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节日文化——清明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明在中国民俗文化体系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重大纪念日,中国境内民族大多有清明或类似清明的祭祖日。清明节的由来得从一个传说谈起。清明节,人们除进行各种喜庆活动和体育活动外,最重要的是祭祖扫墓。人们通过祭祖扫墓以怀念祖辈和深刻挖掘祖训、族规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关于社会风俗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各个时代的社会风俗,作为社会意识诸形态的一种,就象一面镜子,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因此,社会风俗史应该成为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拟从社会风俗史的性质、对象和功能三个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一、社会风俗史是一门边缘学科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风俗”这个词汇,如《诗·周南·关睢序》:“美教化,  相似文献   

3.
风俗是诚信的一个大背景,诚信是风俗的核心内容之一.顾炎武的风俗论指出:风俗关乎人道之存亡;风俗首先在于庙堂之提倡,其次在于乡党之维持;上倡之以名教,下重之以清议,再将此信誉延及于子孙,则可以救法制之偏,以保风俗之醇美,诚信之大昌.在自利的前提下,诚信永远只是相对的,绝对的诚信标准不存在.  相似文献   

4.
从某种意义上说,风俗文化的本质是娱乐。宋代是一个风俗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风俗文化的高涨,扩大了宋词的社会需求,为宋词的娱乐消费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宋人词选的编纂,促进了宋人词选的兴盛。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风俗习惯的文明古国。中国的社会风俗,是中国悠久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体现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特点。各个时期社会风俗的变化,实际上也就具体生动地反映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化。因此,研究中国社会风俗,对于认识与评价中国社会及其传统文化,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风俗通义》所处的时代,对于中国小说发展史而言,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通过对《风俗通义》所记录故事的分析,可以发现《风俗通义》不仅仅只是一部简单的民俗学著作,在其故事的内容上或多或少的含有一些"小说"的因素,使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早期小说的影子。  相似文献   

7.
风俗是心理学和审美领域共同的研究对象,了解风俗衍化机制对民歌具有重要意义,以《诗经》赋比兴解释中华族群心理学,阐述了风俗认知规律和特征,以及劳动人群对风俗信息的处理和理解方式,重点论述了《诗经》采葛歌谣中的部族基本原则和民歌多样统一形式法则在部族风俗制度,以及如何利用制度取向获得情感升华,基于周震豪《诗经》民歌人群叙述研究,探索赋比兴视觉元素进行视知觉的编码的一般方法和技巧予以探析,这是中国风俗心理的一个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8.
明代社会风俗的历史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宝良 《中州学刊》2005,(2):150-153
明代社会风俗的变化,大致可以正德时期作为分水岭.自正德以后,社会风俗出现了一个历史转向,诸如从俭朴转向奢侈,从淳朴转向薄恶,最后出现了风靡全国的流行时尚.明代风俗的演变,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又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明代社会变迁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论明代社会生活性消费风俗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明代社会生活性消费风俗的变迁常建华明代社会的生活性消费风俗经历过较大的历史变迁,它是明代整个社会风俗变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该问题,有助于认识明代的社会及其变迁。一、明代消费风俗变迁的内容与阶段大量资料表明,明代以衣、食、住、行、用为主的生活性...  相似文献   

10.
按传统说法,岭南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和港澳地区。文艺学的发生发展,跟文艺实践血肉相联,也踉民俗文化血肉相联,因为各民族民间文艺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岭南古代文艺学的总貌、特征及其在整个中国文艺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很有必要将它放到富有特色的岭南民俗文化圈里来考察。一、岭南民俗文化圈的特色要了解岭南古代文艺学的特征,则需先了解岭南民俗文化圈的特色。有的学者将中国划分为七大风俗文化圈:东北风俗文化圈、游牧风俗文化圈、黄河流域风俗文化圈、长江流域风俗文化圈、青藏风俗文化圈、云贵风俗…  相似文献   

