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确定,要“支持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可持续产业”。最近,国务院又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将此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鹤岗市作为资源型工  相似文献   

2.
鸡西市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以煤炭开采为主的资源型城市,伴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战略举措的实施,在抢抓机遇的同时,应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打造内功,夯实基础,从实际出发,按照市委确定“紧紧围绕产业升级和国企改革,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速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做大做强非金属建材、医药、精细加工和新材料三大产业,努力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机械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于解决资源要素制约难题、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科学发展至关重要,对作为以工业为主体的萧山经济发展来说更为关键。关注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分析其发展情况,是非常现实而十分必要的课题。为此,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和省局规定的最新统计分类标准,依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对我区高新技术工业企业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成本管理的理念不同 控制是传统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理念的主题,即企业以经济效益为目的,对各项资金耗费进行预算,确定控制的标准,对实际与标准的差异分析、评价、考核,并采取相应措施。而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理念的主题,即不断地投入各种人力、科技资源,尤其加大对取得突破性较大的专项技术的投入力度,使其能够在运营中实现突破,形成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并利用这种优势来谋取具有高附加值的经济回报。可见二者的区别为,前者侧重于保证实现经济效益目标,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省的产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破坏.文章在利用区位商对震前四川省工业产业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震前四川产业发展的特点及不足,以此提出利用震后产业布局重新调整的契机,打造西部制造业中心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悄然崛起的“巨人”──对江苏省工业企业集团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江苏省统计局张晓丽组建企业集团,走工业规模经济之路,是谋求规模效益,振兴工业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依靠集团实力抢占市场,继而实现经济腾飞的发展模式已在江苏大地悄然...  相似文献   

7.
技术是促进人类社会进化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技术创新史。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增强了技术以及技术应用的复杂程度,技术创新对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技术创新受到来自企业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委在2006年明确提出“工业强省”战略,并作出了《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川委发[2006]5号文件)。按照《决定》的要求,省经委等  相似文献   

9.
新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的评价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新财税制度的全面贯彻执行,原有的考核指标已不适应评价考核的需要。为此,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于1997年10月5日以国统字[1997]303号文,重新修订了《关于改进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的内容及实施方案》。本文拟结合抽水蓄能电站实际情况,对修订后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的设置和综合评价方法等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工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及现有综合指数的评价工业经济效益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之比。因此,考核工业经济效益时,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0.
鉴于新企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本文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对企业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实证研究表明,除市场准入门槛、最优经济规模等影响因素外,产业集聚状况对新企业进入具有积极影响,而且产业集聚区的企业规模及产业集聚区所在地的城市化水平,均对新企业活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务院有关部署,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陆续制订发布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以及物流业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采取的重大举措之一,对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和增强国民经济发展后劲意义重大。面对如此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济南市该如何积极响应,并全力以赴地抢抓机遇,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2.
许宪春 《统计研究》1997,14(1):18-23
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若干设想——基本核算内容的补充和调整许宪春ABSTRACTThepapergivessomepersonalideasconcerningthesupplementandadjustmentofthebasicacc...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新优势。本文基于2009—2021年我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样本,并匹配具有代表性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数据,研究数字化优势对我国企业OFDI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能够显著且稳健地提高我国企业OFDI的可能性、投资广度和投资深度,进而提升我国OFDI的活力和韧性,并且解释力度高达企业OFDI传统优势研发密度的48.3%~53.8%。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海外经营成本降低是数字化优势促进企业OFDI的两条潜在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优势的OFDI促进效应在绿地投资、传统行业和高竞争性行业中表现更加突出。此外,我国OFDI“走进东道国”过程中,跨国公司数字化优势与东道国数字化优势间的竞争效应大于互补效应,因而数字化优势对我国企业OFDI的正向作用在高数字化水平东道国的样本中受到抑制。本文研究结论对新形势下我国如何利用数字化优势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吴晓晖 《统计研究》2008,25(7):26-31
 资本结构决策对企业经营发展十分重要,研究企业资本结构与金融环境的关系有助于理解金融环境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资本自由化的提高整体上有助于企业的负债融资。在企业的债务结构中,资本自由化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短期负债水平,并且出现了短期负债融资对长期负债融资的替代作用。此外,本文发现在中国资本自由化过程中,政府及制度因素仍然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这也反映了政策改革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6.
基于构建的非线性R&D活动投入产出弹性模型,以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35 369个企业样本的截面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特征.研究发现:在不同的企业规模定义下,R&D活动产出效率与企业规模之间呈现不同的关系,这一结论与已有研究不同.将企业分为高技术企业和中低技术企业之后,发现技术水平因素并不影响R&D活动产出效率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在WTO框架下,中国将对外部世界更加开放,同时中国企业也可以更加自由地走向世界。中国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面临机会的同时,可能不得不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竞争,与“狼”共舞。海尔总裁张瑞敏曾感慨地说:要与“狼”共舞,自己必须成为“狼”。追溯中国国内企业与“狼”共舞的日子,其实并非现在开始。1979年7月1日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有关规定,实际上已经揭开了与“狼”共舞的序幕。经过20年的发展,外商投资企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壮大,截至2000年年底,我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4.8万个,合同外资金额3466.4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位居第一,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美国。什么是“狼”?“狼”该具备哪些特征,应具备哪些要素呢?这都需要我们好好地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时代,传统生产型企业如何加强企业自身与周边相关数据信息的统计与分析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本文对生产型企业发生的数据现状与特点进行了总结与概括,深入分析了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精细化程度不够、数据实时性不够等问题,并结合生产型企业的特点,从五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希望对企业提升统计分析能力,以数据支撑科学决策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格兰杰检验对东北老工业基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得出金融发展的规模指标FIR和金融发展效率指标RFMR与经济增长之间在东北三省均存在着显著的长期相关性,东北地区金融发展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推动的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2008—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其时空演进特征、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产业集聚与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关系,并通过门槛回归模型进一步考察在环境规制约束条件下产业集聚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研究期间虽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水平相对较高,但存在一定下行压力,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空间分异特征;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类型转移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并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产业集聚在提升本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同时,还存在较强的空间负外部性;产业集聚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随环境规制强度的变化呈现边际效益递减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