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题背景:乌坎事件发生后。广东省委副书记朱明国率省委工作组深入群众,变危机为转机。为社会应急管理提供一种模式和样本。此次什邡事件,德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左正“空降”什邡兼任市委第一书记。应对群体性和群众性事件,撤职、免职县市一把手已经不再成为首选,这或许是一种更积极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企业家精神主体、载体和出现时期的三维整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事件应从事件的主体(包括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入手。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现象或事件,因此也可以从企业家精神主体(包括企业家精神的起因、企业家精神实现的过程和产生的结果)、企业家精神出现的时期以及出现在企业或社会的哪个层次来分析企业家精神。为此.论文提出了一个由企业家精神主体维、载体维和时期维构成的三维立体模型来分析企业家精神。并分别阐述了这三个纬度。并运用这个模型对3M公司的企业家精神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1942年,新四军军部转移到淮南盱眙地区的黄花塘。是年,根据中共中央统一安排,军部进行了整风运动。时任新四军代理政委的饶漱石,借整风之机私下以军部名义打电报到延安,罗列出陈毅反对党中央、毛泽东的十大错误,史称“黄花塘事件”。二人由此产生矛盾。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并且从社会公平、保障人权、司法独立、反腐倡廉和干部培训等角度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7月初,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对贯彻落实《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和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指出,《意见》的实施,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天灾(四川"5.12"地震、青海"4.14"地震)和人祸(西藏"3.14"事件、新疆"7.5"事件)对股价的冲击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天灾人祸对所在地上市公司股价都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冲击,短期影响最为显著的是"3.14"事件,长期影响最为显著的是"5.12"地震;2)两次地震对股市的冲击时间分别为19天和8天,两次群体性暴力犯罪事件分别为7天和6天,天灾的冲击时间比人祸长;3)两次地震给股市造成了30%左右的损失,西藏"3.14"事件造成了15%的损失,而"7.5"事件未给股市造成短期损失;4)股价冲击的传递机制表现为传染效应,受灾股票和配对股票齐涨齐跌,投资者追涨杀跌.另外,还得到了其他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例如,在第二次同类事件发生后,投资者表现出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不管是在天灾还是人祸中,民族团结情绪都有体现,一定层面上说明天灾人皆不欲,人祸更不得人心.  相似文献   

7.
蔡锦明 《管理科学文摘》2010,(36):246-246,256
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对于维护高校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分析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探讨了预防和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原则,并从高校的视角提出了如何预防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步骤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高发,且呈现出新特点和新形式,成为影响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分析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特征和原因,提出了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对策,以有效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杨敏 《决策》2005,(8):17-18
大部分的突发事件都发生在基层,但基层政府往往缺乏有效应对这些事件的能力和资源,从而使得事态扩大变成全局性事件。因此,今后中国危机管理体系的建设要考虑重心下移的原则,从根本上加强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0,(30):24-25
2010上半年,本监测中心共收集整理51宗网络舆情事件。纵观这些舆情事件,它们在基本延续2009年舆情事件地域分布散、行业分布广、群体面涉及宽三大特点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些新的态势上的变化。与往年相比,诸如石首事件、瓮安事件等恶性群体事件减少,但民众在对待干群关系问题中的忍耐点却在降低。在新形势下,能否及时有效地化解层出不穷的舆情事件,已经成为保证社会平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aurice Anais,1988;Daniel Kahneman,2002;Robert Aumann,2005)先后对Savage的确定事件原则(sure-thing principle)做过研究。文章简要回顾了他们对“确定事件原则”提出的挑战,对违背“确定事件原则”行为所做的解释,并对心理学家所做的相关研究做一介绍,冀以激发更多心理学研究者从新的角度审视这一“老”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突发事件影响制造商产出的情形,研究了收益共享契约协调应对突发产出事件的有效性问题。首先论证了无突发产出事件时收益共享契约协调供应链的有效性,进而分析了突发产出事件对供应链最优生产计划、定价决策、绩效和协调性的影响。然后,建立了突发产出事件下的收益共享契约协调应对模型,并对原收益共享契约和修正后的收益共享契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当突发产出事件导致产出扰动范围较小时,供应链的最优生产计划、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几乎保持不变,仅当产出扰动范围较大时,三者才需要同时调整,此时原供应链的协调性也将被打破,而修正后的收益共享契约具有良好的抗突发性。最后,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苏龙飞 《经理人》2011,(7):74-79
去年中国最轰动的财经新闻事件——“3Q大战”的主角周鸿祎,今年3月再次成为商界焦点人物。  相似文献   

