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它实质上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对中国传统美学、特别是自然审美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决定了自然审美和艺术创作的基调、方式和审美追求,即:宇宙和谐的本体之美;生命灌注的情趣之美;整体自觉的静观之美;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神思想象的理想之美。  相似文献   

2.
和谐既是一种社会政治理想,又是美学的终极追求。美学以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审美关系质的规定性即和谐自由,因此构建社会和谐是美学追求的题中应有之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关于社会状态的审美判断,和谐社会建设在实质上是社会美审美理想指导下的审美创造,美学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担负着培养和谐的审美人格、树立和谐的审美理想并将这种理想付诸实践的使命。通过审美教育、审美创造等审美活动,美学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青海各民族为求取生存,在与自然的抗争及和谐共生中,创造了大量形态各异的审美文化,各种审美生存智慧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而其中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则是最突出的审美生存智慧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学术期刊编辑中的审美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期刊的编辑需要审美。这种审美趋向为追求期刊的内在美,即论文内容要有创新美、真实美和科学美,还有论文形式的结构美和语言美。再就是期刊的编排、装帧形式之美。二者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美,使读者从中感受到学术期刊所蕴含的理性美、力量美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5.
庄子学说本意不在论审美欣赏,而更多的是政治哲学,但其包含的智慧是丰富而普遍的,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对艺术美、自然美的欣赏理论和思想。庄子认为,审美欣赏的本体源于“道”,审美欣赏的主体是体道者,审美欣赏的本质是体道之人对“道”之美的世界自然之情的投注,与“道”之美的境界相融与契合,因而庄子对审美欣赏特点的描述和分析具有独特性。庄子关于审美欣赏的理论是“道”之哲学向美学的生发和演化。这种美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寻求美、提升生命的质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6.
常娟  王磊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6):18-21,12
庄子与康德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都以审美为途径,追求二者的最终和谐并达至自由之境。但深入考察,就会发现他们所追求的审美的至境是不同的:庄子追求的美的旨归是自然,归于朴素,讲求的是"游"与"忘";康德则把追求美的理想的眼光投向人,美向崇高迈进,并最终成为"道德的象征"。这种差异体现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楚辞》中有不少关于建筑装饰的记载,其中有些属于想象,有些则属于写实,但总体上都体现了楚地建筑装饰浪漫美的风格,也折射出楚人追求室内外交融、和谐之美、柔婉之美的审美特征。这种追求建筑装饰美的深层原因与楚人所处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人文精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禅悟介入诗艺,开始了对中国传统诗学美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促使中国古代审美主义诗学传统形成;突出并强化了中国诗学美学的形上追求;影响传统美学形成了追求和谐之美的风尚。  相似文献   

9.
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不断地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的新颖之美、成效之美、价值之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彰显了理论与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及动态创新的发展之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是特殊话语里的民族特色,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的紧密结合,彰显了科学理论与民族精神的契合之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表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时代的本真之美。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包含着强烈的审美诉求:追求和谐,追求完美,实现科学发展。这既是对现实特色的描述,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审美建构。  相似文献   

10.
心性和谐之美与天道和谐之美,是来理学程朱一派美学思想的核心维度。其审美理想是无欲无我而投归自然、体同天地的和谐之美、形上之美。  相似文献   

11.
作为《圣经》中的爱情诗集,《雅歌》中蕴涵着希伯来民族独特的审美思想。总体来看,《雅歌》呈现出复合型的审美特征,并流露出世俗美与崇高美、外表美与内在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相结合的审美旨趣。《雅歌》审美取向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常以自然之物为载体的象征性思维,运用诸多意象,诉诸非视觉性感觉,再现主人公完美的价值,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这些审美取向表征了希伯来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体现了他们对和谐、健康的理想性生存状态的追求,对人性的崇尚、对人生幸福的渴望和对自身生命的探求。  相似文献   

12.
考察汪曾祺20世纪90年代小说,发现其审美追求无论从审美境界、主题思想、还是在主体感情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异80年代温情的审美主义被90年代冷峻的现实主义所代替,"和谐"之美已被打破;主题由简单明晰转而复杂深沉;主体情感由内敛平和转而任性放达,悲剧意识日渐浓烈.  相似文献   

