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社区照顾视阈下的养老方式:以香港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照顾的基本理念是使"正式照顾"与"非正式照顾"相互配合, 它强调让有照顾需求的人在常人的环境中,接受有尊严的照顾,以避免远离社区的大型院舍照顾带来的非个人化和社会分隔,并融入社区.香港长者社区支援服务贯穿了社区照顾理念,其运作涉及服务的责任主体、服务组织和管理的方式、服务系统的提供策略等方面,它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应对人口老化的方案.目前社区照顾养老服务还未在内地得到广泛推广,应协调国家、社区、市场和家庭(家族)等各方面的力量,发展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探讨老龄化背景下更加积极有效的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前,传统艾滋病防治模式与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日益恶化的趋势,社区关怀护理模式开始介入世界各国的艾滋病防治过程;分析传统艾滋病防治模式的缺陷与不足;探讨社区照顾模式在艾滋病防治中运用;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支持和家庭关怀服务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社区照顾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的养老模式。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与高龄化、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使老年人的口常生活照顾问题凸显,发展城市社区照顾已成共识。通过对老年人口常生活照顾需求的分析,在阐述社区照顾理论与起源的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已具备发展城市社区照顾的基本条件,初步探索出城市社区照顾发展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4.
社区照顾:中国养老模式的新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区照顾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作为一种介于家庭照顾和机构照顾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因其"专业化"和"人性化"的工作方法、组织形式及工作理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社区照顾可以分为正规照顾、非正规照顾,具有能够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有效降低养老成本,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服务等优势.我国社区照顾存在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福利性与盈利性的矛盾以及缺乏专业化社会工作人员等问题.为此建议,应强化社区照顾中的政府职能;培养专业化队伍;完善社区建设;推广社区照顾理念,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社区照顾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养老模式。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与高龄化、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问题凸显,发展城市社区照顾已成共识。因此,通过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需求的分析,在简要阐述社区照顾理论与起源的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已具备发展城市社区照顾的基本条件,初步探索出城市社区照顾发展的目标模式,对解决老年人口的养老护理问题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社区照顾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的养老模式。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与高龄化,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问题凸显,发展城市社区照顾已成共识。通过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需求的分析,提出目前我国已具备发展城市社区照顾的基本条件,初步探索出城市社区照顾发展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口已进入老龄化与高龄化阶段,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使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困境日益凸显。老年社会学研究显示,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老年人逐年增加。目前高校老年人的照顾模式尚不完善,并未针对他们的需求结构特征,满足其差异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因此给我国老年人照顾模式,甚至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对Y大学社区离退休教师的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高校老年人的需求结构特征,剖析高校老年人社区照顾体系的现状,并引入个案管理的社会工作方法,从实践动因、实践路径和个案改进三个层面,就改进高校老年人的社区照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随着家庭的小型化及其功能的社会化,以及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的社区化,客观上需要发展社区照顾与服务。通过整合社区内外资源,以及政府与民间力量的结合,社区照顾不仅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而且避免了社会福利单纯由国家提供的弊端。和心俱乐部组织下的老人社区自我照顾模式,通过联系政府和各种社会服务机构,整合社区内外资源,在社区内部构建了社会支持网络。但是由于体制和资源的约束,和心俱乐部等非正式社区组织的运行需要政府支持。  相似文献   

9.
老人日常生活照顾的另一种选择——支持家庭照顾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家庭是照顾老人日常生活的一种自然机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照顾能力不断弱化.机构照顾和社区照顾是照顾老人日常生活的另类选择,但由于机构照顾不尽如人意的表现,现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转向社区照顾,并强调要以老人所在的整个家庭为服务对象.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的社区化和家庭的小型化及其功能的社会化,客观上需要发展社区照顾与服务。通过整合社区内外资源,以及政府与民间力量的结合,社区照顾不仅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而且避免了社会福利单纯由国家提供的弊端,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心俱乐部组织下的老人社区自我照顾模式,创造了社区照顾的重要经验,有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但是由于体制和资源的约束,和心俱乐部等非正式社区组织的运行需要政府支持。  相似文献   

