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语言学习即目的语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学作品是文化知识的高度浓缩,是社会生活的全景图。本文从外语专业文化知识教学角度出发,试图探讨如何通过文学课构建外语专业文化知识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2.
支架式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良好地处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在此阐述支架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分析其特征,并讨论了此教学法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论基于文学改编的电影对英美文学教学的辅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永芳 《云梦学刊》2010,31(5):144-148
英美文学是高校英语专业必修课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适应形势。基于文学改编电影的即时性及其声光效果能够加强学生与文本原著的互动,通过对文本和电影的双重"阅读",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启发学生挖掘出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优秀的文学改编电影应用于现代英美文学教学中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4.
"外语兴趣教学法"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利用适当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行之有效的形式,通过一系列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外语学习热情,以促进外语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本文以俄语教学为例,着重分析教师、学生、方法、教材和情景五大因素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实践中如何从这些方面着眼进行外语兴趣教学。  相似文献   

5.
李国德 《阴山学刊》2013,(6):103-105
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的"外国文学史"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阅读文本的要求,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就成了当务之急。传统的教学对诗歌、戏剧、小说等不同体裁作品都采取同一个模式,应从不同的文学体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入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能力与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结果与过程:成人外语语法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语语法的结果教学以形式为中心,强调对学习者语言产出的谨慎控制;外语语法的过程教学以意义为中心,重视学习者创造性的语言使用。虽然从交际语言教学趋势看,过程教学目前更受人们欢迎,但是由于学习对象、学习目的、学习者个性因素以及教学环境的不同,结果教学与过程教学在不同的局部表现出各自的优势。本文认为,外语语法教学应做到结果与过程的整合  相似文献   

7.
公外教学素质化的关键因素在于外语教师。基于这一认识 ,本文初步探讨了外语教师在大学公外素质教育中应尽的职责和应充当的角色。其中包括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和采用新的教学手段等  相似文献   

8.
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传统教学形式在现有形式下"捉襟见肘",多媒体的出现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给了处于"进退唯谷"中的古代汉语教学以新的"曙光"。然而,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对多媒体的使用却陷入误区,对教学造成一定的"伤害"。改良这些"误区"能够真正发挥多媒体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教师是决定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培养与专业成长受不同教学观的影响。基于对四种主要的教学观及其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关系的分析,说明反思性教学成为外语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的内在必然性,并从理论和操作两个层面探讨如何实施反思性教学。  相似文献   

10.
以"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为例,阐明了教师可以应用合适的方法和策略来培养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欣赏英语文学经典的能力,并且取得重构英语文学经典的助学地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外语志愿者服务做一些探讨性研究,旨在提高外语志愿者服务质量,为高校外语教育教学提供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隐性"分级教学的目的是实现对同一课堂上层次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同步教学中体现异步教学是实施"隐性"分级教学的手段。因为教学任务的不同,在听力、口语、精读等不同课型课堂上同步教学中体现异步教学的具体做法不同,但所有这些做法的实施目的和意义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3.
外语应试教育是把双刃剑。只有以用促学,以用化考,才能克服应试教育中重形式、轻内容的乱象。而以热点切入,聚焦联想,先主动后互动的教学思路,可以强治"残障"英语的顽疾。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谈论中国多,但了解中国文化少,中国很多文化被西方排斥和误读。在此从外语文化教学现状出发,探讨外语文化教学的新内涵及其与中国文化重构和输出的关系,提出外语文化教学创新的根源在于借助目的语的文化维度对中国文化进行加工、重构和输出。  相似文献   

15.
翟学凤 《学术探索》2013,(3):145-149
通过理论分析,主要用于人事测评领域的评价中心完全有运用于外语听说教学中的可行性;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发现,经过适应性改造后的评价中心对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有正向的影响;从对学生外语听说能力影响的方式来说,评价中心在发展性、全面性等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真实性方面的影响居其次,在公正性方面的影响效果不太明显。尽管评价中心存在一些缺陷,但仍然是辅助外语听说教学的好工具。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后,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在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的同时,也至少暴露出五大缺失,即"没有语言的语言"、"思想苍白"、"歧视翻译"、"科研与教学脱节"和"言必称欧美文学"。弥补这五大缺失,有赖于体制的变革和学者们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关键是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而教师的教学观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教师的知识储备、理论功底、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师德,构成了提高教学实效的先决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现实,做到充分展示教师的"亮点"、密切关注社会的"热点"、深度关怀学生的"疑点"。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一外",顾名思义,会认为是母语之外所修习的第一外语。如"一外"是英语,"二外"往往就是俄语或法语。然而,我所要述说的却是另外的意思。这个"一外"是当年县教育局为培养外语教师而开办的第一届英语教师培训班的简称。"一外"的称谓,是因为之后县里又继续办了第二届、第三届英语教师培训班才有的。  相似文献   

19.
徐洪军 《云梦学刊》2012,33(2):25-31
关于"新世纪文学"研究的论争是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在有关"新世纪文学"命名的论争中,"新世纪文学"建构者阵营中存在着较大的学术分歧,这种分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提倡的原因、概念的界定以及文学特征的概括。学术界对"新世纪文学"命名进行批判的时候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错位"现象,基本上没有意识到"新世纪文学"建构者阵营中的分歧。  相似文献   

20.
职前外语教师(pre - service English teacher) 的教学技能是目前外语师范教育界所关心的问题。本文认为要提高英语高师生的教学能力必须营造气氛,增强学生的师范意识,配合现有的课程设置,从培养学生的课堂实际操作能力入手,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