13.
在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表层审美特征下,唐代意境理论的核心美质体现为对浑全之美的追求。浑然一体性正是庄子道论的核心特征,这一特征同时映射到了庄子对自然、人类、社会的认识中。唐代意境理论中的浑全之美追求体现的是对庄子道论中浑全自然真美思想的继承。唐代意境理论对浑全之美追求具体体现为"境"概念的引入,并在唐人构设意境理论时从意境构造过程、意境的核心美质和意境的审美鉴赏的全方位思考中表现出来。司空图的"全美"观是唐代意境理论浑全之美追求最高、最集中的表述。庄子道论与唐代意境理论浑全之美追求的融合,得益于唐代的崇道风气和诗评家对庄子的向慕之心。  相似文献   

14.
外在自然的政治现实与内在自然的政治理想之间存在着张力,如何协调两者关系从而完成政治自然向政治自由的过渡,正是政治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在调和两者对抗从而产生和谐美感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无目的政治美感与合目的政治美感。通过分析这两种美感,可以发现政治之美是由追求无目的的形式之美与追求实质目的的价值之美所组成的。形式之美促使公民从形式、秩序的角度去欣赏具体的政治制度的设计;而价值之美则促使公民去寻求道德价值,以内在道德情感为目的。政治美学经历着从形式之美到价值之美的升华之路,因而政治审美最终目的就是在把握形式之美的基础上,进一步转而领会与追求价值之美,将道德价值作为政治美学的本源所在,从而去思考在政治生活中的道德价值的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校师生道德审美的和谐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重视注入审美要素,强调道德的美学品格,通过持之以恒的师生和谐互动,发掘道德之美,在学生中形成以德为美、以德为荣的良好道德氛围.高校师生道德审美和谐互动有其特定的内涵与作用.高校师生道德审美和谐互动应该坚持道德为主、审美为辅;双向互动、相与促进;自主、和谐、发展;以情感人、以境动人;道德熏陶、艺术感染;审美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统一的基本原则.实现高校师生道德审美和谐互动的途径有如下几点:更新教育理念,注重环境建设,发掘教师之美,贴近学生实际.  相似文献   

16.
魏晋时期,审美风尚变幻迅速,人们从追求事功演变到追求风流自适,从重视人的品行、才能、政绩演变到注重人的仪表风神之美,从崇尚自然到关注大自然,自觉地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欣赏自然山水的神韵之美。  相似文献   

17.
对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可以做三个方面的理解,一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二是持续发展的和谐之美,三是诗意栖居的人文之美。对应于经济建设需要考虑的理念是生态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与"审美世界"的创造。经济建设应当注重三个基本的伦理原则:从人类与自然的空间范畴上考虑的,尊重大自然的内在价值;从当代人与后代人发展的时间范畴上考虑的,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并注重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从人类物质生存与精神追求的存在论意义上考虑的,彰显人的审美需求并以创造"审美世界"为建设者的伦理承当。  相似文献   

18.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时期审美风尚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时期,审美风尚变幻迅速,人们从追求事功演变到追求风流自适,从重视人的品行、才能、政绩演变到注重人的仪表风神之美,从崇尚自然到关注大自然,自觉地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欣赏自然山水的神韵之美.  相似文献   

19.
和谐之美是中国传统建筑追求的重要美学原则,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深得儒家、道家文化影响,是一种追求心灵复归、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中国传统建筑通过建筑物的美学形态,切合了华夏子民的审美心理,是礼乐之行的完美与统一,它将建筑凝固了礼的精神,并赋予其乐的意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物化表现形式。讲求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生态追求和审美追求,这一理念也深刻地影响着华夏子民对建筑艺术的认识,也是人们对审美精神复归的家园。这种美学原则应充分利用于当今建筑,并物化成一种精神习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儒道两家不同的"和谐"审美观出发,阐述了中国古典"诗学"的审美理想在于把追求社会义务本位的"善"与舍弃人事而"和以天倪"的"真"作为其审美的标准,从而在超自然的意义上,要求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现实与理想的统一,由此造成了中国"诗学"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