14.
正现阶段,由于环境污染状况问题突出,由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渐增多。本文从几起重大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入手,分析了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并总结了其自身的几个特点,最后试着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也同时造成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由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5.
杨洁 《管理评论》2023,(1):75-88
当组织负面事件回应体现“言”与“行”不一时,存在被感知为印象管理的风险。本文用一个两阶段Heckman Probit模型,以快速消费品行业负面事件后股市反应为因变量,检验了产品质量危机情境下企业公开认证的效果、风险以及影响风险感知程度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负面事件后,企业公开所持有的认证资格可以降低股市异常收益;但是,当威胁与企业所持有证书在同一领域时,受质疑的风险负向调节公开认证对其股市异常波动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企业特定领域的声誉越高,质疑风险的负向调节作用越大;企业公开认证的认知权威性越大,质疑风险的负向调节作用越大。本文探索了投资者对企业危机情境下公开认证这一印象管理修辞符号的反应,为企业与外部沟通时应该考虑策略风险提供理论支持,同时描绘了企业进行印象管理时被感知风险的边界条件,激发企业对长期持有的沟通观点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刘宏锋 《决策探索》2009,(12):30-31
群体性事件是指某一社会群体,因共同的利益关系,聚众共同实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目前,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机遇期,也是矛盾问题凸现期,各地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从2004年重庆万州事件、2005年安徽池州事件、到2006年浙江瑞安事件、2007年四川大竹事件,2008年更是接连不断,愈演愈烈,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认真分析其特点和成因,探索应对的的策略和方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共卫生事件引发恐慌的同时,也激发了投资者对相关医疗产品的关注.本文手工搜集事件期间上市公司的医疗产品信息披露公告,研究了投资者对与事件明确相关、模糊相关及完全不相关的三类公告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与事件明确相关和模糊相关的医疗产品公告的市场反应没有显著差异,存在异象.进一步地,本文发现存在明星分析师跟踪、事件影响轻微和不存在相关网络谣言时,投资者不会对模糊相关医疗产品信息产生过度反应.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公共卫生事件压力下,投资者的直觉系统越过理智系统直接作用,而当投资者接受到较多理性信息和事件压力较小时,理智系统能够修正直觉系统产生的认知偏差.  相似文献   

18.
夏飞 《决策与信息》2011,(7):277-278
本文回顾事件研究方法的现状及发展,结合我国已有的相关研究和实际情况讨论了包括估计模型、选择标准、检验方法以及长期事件研究等方面问题,特别结合我国市场存在的问题,探讨事件研究对中国证券市场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领导文萃》2008,(7):156-156
该书作者为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该书叙述了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这一震撼世界的历史性事件的全过程,深刻分析了事件的整体内在逻辑,提示了与其相关联的各种事件之间的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20.
区间事件分析法——次贷危机对中资银行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区间事件分析法研究了次贷危机对中资银行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全新的区间事件分析理论框架,将原有的区间时间序列分析理论与事件分析法相结合,提出了“数量化”表示事件影响的“区间系数”,并给出了经济解释。实证研究以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A股和H股的动态“区间收益率”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新的“区间”视角分析次贷危机包含的一系列事件对中资银行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中国银行H股受到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事件影响较A股更大;工商银行H股和A股对次贷危机的反应比较一致。(2)两家银行的H股对次贷危机的反应均开始于新世纪集团事件,均早于A股对次贷危机的反应。(3)贝尔斯登、标准普尔第二次降低次贷资产评级和雷曼兄弟等事件引发了次贷危机的三个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