语教学,重塑法学教育的精英使命。  相似文献   

2.
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建立起符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关键,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育理念的转变,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为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新形势下法学教育必须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加速法学教育的发展 ;打破法学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单一思维 ;实行多层次办学 ,人才培养多元化 ;注重法学思维的训练 ,培养具有法的精神的人才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改变“工具主义”的教育模式等。为此 ,必须从实际出发 ,构建新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把法学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植根于中国实际。  相似文献   

4.
在司法文明背景下培养法学人才的模式是法学专业教学的基础,也是法学教育的核心和关键。针对目前培养法学人才的模式过于"格式化",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提出明确司法文明背景下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改革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当前的司法实践等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5.
法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并不匹配,法学教育需要创新已成为法学界的共识。本文正是在探讨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针对现行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提出构建法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林业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理念不适应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脱轨,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通过协同创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做好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推动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建立协同培养人才新机制,实施国际化协同合作培养等。同时,通过建立面向市场需求的人才反馈机制,完善创新人才的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探索多种模式协同培养人才机制,营造协同培养人才的政策保障机制等,有效促进卓越林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7.
国际通识教育课程项目是由教育部下属留学服务中心审批,在通识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培养人才的国际化办学项目。三明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有特色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三明学院的实际情况,从课程设置、教师资源、授课方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第二课堂等方面,对国际通识教育课程项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统筹国际形势,助力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的重大决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借助无数思想开放、具有创新力的人才支撑,因此抓住机遇,注重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既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职能的体现,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担当。解读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探析“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现实问题,从明晰办学理念、强化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激发学生潜能,优化师资队伍、增强实战经验,完善产学研合作、搭建学习平台,鼓励跨界融合、共建育人生态等方面提出应对高校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等院校法学教育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法学本科教育应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CDIO教育理念与实践性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契合性。基于CDIO教育理念进行法律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思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法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法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培养研究性人才的重要性。目前的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被国内众多高校普遍认可和广泛推广,并催化和衍生出许多不同的教育创新方式;同时,在法学教育改革过程中,由于对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把握不准确,也存在培养方式的创新性和实践性不足之现象。2021版《法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颁布为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借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高校教学体系之契机,重申研究性培养之内涵,从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予以调整,落实德法兼修的育人目标,从而提升法学专业的培养规格,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外合作办学旨在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在中国境内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内容。目前中外合作办学仍存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缺乏有效融合、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合理、师资水平有待提高、专业化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仍需加强等问题。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从加强"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效融合、确立明晰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和专业化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完善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深化改革,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面对教育现代化、国际化,以及不断增多的法律冲突与合作,国际争端与合作的客观形势,必然要求高校转变观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应对未来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的合格法律人才。为适应这样的要求,高校需要开展全新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法学专业双语教学。本文就高校法学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具体教学体系构建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办学体制、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物质条件等方面与国际化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原因在于封闭办学与现代经济环境、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僵化的课程设置与学科结构现代化的调整、物质基础条件的落后与优质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必须致力于教育结构的多样化,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创建一流环境,保证我国高等教育达到国际化水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际化人才内涵要素的梳理,明确了其培养的目标要求。同时,从培养理念、管理机制、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索,以求在培养思路、实施方案、方法措施等方面有所突破,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作出我们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法律人才培养有了长足的发展,法律人才培养以“专业细化的分别培养”模式为主,对满足我国的法律人才需要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司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要也有了新的变化,原来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包括:高等院校作为法律人才培养的基地,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法学教育目标定位不清;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人文教育等。通过考察国外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发现,国外比较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有机结合,教学方法丰富、灵活,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训练。我国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明确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转变教学方式,完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现代大学都确立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就要有相应的大学理念来指导大学的人才培养实践。本文在对“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的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大学人才培养理念,并对理念指导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外语人才培养要兼具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特点。基于外语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并举,从国际性人才培养,实现国际型、市场型人才与需求接轨;复合性、应用型、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实现知识结构与市场接轨;外语教育创新思维观培养,融合人本位理念;拓展国际化视野,增强跨文化精神;重视本土化知识积累,培养兼具本土意识的外语人才;国际化和本土化和谐融合等方面,对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进行具体探讨,为提高外语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的社会是全球信息化和市场化的高科技社会。工商管理专业面临着如何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严峻挑战。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素质及人才培养途径等方面 ,初步探讨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才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构建起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其次,我们要不断的反思我们在人才培养改革进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根据形势发展的变化不断调整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策略,以国际化的眼光来积极应对挑战。只有这样,我们的高等教育才能赢得广阔的全球空间,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从复合型人才需求现状出发,阐述了英语专业与其他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并以广西大学为例探讨了英语专业与其他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途径,旨在为我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李正华 《中南论坛》2009,4(1):27-29,32
独立学院的法学专业在培养全日制本科学生与母体学校及高职高专法学专业培养不同。只有定位在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通过统一规划、规范要求和突出实用性,编写适合于独立学院法学教育使用的教材,并制定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法,独立学院法学本科教育工作才能从“上下夹击”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