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期以来,农村环保监管是我国环保工作中的冷点、盲点、难点、重点。现行环保监管模式下农民的消极环境角色不利于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问题。本文以农民环境角色的转变为突破口,通过一个全新的视角探究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提出了创新农村环保监管模式的建议,以期农村环保监管模式能够在农村土地上扎根,为广大农民支持和接受,切实推动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矛盾的政府应对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转型及经济发展积累了诸多矛盾,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凸现,威胁到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因此应构建高效的社会矛盾政府应对模式,保持社会稳定及经济健康发展。此对策模式包括组织架构构建、社会矛盾评估、确定社会矛盾与结果之间可能的关系、构建社会矛盾作用模型、制定对策与实施对策等共七个步骤。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转型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利益格局处于急剧的调整之中,随之而来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处于高发阶段,而传统的人民调解组织在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纠纷解决能力方面不断下降,各种新型调解组织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浮现,调解工作室则是传统调解组织社会化的代表之一。调解工作室是以调解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工作室,作为新型调解组织,调解工作室在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组织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当前我国典型调解工作室的比较研究,分析典型调解工作室的运行模式和机制特点,从而探究我国调解工作室制度运行的社会结构,深化对我国新型调解组织在转型期社会的独特社会功能和价值,从而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村是我国社会的基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题中之意,是农村社会群体多元化的利益诉求。现阶段我国农村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乡政与村治之间矛盾、既有管理机制与多元化的利益诉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化解矛盾,推动农村社会管理创新需要深化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的农村社会矛盾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3,(9):180-184
风险社会理论为分析我国农村社会矛盾提供了新的视角。农村社会矛盾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我国可能步入风险社会的影响因素。经济体制变革、政治体制改革、利益结构调整、思想观念变化、社会结构变动、发展方式转变共同构成农村社会矛盾力场,在促进农村社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农村社会矛盾的驱动力,产生乃至激化农村社会矛盾。必须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政治生活、增强风险意识、优化阶层结构、创新农村制度和转变农村发展方式等途径,增强矛盾抑制力,防控农村社会矛盾风险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何晓波 《兰州学刊》2013,(12):120-126
民族地区工业乡村发展模式是一种少数民族村寨通过发展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而带动乡村社区经济和社会生活全面发展的一种农村现代化方式.这种模式既改善了农村经济收入水平,又保持了浓郁的民族文化和乡土特色,使村民在农村地区就能够分享到与城市生活等值的现代文明.文章把工业乡村发展模式与东部发展得较好的华西模式做横向与纵向、形式与内容、时间与空间的对比研究,旨在于总结出工业乡村发展模式对民族地区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转型的过程实际上是农村社会权力结构变迁的过程,基本的外在表现形态是农村社会的异质分化,改变了农村社会管理格局、管理模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社会结构和基本特征。在农村社会转型与分化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也必然要求通过完善管理与服务制度和体制,达到调整农村社会的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规范农村主体的行为模式和方式,调适农村主体的价值取向,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8.
