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4 毫秒
1.
何永志 《南方论刊》2010,(9):23-24,30
深圳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加快特区一体化建设后,市农业和渔业局提出以国际著名品牌为标杆,建设现代都市精品农业;以世界先进为标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强市,实现深圳市农业海洋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孙维跃 《理论界》2007,(8):75-76
农业是万业之母。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其中,构建产业体系,拓展产品功能,提高经济效益,打造品牌形象,提高研发能力,构成了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五大要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及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新阶段、新世纪江西农业面临诸多难题与挑战,亟需探求新的发展思路与对策。以优化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为重点,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制度创新步伐,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终极目标,市场需求为导向,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高度重视和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切实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一、特区发展农业的战略方针深圳特区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和利用特区本身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特区的农业生产,坚持农业为特区建设服务、为扩大出口服务和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服务的方针,进一步发挥特区农业的积极作用,加快特区经济建设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建设的步伐。(一)特区农业为特区建设服务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聂秀华 《河北学刊》2003,23(3):183-187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 ,对中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创立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奠定了农业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 ,指出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正确处理工农业关系的基本原则。但是 ,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他在处理农业发展体制、农业建设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农业与工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上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这些经验和教训 ,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文庆 《理论界》2008,(11):55-56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基层组织农村经济工作方式实现了从指挥到引导、从指令到服务的根本性转变: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主体,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以组织服务为着眼点,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化建设为载体,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以依法办事、真诚服务为指向,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梯田是山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地处黄土高原地区的隆德县50多年来的梯田建设印证了梯田建设的重要性和它发挥的作用。本文以宁夏隆德县为例,从梯田的减灾与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梯田建设与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县梯田建设已构建起两大支撑体系:一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体系,二是增强了粮食生产能力的保障体系。同时,较少的耕地提供了较多的粮食产量,为农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在梯田建设中,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使农业生产条件得以改善并实行集约经营,从而推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山区尤其是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区农业生产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战略措施是: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稳定发展;优化农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发展特色农业,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发挥科学技术的引领作用,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培育新型农民,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改革和完善农业和农村管理体制,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缩小城乡差距等.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农业发展与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公共事业发展快速,但资金、劳动力、土地资源的稀缺与配置效率低下,仍然是限制农业与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的积累、政策对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重视、两岸直接"三通",为福建省农业与农村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增加支农资金投入,创新农村金融政策;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实现规模经营;发展多功能农业,保护资源与环境;规范新农村建设规划,促进可持续发展;创新农地使用政策,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等政策选择,将有利于福建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信息化是数字经济时代农业现代化的根本特征与趋势,农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数字大庆建设的重点任务,以信息化引领驱动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凸显。当前,大庆市在农业信息化政策支持下,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农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是,发展环境相对不佳、人才短缺以及数据获取和共享能力不足对农业信息化发展构成了制约。应着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以改善农业信息化环境,强化乡村数字人才培养增强农业信息化人才供给,加强数字平台建设为农业信息化提供数字支撑。  相似文献   

11.
周海鸥 《河北学刊》2012,32(5):217-220
现代化农业生产和发展,离不开农业信息服务.近年来,河北省为建设农业现代化强省在农业信息化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仍面临信息供给与信息需求不能有效对接的挑战.为此,须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农业信息服务在组织模式、运营模式以及服务手段方面的创新,构建一个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的,信息服务便民化和差别化的农业信息服务新模式.发挥信息服务农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是中国农业迈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建设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是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必须重新整合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在加强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的同时,把农业科研、教育单位明确为农业技术推广主体;要坚持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等广泛参与的原则;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元主体、多方参与"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循环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生产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循环农业的发展具有天然的优势和适用性。循环农业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是契合的,我们应以发展循环农业为切入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国外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国外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主要包括以美国为代表的规模型、机械化、高技术模式,以欧洲为代表的生产集约加机械技术的复合型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总结这几种模式,可得出对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启示:要从国情出发探索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要制订和实施切实有效的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要切实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要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建立社会化的农业服务体系,要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处理好农业现代化与国家粮食(食品)安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河南城市化进程中的都市农业发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都市农业是指在城市中和都市外围,受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影响范围内的农业.河南都市农业呈现出产业结构多样化、产业布局区域集中、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不断创新、休闲生态功能日益显现等特征.但也存在着都市农业日渐式微、基础设施不相匹配、制度和组织建设不适应都市发展等问题.因此,河南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必须重视综合城市发展中的都市农业规划,并对其进行适度保护,按城市化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产组织和制度建设的创新,为生态城市和都市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洞庭湖区域农业生产现状来看,需从农业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生产等四个方面构建共计15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用以评价其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显示,洞庭湖区域存在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农业水利设施不足、农业科技队伍不稳定等主要限制因子,须以开发整理土地、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和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等为核心内容,构建洞庭湖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角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多年的农业综合开发,黄河三角洲已成为山东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但是,黄河三角洲农业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着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应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导向,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加强农业综合配套体系建设为保障,促进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不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实现黄河三角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循环农业的基本原理、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认为循环农业是基于循环经济的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无公害农产品与绿色食品为目的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农业生产不仅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还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从量到质的转变。把增加农业有效投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动力,通过健全农业投资保障机制,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配置结构。提高农业投资产出效益,进而推动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20.
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农业产业化是城镇化的发动机,城镇化又是农业产业化的促进器,两者同步协调发展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无序转移、农民收入增速减缓、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农村消费市场难以启动等一系列问题的现实需要。为达此目的,必须因地制宜,对小城镇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对土地、户籍、投资等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并重视小城镇的硬、软件建设,方能实现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的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