11.
In “Mothers' Work and Child Care,” Julia B. Isaacs, director of the Division of Data and Technical Analysis of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HHS) Office of Planning, She describes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 of the child care data in the main national surveys. Isaacs also examines the main data sources that HHS uses to measure the availability and quality of child care for low-income families: the 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 (CPS); the Survey of Income and Program Participation (SIPP); the National Household Education Survey (NHES); the National Survey of America's Families (NSAF); state administrative data collected by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hat include aggregate numbers of children receiving subsidies as well as som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ose subsidies, such as type of provider and age of child; and state studies of those who have left the welfare rolls (leaver studies).  相似文献   

12.
In “Child Maltreatment and Foster Care,” Richard J. Gelles, a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chool of Social Work, reports what is known about the incidence of child maltreatment and foster care placement rates since welfare reform. He relies on four major sources of data: Current Trends in Child Abuse Reporting and Fatalities: Results of the 1998 Annual Fifty State Survey, the National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Data System (NCANDS), the National Incidence Survey of Reported and Recognized Child Maltreatment (NIS), and the Voluntary Cooperative Information System (VCIS).  相似文献   

13.
政府不断致力于优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但实践中仍然存在难题。文章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典型模式进行解构,针对各模式推进过程中的现实困境展开分析,阐明家庭医生嵌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微观视角研究家庭医生在提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时应具备的胜任力,从宏观角度构建家庭医生嵌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理论模型,提出家庭医生胜任力提升、发展环境条件塑造、家庭医生与养老服务融合等举措,探索家庭医生嵌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一生都在为中国人民以及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奋斗。人民在邓小平心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是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其理论的终极关怀。研究和分析邓小平理论的终极问题,对于我们深入了解邓小平理论的本质,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面对着日益严峻的城市老龄化形势,关于城市老年群体养老问题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众多的老龄化问题中,社区养老问题是一个具有社会意义和学术意义的问题。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城市社区供养现状,对城市社区养老体系的建构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解决家长生育、养育和教育难题的重要手段。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主体的网络构型、政策目标的主要构成和政策工具的主要类型三个维度,直观地展现了我国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的实践发展和存在不足。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国家层面颁布的55份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主体网络呈现中心—边缘型走向分散—耦合型的趋势,虽然各部门间的合作增多,但当前政策类型存在政策制定主体协同深度不足,政策工具结构组合不平衡,政策工具内部结构与目标需求契合不足等问题。应加强政策制定主体间的协同,合理配置政策工具的类型,加强政策工具的目标需求导向性。  相似文献   

17.
危重病医学的教学 ,应根据学科特点 ,注重学生素质培养 ,树立整体思维观念 ,采取以病例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法以及多科间渗透的开放式教学法  相似文献   

18.
拍卖师对委托人负有根据委托人的指示行为,对拍卖物做准确描述,不得以低于保留价的价格出卖拍卖物,与买受人订立具有约束力的合同并取得价款,保管拍卖物等的义务以及忠实义务和保密义务;对竞买人和买受人负有拍卖物瑕疵说明义务,保证公平竞争的义务,交付拍卖物并转移所有权的义务,瑕疵担保义务;对第三人负有尊重其所有权和其他权利的义务,安全保障义务。  相似文献   

19.
人口老龄化与死因模式的转变提升了对临终关怀的需要.临终关怀是病人及其家属释放压力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表现.传统死亡观念阻碍了中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故急需将死亡教育纳入相关部门的工作计划,以改变传统死亡观念,提高对临终关怀作用的认识,推广临终关怀的科学方法,并最终提高临终关怀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医疗保健市场具有特殊性,仅依靠市场机制不能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因此,政府有必要对医疗保健市场的融资、服务、分配、监管等进行适当的干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首先应明确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目标,改革医疗保障制度;其次要改变政府与医院的关系,改革医生收入分配制度,形成正确的激励制度;再次是合理规划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得性;此外,还要加强政府监管职责,完善第三方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