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湖南现象,即指在社会转型期湖南乡土社会呈现出来的独特的典型的历史征象;通过剖析近代湖南以农民为主体的三次社会动员,即卫道救时反教的乡土社会动员、维新排满民族革命的乡土社会动员、国民革命的农民运动的社会动员,可以回答关于近代湖南现象的历史诘问,揭示近代中国湖南现象的本质;按“三个代表”思想对湖南近代历史进行矢量分析,可以发现,社会动员的乡土性决定着近代湖南乃至中国农业社会初度转型的成与败。  相似文献   

2.
国共两党对农民问题的认识与第一次合作蔡瑛众所周知,近代中国是一个拥有几亿农业人口的落后的农业大国,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是外国资产阶级和本国封建势力残酷掠夺的主要对象,是进行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所以,农民问题就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基...  相似文献   

3.
以抗战前邹平美棉和许昌烤烟两种地区专门性商品化农业为例,重新审视近代中国的农业商品化历程,可以看出二者的共同特点、对乡村社会的不同影响及其产生原因。在近代中国,商品农业的需求市场是竞争性还是垄断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产者的命运;而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如何引导和帮助农民,让农民学会自己组织起来参与市场竞争,才是推进商品化农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近代西方工业化社会的形成,有力地改变了西方社会中传统的社会状况和生活结构,使有史以来的以农业为主要职业和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出现一个大的转变。农村人口大量地向城市迁徒,祖祖辈辈从事于农业生产的农民,迅速地转向各种工商业工作,新兴的工业城市不断地涌现。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到来,因此,城市化是近代工业化社会形成的一个重要标  相似文献   

5.
社会生产结构是进行观代化的基本前提和预设,中国近代进行现代化进程的成败利钝,均可在社会生产结构中找到原因。中国传统社会生产结构中的地主经济的租佃制度;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家庭为单位的耕织紧密结合的自然经济等因素,在中国近代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中具有深刻的影响。一在中国,封建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地主经济的租佃制度。从战国时代起,作为奴隶制经济基础的井田制开始解体,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兼并发生和发展起来,从而实现了地主经济的租佃制度。地主经济的主要生产者是自耕农和租佃农民而非农奴,他们不必终…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城市社区福利事业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中国城市社区存在的庞大的贫民阶层迫使国家和社会开展救助活动。商人、士绅举办的救助活动成为民间福利事业的主体 ,基督教会举办的慈善救助和下层民众组织的互助亦是民间福利事业的重要形式 ,这些救助和互助活动致使在城市社区出现了一个公共领域。国家举办的救助活动反而居于次要地位。随着以公民权利和社会互助为组织基础和运作原则的现代型救助组织日益增加 ,互助型福利成为近代中国城市社区福利事业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仍然是农业社会,农民是这个社会中最庞大的群体。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纵观中国近代历次革命运动,从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似乎走完了螺旋式上升的一圈:以农民革命始,亦以农民革命终。当然,后者是在现代无产阶级领导下的革命,并非旧式农民战争的简单重演,但农民仍是这场革命的主体。正因此,农民问题是我们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结构与革命运动的钥匙。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各阶级和政治派别都不可能、也没有解决农民问题,不能造成农村社会的大变动,因而也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唯有中国共产党人才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农民问题,并以农民为主力军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同志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对农民问题的调查研究与理论阐述,即展示了我党解决农民问题的历史轨迹,从其发展过程,我们亦可管窥毛泽东建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若干特征和原则,并从中获取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一种外来文化能否被社会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对它的态度。在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农民对外来文化的基本态度是实用主义。  相似文献   

