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原因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主要包括社交恐惧症、孤独感、自卑感、嫉妒感、猜疑心等,形成交往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共性的原因主要有认知误区、情绪因素、个性缺陷和交往能力不足等,克服交往障碍的途径很多,除了要正确地认识自己,主动与人交往,对人以诚相待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交往技巧,这样,大学生才能通过成功的交往塑造自己、锤炼自己。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贸易交往中,参与商务英语谈判的人员不仅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谈判技巧,还必须要巧妙充分地使用一定的语用策略,才能保证准确顺畅地传递信息并达成双赢的谈判效果.从引用商法相关的法律英语语言、引用ESP业内英文行话、引用最新商务英语电子信息来谈判交易条件、引用英美文化典故等四个方面来探讨国际贸易交往时英语谈判的语用策略技巧.  相似文献   

3.
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交往是人生存的基本前提.公民必须具备一定的交往能力才能满足交往的欲望.公民的社会交往能力是社会发展、个体成长及达到目标的关键所在.现代社会要求公民掌握现代交往技术,转变交往模式,增强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4.
交往的哲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往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以一定的手段为媒介的、互为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这种活动归根到底是一种实践活动。交往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交往是社会的粘合剂;(2)交往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基础和传播、发展的重要途径;(3)交往能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4)交往是共产主义诞生的前提条件之一。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深入探讨交往的哲学蕴涵,不仅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有助于推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交往是人们之间的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所展开的社会关系的统一,人的自主意识是人自主决定自身生命活动的意识.人的生命活动一开始就处于与他人交往的一定境遇中,受一定社会交往形式的制约.马克思揭示出人的自主意识是在一定社会交往形式下为实现自主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是扬弃交往形式实现自主活动的积极环节,并随交往形式的扬弃而不断发展和成熟.  相似文献   

6.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交往理论带有马克思特有的隐性话语.对比他在此前的著作中,交往的主体--人的概念发生了变化,由人本主义的思想转到认为人是生存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的个体.而人的交往环境则是社会的普遍异化以及交往的必然结果--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7.
记者在采访中由于自身经验不足,缺乏社会交往沟通技巧,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些问题是因为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只能静下心来,学习理论知识夯实专业基础,正确掌握与人交往与沟通的技巧,学会恰当说话,得体办事,沟通交流。一、问题分析1.提问缺乏艺术性  相似文献   

8.
三人际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是在人的交往中展开和实现的。所谓交往是指人的一种行为,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往来、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建立一定人际关系的直接活动。“交往是人类生活的一个中心组成部分。人们通过交往,自己影响了他人,反过来,又接受他人应答性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学习相互了解和喜爱,学习共  相似文献   

9.
人际交往与现代人才素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际交往是现代人才的重要素质。人的社会化需要人际交往:人的健康心理需要人际交往;人的事业成功需要人际交往。作为现代人应该学会人际交往,并提高自己交往的语言、非语言和姿态等技巧,使自己不至于因难以适应社会和"孤陋寡闻"被淘汰,使自己的事业因此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0.
浅谈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自我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渴望过上高品质大学生活的新生来说,要改善自己的人际交往,就必须学会自我调适,通过端正交往态度、掌握交往技巧、优化个性品质、重视交往实践等方面的努力,用自己良好的交往心态和恰当的交往行为去赢得和谐、宽松的交往氛围和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1.
《社区》2009,(30):6-9
我们生活在小区中,总要和邻居们有交往,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这些人中有你喜欢的.肯定也你有不喜欢的;甚至会有比较另类的邻居.给你造成尴尬或不快.对此需要我们以良好的心态和技巧来应对。  相似文献   

12.
交往理性观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贝马斯以化解现代资本主义危机、寻找经济发展与社会交往的和谐为目的提出交往理性观,倡导人与人平等共处,协商对话,反对外来干涉,主张还原交往行为之本来面目.这一交往理性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是否具备人际交往能力,是衡量大学生能否跟上时代要求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在大学生中,由于存在不良的交往心理,不良的性格或交往经验、技巧缺乏等等,造成交往困难。本文作者对大学生如何改善人际交往关系作了较为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李颀写了大量的交往诗,有一些着力于描写人,兼有交往诗和人物诗的双重性质,不仅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而且有鲜明的写作特色与突出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5.
浅析当代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男生相比,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交往动机理想化、交往圈子生活化和交往行为技巧化三个方面.这三个特点决定了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对其心理上的影响要比男生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6.
交往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交往理论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交往与人的主体性、交往与人的个性、交往与人的社会性、交往与人的发展、交往与人的解放五个方面深入揭示了交往范畴的人学蕴涵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越来越受到关注,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开拓性的成果。但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研究,有重物质生产而轻人的倾向,忽视了交往理论对人的现实境遇的关切与解答。马克思交往理论认为交往的主体是人,人只有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交往被纳入社会生活体系,才能使人的发展具体化和现实化。本文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挖掘其富含的人本意蕴,反思当代社会人的交往,从而为克服现实社会中制约人的交往健康发展的问题,完善当代社会人的交往方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找到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8.
交往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交往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交往与人的主体性、交往与人的个性、交往与人的社会性、交往与人的发展、交往与人的解放五个方面深入揭示了交往范畴的人学蕴涵.  相似文献   

19.
钱谦益和朱鹤龄均为清初的著名学者,同为苏州人士。两人因相近的民族立场和学术旨趣走到一起,合作笺注杜诗达七年之久,但数年之后却因立场和学术分歧反目成仇,演成当时学界有一定影响的公案。文章试图通过二人交往的排比分析,发覆其交好和交恶的真相,揭示二人交往对清初学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白色谎言是在不伤害对方的前提下,为使事情控制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而说的一些不含恶意的谎言。它是一种人与人交往时常用的手段和一种处理困局的方法。只是在运用这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