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事制裁行为是我国一种新型的法院行为,其实质就是立法者授予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管辖一部分行政事务的职权,然而从宪法、诉讼法的角度而言,其具有如下不可弥补的缺陷:(1)与职权分立宪法原则相抵触;(2)与民事诉讼基本制度相斥;(3)与公正原则相悖;(4)限制、剥夺了被制裁人有关的权利,因而其合理性值得质疑。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循环经济新视角思考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旅游业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杭州市旅游竞争力的现状和问题,从建立制度体系、完善政府引导、加强宣传教育、促进科技创新四个方面阐述了杭州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及其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传统经济强调污染的末端治理,循环经济则主要强调从源头上治理污染。传统经济在发展模式上为“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而循环经济则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经济。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主要是:加快制订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与法规;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倡导清洁生产并建立绿色利润制度;提倡绿色消费;推行绿色分配;建立生态工业园区;依据循环经济的思想,改造传统产业。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福建圣农集团从技术设备引进到战略创新的发展历程,继而对其在此过程中的动力系统、从技术设备引进向发展循环经济跨越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在上述圣农案例的基础上,本文得到的结论与启示如下:(1)推动产业创新的是企业家,企业家的胸怀与能力决定了企业创新的成败;(2)企业要以整合全球资源为手段,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创新空间链;(3)引进先进设备后要重视以设备为载体的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4)引进设备后的持续创新是实现企业从引进向创新跨越的关键;(5)战略创新是企业动力系统与能力系统循环累积的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发展循环经济是21 世纪各国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对循环经济的研究,把循环经济的理论运用于机场的建设规划尧运营中去。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循环经济的研究现状,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知识进行详细介绍;其次对机场循环经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最后通过对机场发展循环经济的案例分析,提出了指导机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学原理的循环经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要概述了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生态阈值的角度,探讨了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学内涵、循环经济与三级生态系统以及基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模式的循环经济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的发展除了需要外源性的制度安排,更重要的是企业要有内源性动力.企业家是创新的行为主体,循环经济产生与演进过程离不开企业家这一重要角色.企业家精神的三大要素与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网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从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建设企业家网络两个角度采取措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大量的材料,分析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提出和内涵,指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文章强调:(1)从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是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特征形态提升到质的规定性;(2)从内容方面来看,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作了科学而全面的规定;(3)从方法论的角度,这为我们正确的认识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4)从实践意义来看,这为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简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循环经济”既是一种与地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是涉及广泛领域的大文化现象,即广义的生态文化现象。文章初步探索了循环经济的四大理论基础:哲学基础、生态学基础、经济学基础(生态政治经济学、生态计量经济学和生态经济伦理学)和制度基础。文章认为:康芒纳在《封闭循环》中提出了生态学的四个法则,即每一事物都与别的事物有关、一切事物都必然要有其去向、自然所懂得的是最好的、没有免费的午餐,实际上从哲学上揭示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生态政治经济学主要探讨生态生产方式;生态计量经济学主要研究生态经济效率问题,研究内容是生态国内经济核算体系,即绿色GDP(EDP,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生态经济伦理学则要进一步研究经济价值、伦理价值与生态价值之间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有相应的符合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要求的政治、法律制度保障,有相应的文化道德环境支撑。循环经济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活动,需要从根本上建立与其相适应的伦理文化观念体系和符合生态伦理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通过辩证分析方法对循环经济的缘由进行剖析。分析表明: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支撑人类理性选择的经济、制度、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原因是促成循环经济性兴起的合力。结果表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