王守颂 《理论界》2015,(1):36-40
农村社区现代化建设事关农村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农村社区的现代化治理存在着管理机构形式化,服务工作不到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社区自治组织职能没能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社区意识淡薄等一系列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社区的发展。突破传统社会治理模式,从社会工作视角,采取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实践方法,能够为农村社区现代化治理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输血"与"造血"的协同——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的演进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基于农村社会发展的客观差异和认识的深化,农村的扶贫模式及其实践由"输血"模式转向了"造血"模式.然而,实践却表明,单一实施这两种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应对农村社会及其贫困问题的新变化,"输血与造血的协同互动"模式是较好治理农村贫困问题的必然选择和趋势,并据此初步提出了"政府扶贫的主体责任、完善农村的社会救助及其保障体系、建立科学的农村贫困瞄准机制"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山区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山区农村的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稳定的重要基础。①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的深入开展,许多潜在农村社会问题和林权纠纷纷纷呈现。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我国南方集体林区的一些地方,以林改为契机,在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培育社会组织,提升农民自我管理,化解干群矛盾和林权纠纷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社会管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会矛盾预防主体制度实证研究——以G省H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H村的实证调研,农村社会矛盾预防机制主要存在利益协调机制、利益表达机制与权益保障机制等三种模式。农村社会矛盾预防主体呈现出政府强势主导与村民被动参与的格局,即政府是农村社会矛盾预防的积极组织者,村民是农村社会矛盾预防的被动参与者。农村社会矛盾预防机制主要是由政府主导形成的一元治理模式。从事社会矛盾预防的主体系统极不利于社会矛盾预防机制的良性发展,对此有必要进行改进。未来完善农村社会矛盾预防机制应扩大村民代表的参与,创建利益表达管道,建立村干部与村民二元甚至多主体治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与模式,是养老保险制度重要的内容之一。我国当前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与统筹层次及模式息息相关的突出矛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与养老保险发展不均衡的矛盾;人口流动加剧与养老保险规制缺失的矛盾;社会保险基金分散管理与养老保险基金安全运行、保值增值之间的矛盾;提高统筹层次的共识与统筹层面定位不一之间的矛盾。从我国行政体制、财政体制、立法体制以及干部体制的特点来看,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与模式定位为稳定省级统筹,促进全国调剂是较为现实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理论、实务和方法均发展不足。开展对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实践和研究现状的系统梳理,着重从理论、方法与实务等方面探讨进一步推进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策略,对于构建我国社会工作体系,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域广阔,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众多,加之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使得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依然突出。以中西部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需求为基础,调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供给模式,即以地方政府供给为主向由中央政府供给转变,从而减缓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将主要精力放到农村低保工作的管理之中,对推动全国性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带来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江苏新一轮城市化形势分析与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城市化矛盾主要体现在资源环境压力、区域与城乡差异、社会经济矛盾、城市问题等方面。为此,在新一轮城市化战略设计中,应加强分类指导,采用不同区域发展模式;加强资源集约利用与生态保护,走集约型城市化道路;围绕政府职能转变,通过市场引导城市化进程;统筹内外关系,将外来动力转化为内生动力;从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就业率入手,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与社会阶层差别;在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集聚的同时,重视中心城市对农村地区的辐射作用,强调城市化是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变以及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作用的辩证统一,是城乡融合的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16.
刘守亮  朝克 《山东社会科学》2012,(3):132-135,173
县级政府作为我国行政架构中居于承上启下的枢纽环节,在加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就目前县域社会发展的实际来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路径选择,在于从积极建构社会保障体系和稳妥解构社会矛盾两个方面着手,既要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又要化解社会冲突、消除社会紧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本文以积极建构与稳妥解构为出发点,提出了若干解决方法与措施,以期能够加强县域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模式变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社会的变迁,与时俱进,在改革中发展,目前基本实现了从农民集体内部互助共济的传统救助模式,到以国家财政供养为主,集体保障、土地保障和社会帮扶为辅的现代社会保障模式的历史性变革。2006年新《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出台,不仅标志着我国五保供养工作进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而且也标志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基本确立。  相似文献   

18.
二元工业化及其主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二元工业化,全面推进农村产业发展与工业化的实现,这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统筹城乡与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结构矛盾的最佳途径。必须充分认识构建二元工业化与发展农村工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艰巨性与复杂性,认识与了解政府在发展农村工业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发展农村工业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走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化依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自然经济地理条件,可以建设资源型工业化模式、技术型工业化模式、加工型工业化模式等。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区文化:变迁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皇权不下县"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形成了我国以皇权为中心,绅权、族权、宗权共同参与治理的农村社区治理文化。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革促进了我国农村社区文化的转变,农民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均开始了现代性变迁。然而,历史和现实原因导致农村发展滞后,发展动力的缺乏和外部支持的不足等制约了农村社区文化的发展,为此,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格局、构建新的社区认同等成为重建农村社区文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0.
所谓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模式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统筹发展过程中包括动力系统、发展路径等的主要特征的界定和包络.国外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模式主要可以归结为美英模式、东亚模式、前苏联模式、欧盟模式和拉美模式五种.国内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模式有上海模式、温苏模式、成渝模式.国际上基于地域特征而归纳出来的五种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模式不合适我国,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一定是多因素复合结果,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模式的选择是:农村内驱型、政府外推型、反哺带动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