11.
郭嵩焘的"人心风俗"论在道德、学术、政治的三重视域融合中展开。人心风俗基于道德,道德是人心风俗改革和建设的核心内涵。人心风俗明于学术,学术是人心风俗改革和建设的理论基石。人心风俗本于吏治,政治是人心风俗的改革和建设的根本手段。由此也展现了一位儒者的儒家哲学精神:接受分殊的开放精神、因时因势的通变精神、建立善政的制度精神、德才并重的人才精神。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的“风俗诗”,是指选取风俗题材并集中表现风俗事象、凸显风俗文化的诗作,它与以风俗事象起兴和借风俗素材抒怀的诗歌有质的不同。中国诗歌发达的《诗经》时代和唐宋时期的诗歌创作表明,风俗诗历史悠久,数量宏巨。作为裹藏着民族文化基因、情感之根和时代精神的风俗表征的“风俗诗”,拥有其他题材的诗歌所难以承载的厚重内涵。风俗诗自鸣天籁的艺术风神,也为追求自然高妙境界的诗人提供了艺术借鉴。唯有独立意义的“风俗诗”,才能使这一类诗歌恰切归位。  相似文献   

13.
清明     
《家庭科技》2013,(4):54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情感。清明节也是我国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日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  相似文献   

14.
明清苏州社会,各风俗层之间彼此联系、相互影响,表现为:上层风俗不断引领社会时尚,中层风俗日新月异,城乡社会风俗相互渗透,民众风俗的逆向传播不时对上层风俗造成影响。这种相互影响的特点,在我们看来不仅带来风俗层的良性互动与交融,更为苏州社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5.
傩俗初论     
傩事活动之肇始就具有了信仰民俗的性格。民俗即是民风、习俗和风俗的意思。“民风”一词,始见于《礼记·王制》:“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即古代王者巡狩之礼,以诗观民风而知得失。至汉代,“风俗”已普遍通用。《白虎通义》引《尚书大传》云:“见诸侯,问百年,太师陈诗,以观民风俗”。《汉书·王吉传》:“是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风与俗,对讲互文。在民间的习惯、风气、土俗的意义上,用“民风”、“风俗”来概括,屡见于古代典籍。但将民间的风俗作为一门独立人文学科——民俗学,进行有关的理论研究,则很晚近。1846年英国学者W·J·汤姆斯提出了Folklore这一学术专用名词,原含有“民众的知识”及“民众知识学”的双重含义;他认为民俗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如“古时候的举止(manners),风俗,仪式(observances),迷信,民曲(ballade),谚语等等”。这门学科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学者对Folklore的理解也不尽一致。我国学术界是在五四运动以后至20年代初,始将“民俗”作为学术专名用语。从民俗学角度来考察傩事活动的整个发展过程,无疑是傩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消费风俗学的研究对象是消费风俗运动形式及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反映的各种社会、经济现象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及其规律。消费风俗即人们所认为的关于消费的风俗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风俗与礼制、风俗的上行下效两个方面,探讨了明朝人风俗论的基本内容,以及明人为改善风俗所采取的诸多移风易俗的措施,进而指出明代社会风俗的特点及其影响。文章指出,自明代中期以后,民间百姓受到了商品社会的洗礼,民间风俗随之也开始受到了商业的冲击,导致原本朝廷用来规范人们行为或改善风俗的政策、措施,无不流于形式。与之相应,在风俗论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观念,诸如在礼、俗关系上倡导礼因俗制或将礼简单化,以及肯定崇尚奢侈的社会风俗。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间的移民主要是"唐山过海"式,而清初以来屯垦河南邓州的台湾原住民却是反向的移民方式。他们如何从台湾到福建沿海、再从福建到河南内地、在邓州屯垦的生活状态以及风俗遗留等,都需要进一步的调查以及学术研究。特别是对他们风俗衍变的研究,可以作为个案来探讨小聚落族群风俗变迁的普遍性。作为中原地区小聚落的移民族群,其后裔所追忆或保留下来的室内葬、连名制、祭灶、追述族源地、亲属称谓等特殊风俗,显示出其风俗解构的变迁状态,特别是受与之一起屯垦邓州的"闽营"以及邓州风俗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闽营化、在地化。  相似文献   

19.
二十年代乡土小说风俗描写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俗通常指一个民族在其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每个人“从他出生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他的经验与行为”①。从理论上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风俗包含着互相对立的矛盾双重性。它实际就是弗洛伊德与莱格说的“集体无意识”,它规约铸就着这个民族的性格。风俗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今天所讲的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改造社会、移风易俗,即是针对这两个方面而言的。自近代以来,一批先觉者从外族侵海的屈辱中,逐渐认识到民族文化中某些落后的成份。在承认异质文明的同时,开始建立起由…  相似文献   

20.
晏波 《兰州学刊》2010,(3):207-210
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梳理,廓清陇右端午旋鼓风俗的现状及其时空发展的特征,并探讨其起源。该地区端午旋鼓风俗是特定地域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而环境变迁与社会变化影响着旋鼓风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