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师型"队伍建设是目前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内涵建设水平的关键所在,而健全和完善"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是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职称评审优先化、科研经费保障化、学术交流经常化、基层实践制度化等手段,健全和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双师型"教师要兼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这是"双师型"教师的应有之义.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培养出高技术人才的保障,也是促进生产和教育一体化的重要出发点."产教融合"是产业体系与教育体系相结合形成的有机整体,从"产教融合"的角度看,当前双师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缺乏统一的认证标准,教师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师实践平台不完善,教师培训体系不健全;教师绩效考评形式化,缺乏"双师"激励机制等,要解决这些困境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制定教师准入标准,改革师资管理制度;建立"校企共同体",创建教师实践平台;建立教师考核方案,探索教师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为了树立高职院校的新型教师观,学校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研究制订高职院校教师任职资格和准入门槛,大力培养"双师型"师资,构建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形成教师培养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纵观国内外"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历程,我国"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体系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要从政策法律、准入制度、培养体系、考核激励等方面入手厘清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双师型"教师是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我国高职教师存在学历层次偏低、工程实践经验缺乏、师资培训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应引入先进的职教理论,多渠道进行"双师型"师资培养,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提高和教育目标实现的基本保证,但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职称结构不合理且学历偏低、兼职教师所占比例偏低、教师培训环节薄弱、师资流出现象严重等。为此,国家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高职院校也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机制,从而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分析了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从高职教学实际出发,制定了"双师型"教师的界定标准;按照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探讨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其内涵至少包括以下两个层面:双师型教师首先是高等学校教师,其次是具有工程师能力或素质的教师。本文从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综合知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身心素质、进取创新素质、终身学习素质等七个方面论述了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的个体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关键.立足对当前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就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进行探讨,提出应将派遣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开展校企合作和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积极引进专门人才、依托专业办产业、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作为主要措施进行强化.  相似文献   

10.
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关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以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为切入点,分析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资格认定、考核和激励机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学院提升办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在此首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进行界定,进而从共性、个性两个大方面分析了民办高职学院师资队伍存在的九个主要问题及成因,最后将以"双师型"立足在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整体建设为出发点提出了民办高职学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和构想。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建设与管理现状,本文在系统论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双师型”师资建设与管理的相关影响因素,论证动态管理原则的必要性;再就高职院校、政府和企业三方面如何促进“双师型”师资的动态管理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3.
"双师型"师资是高职教育师资建设的主要素质特征,是提高教学质量、彰显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保证。必须认真分析和把握"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统筹发展规划,加大培养力度,健全激励机制,建立起适应高职发展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职教育与培训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对高技术素质教师缺乏的高职院校尤为重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师在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双师型"教师,在职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学相关理论与实践、专业技术理论与能力、职业资格认证等.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它面向职业岗位群,培养既具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应大力培养职校教师的综合素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已成为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的制约因素,然后以外语类"双师型"教师为例提出了相对应的策略,对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的壮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制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因素,提出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实现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吴紫英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3):96-97,111
知识管理的核心涉及知识的转化、应用和创新,最终使知识可以得到充分的共享,以提高组织竞争力。高职院校是知识传播、共享与创新的组织,将知识管理有效地运用到高职院校管理中,可以有效地整合教师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促进知识的采集与加工、交流与共享、创新与增值,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和适应力。知识管理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将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教学模式构建和非正式学习环境的营造等方面发生变革。  相似文献   

18.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类型属性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集中体现。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基础。厘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以及总结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特点,是确立高职院校教师培养目标和理清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完整逻辑的前提。分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的现状,为探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有效策略指明了方向。因此,面向未来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需在“分段、分类、分层”设计原则的指导下,以“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特点为参照,对现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体系进行多维度的优化和重构,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当前高职教育的功能特点进行分析,讨论了双师型教师的含义,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离不开高水平教师教学能力的支撑。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层面协调配合方能取得实效。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制度是前提;教师教育机构努力推动课程与教学改革创新是基础;高职院校优化"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平台是关键;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加强自身修炼是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