9.
稻谷和小麦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千百年的种植传统在村庄文化构建与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制度功能。农业自然属性与稻麦生产属性的交织既诱发了中国食物丰裕与饥荒的频繁交替,也形塑了稻区和麦区农民不同的生存策略。文章认为,稻麦种植形成的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蕴含着不同的风险规避机制,从而使农民在饥荒威胁中选择了不同的"逃避艺术",即稻区农民相对强调"齐心互助",麦区农民则倾向于"读书改变命运"。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水稻种植村庄,小麦种植村庄的农户具有更高的教育投资水平,并且更加不认同"读书无用论"。机理分析表明,麦区农户之间的邻里互助水平显著低于稻区,而较低的邻里互助水平将提高农户的教育支出。对于麦区农民来说,教育具有重要的体制性生存的工具性功能。因此,稻麦种植特性及其文化意蕴决定了农民规避饥荒的不同生存策略。文章不仅揭示了稻麦种植中丰富的政治经济学含义,而且对制定现实政策具有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10.
建国初期,在完成土地改革的广大农村,为克服劳力、农具、耕畜缺乏等困难,政府号召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互助组。组织互助并非易事。村干及劳动模范注重打通农民思想,注意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典型示范、评比竞赛等活动带动激励农民,并注重从生产需要出发,从旧有互助基础做起。同时,召开互助组代表会议或举办互助训练班,扩大宣传,培养骨干,提供经济与技术上的融资优惠扶持等。互助组由此陆续组成并扩大规模,但总体上分布不平衡不普遍。为巩固发展互助组,各地借鉴以往传统的换工等方式,在互助组内实行对劳力、农具、耕畜的评工、记工、算账制度,以达互助两利。互助组在运作过程中虽存在强迫命令、形式主义及记工算账不合理等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劳动效率等局限,但总体上还是解决了入组农民生产生活困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自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了新的变化。在农业方面,经济作物的种植普遍了,商业性农业发展起来了,农产品的商品化也逐渐扩大起来。与此同时,农业生产上雇佣劳动的使用也普遍了,农村的阶级分化趋势加强,农村存在大量的流动人口。其中在经济较发达的江、浙、山东、福建等沿海地区表现尤为突出。农村中大批破产的农民,形成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有的抛弃家室,走向城市找寻雇佣工作,一部分则成为农业的雇工。到二十世纪初期,在农村中出现近代性的劳动力市场(如浙江嘉兴县和河北的坝县),证明农业生产上雇佣劳动的使用已经大量地发展起来。农业上雇佣劳动的普遍使用,表示我国近代农业中新的因素的成长。确定我国近代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社会已进入转型加速期,农民的生产、生活及社会心理都发生了变化,邻里间在生产生活互助、儿童社会化、社会控制及情感交流等方面应有的社会功能呈现出弱化趋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进一步改善邻里关系,充分发挥邻里应有的社会功能,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弥补邻里社会功能的缺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农业金融的转型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中国农业金融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这种转型经历了发轫——发展——调整三个阶段。较之西方近代农业金融和中国传统农业金融,近代中国农业金融具有自身的特点,这一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悖论:一是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农民却得利甚少,二是它遏制了旧式高利贷却制造了新式高利贷。造成这两个悖论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近代中国农业金融存在制度缺陷。  相似文献   

14.
近代北中国旱灾成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中国北方发生多次特大旱灾 ,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究其原因 ,自然方面的固然存在 ,但旱灾的严重程度最终取决于社会原因。近代政治腐败 ,差徭繁重 ;社会动荡 ,战乱频仍 ;乱伐滥垦 ,破坏植被等都加重了旱灾的危害。要减轻旱灾对农业的危害 ,增强防灾抗灾能力 ,必须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使农民安居乐业 ,同时 ,在北中国 ,保护植被 ,植树种草是从根本上治理旱灾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周秦时期建立封建社会以后,一直是个农业国家,以农民和地主两大社会阶级为主体的社会阶级结构没有什么变化。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洋务运动,中国开始有了近代工业,有了新的工人阶级和新的资产阶级,但近代工业发展得非常缓慢,社会结构变化也非常缓慢。到1949年,中国的社会结构还是农民占总人口89.4%的农业社会。中国的社会结构,真正发生历史性的大变迁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由传统的农业农村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转型,特别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极大地推动、加快了社会转型的步伐,而社会转型的加快和成功,也反过来影响、推进体制转轨的持续进行。这种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同时进行,正是中国自改革开放28年来,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原因。同时也是中国当前产生了如此众多的经济、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和冲突凸显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20个村个案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描述了近代历史上的农民流动状态及其成因,指出造成农民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争夺不是农民流动的主要成因.并提出正常的农民流动能自发地调节人口大量增长和土地资源紧缺所形成的矛盾,从而对农业生产产生促进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清代广州城郊农业的模式与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清代广州城郊农业的生产模式与演变规律,提出以城市市场消费为导向,以供求关系为机制,以产品价值为追求的农业生产方式,是清代广州城郊农业的特征。以城市经济为依托的农业生产,成为中国走向近代社会的农业生产新模式,它依赖城市的发展而不断成长壮大,并以点带面地推开,影响着传统的内地农业。  相似文献   

18.
陶希圣把"解剖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史的决算"作为认识和解决中国问题的前提,通过对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构造的机理分析来探寻中国乡村农民、农业与农村空前危机的根源。基于国民党改组派的政治诉求,陶希圣主张回归国民党一大精神,坚持孙中山民生主义导向的建设思路,在现代中国革命的视野下谋划土地问题、农民问题的解决,唤起民众创造新社会、反对帝国主义的力量。与同时代的社会思想家和乡村建设实践者不同,陶希圣致力于揭示中国土地、农民和农村问题背后的社会关系,从生产关系角度缕析农民和农业问题折射的都市与乡村、土地资本与生产资本、土地所有与使用、农民与商人资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冯杰  任智英 《河北学刊》2008,28(1):246-248
本文围绕中国生育观念与现实的反差,生育观念形态的历史传承,影响农民生育心理的众多因素展开探讨,认为中国独特的社会结构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与农民生育观念不能实现近代化突破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代乡村史研究的深入,持近代中国农村经济"沉沦观"和"停滞论"的学者有所减少,而论证近代中国农村经济有所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的实证研究有所增加。但是,对于近代以来,尤其抗日战争前的华北乃至全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仍存在低估倾向。其原因是缺乏整体史观的认识,未能把区域研究和全国研究结合起来,把短时段研究和长时段研究结合起来,把个别研究和综合研究结合起来。因此,当下近代中国乡村史研究,应坚持整体史观,全面看待近代中国农村经济,把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作为农业发展的综合指标,对近代中国农村经济进行正确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