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生教育"德育实践中,不仅要注重社会共同体建设,更要注重构建德育实践课程与德育实践师资相互统一的教学共同体。教学共同体构建是实现"三生教育"德育实践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朝鲜族“礼”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因子之一。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中心,通过梳理“礼”文化在社会实践、学校教育和乐舞艺术作品三个方面的内容可知,在新时期朝鲜族社会建设中,中国朝鲜族形成了德育为先、诚信为本、崇“礼”尚“乐”、尊老爱幼的民族共同价值观;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礼”影响着区域素质、思政、艺术教育;“礼”文化尽善尽美地融入音乐舞蹈作品中,形成共同体意识,继而传承和发扬朝鲜族“礼”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小公民道德教育是一项奠基性工程,道德环境对小公民道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为对小公民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必须优化社会综合环境、学校德育环境、家庭德育环境、社会德育环境,使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功能互补的机制合力,为小公民道德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  相似文献   

4.
李晓元 《理论界》2014,(11):59-65
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或闽南文化德育概念的提出,是闽南文化教育实践的现实激发,更是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足的促动。闽南文化德育资源是一个由爱国爱乡、神明信仰、异乡开创、工作创世、异质包容等道德精神构成的内在关联结构,而工作创造或工作共同体精神是其价值核心。闽南文化德育资源现代转化路径是认知与研究转化、文化交流转化、学校教育转化、载体建设转化、实践教育转化等多重路径的总体,而实践教育转化更具有根本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孝梅 《学术论坛》2005,(6):182-185
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第一,未成年人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勇于防范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不良影响;第二,家长要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人文环境,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做到与时俱进,提高家教水平;第三,学校要重视德育,创新学校管理体制,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建立师德培育机制;第四,社会各组织要建设一个健康的社会道德环境,加强教育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创造一个"绿色"文化空间,强化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的导向作用,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感恩教育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实现德育目标,有助于学校教育中人本生态的建立。由于家庭教育成为溺爱和望子成龙的工具以及升学就业的工具;社会教育变为欲望和功利的工具,致使目前大学生的感恩认知仍停留在表面上,很少达到实践层次。为此,学校必须与家庭、社会紧密结合,通过各种渠道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思想,组织学生参与感恩活动,帮助学生养成感恩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环境不善 ,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师资环境的相对薄弱 ,都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难题。面对困境 ,我们必须提高认识 ,更新观念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 ;加强综合治理力度 ,优化环境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的德育新格局 ;保证投入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高校德育生态性功能注重"人—自然一社会"的和谐统一,强调受教育者生态伦理、生态人格、生态智慧和生态保护能力的培养。这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有机契合的,是高校德育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构建高校德育的生态性功能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指导,从理论教育、环境熏陶和实践养成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是一个十分重视价值观教育的国家。其共同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是"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和谐,宗教宽容"。教育实施的途径主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社会管理等,其中学校教育是共同价值观教育实施的主渠道,家庭教育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社会教育是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社会管理是教育的有力补充。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并将它落到实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教材与课程建设,切实抓好学校教育环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到家庭和社区,切实抓好家庭教育环节和社区教育环节是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德育是一个由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以复杂性科学相关原理考察德育,发现德育系统运用不良使德育效果不佳.因此,应建立以学校为主导的一体化德育系统,确立明确的价值体系,形成强大的德育合力,不断提高德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富二代”的道德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富二代"的道德问题成为社会热点争论。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富二代"的道德现状是好的,部分"富二代"出现的道德问题有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加强"富二代"整个阶层的道德教育,应从他们个人的自觉意识、父母的言传身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建立和健全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机制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落实到各种相应机制与保障的建立和完善上。一是要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工作机制;二是要从高校德育创新、课堂教育主渠道、实践育人等环节出发,建立健全教育机制;三是要最大限度激发学生道德接受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四是要充分发挥先进人物、道德典型的榜样作用,建立健全示范机制;五是要与法制教育、纪律制度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监督评价体系建设相结合,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六是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育人体系,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环境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3.
违纪大学生教育与处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真正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打造"关爱型"校园呢?本文认为事前教育引导,事发依法处理,事后帮扶教育是"关爱型"校园违纪大学生教育与处理三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高校德育环境是影响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德育教育对大学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前,高校德育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给高校德育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正确认识和把握高校德育环境建设,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应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以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实行后的高中德育现状仍然不容乐观,旧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不但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效果,更制约了高中政治课德育功能的提升。高中政治课必须确立全面育人的全新理念,分层设立德育目标,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课程的实践性,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德育教学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全面联系与合作的大德育环境,全面提升高中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家庭德育是社会行为规范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拓展与延伸,旨在培养子代形成维持社会行为规范的心理情愫和行为品格。家庭德育的发生,总是以社会行为规范为中介,在父代与子代之间构成的代间环境中进行的,这是家庭德育发生的自然基础。然而,对这种环境关系进行主体性的调控与组合,能动地创造出一系列家庭德育的代间情境,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简略地描述家庭德育代间情境的基本样式。家庭德育主要构成三种代间情境。  相似文献   

17.
全纳教育视野:流动人口子女流入地义务教育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是关系到社会变迁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大问题,破除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合是社会政策的目标.把全纳教育理念导入基层学校并进行学校社会工作的微观干预,有利于推进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化进程,进而推进"全纳社会"的形成.文章以全纳教育为视野,从社会环境、学校实践和家庭关系三方面探讨了全纳教育在流动人口子女流入地义务教育中实施的现实性,认为混合班制的学校教育是全纳教育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生态思维的视阈下,高校德育共同体是成员通过相互依赖关系而共享道德经验、情感和价值的道德团体。德育共同体的发展既表现为个体成员、共同体和外部环境之间道德经验的互动和协同,又表现为"共同善"的动态成长过程。既作为一个开放的整体,又作为动态发展过程,德育共同体体现了生态思维的整体主义原则和有机主义原则的超越性意义。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探索当前高校文化环境中生态思维的具体切入点,以形成高校德育共同体建设的实践准则。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三者相结合形成的教育模式构成了有效的德育网络与教育合力。“三结合”模式也是中小学生诚信品格养成和良好思想品德素质培养的基本模式,当前推进中小学生诚信教育需要优化这一模式并使之充分发挥作用。优化中小学生诚信教育的“三结合”模式,需要系统发挥学校诚信教育的主导性作用、夯实家庭诚信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构建诚信教育的社会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20.
民法基本原则与大学生素养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受到社会转型时期一些不良习惯的严重影响,加之社会教育、家庭 教育和学校教育现存的缺陷,致使当代大学生在平等、公平、诚信和公序良俗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远远不能符合 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这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民法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总规则, 是社会保持良好秩序的大前提,也是大学生自身亟需提高的素质内容,更是高等学校德育的主要课题。所以,对大学 生进行民法基本原则的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