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月15日前后,是低保户领取低保金的日子。2005年11月18日,湖南省长沙市通泰街的湘春路社区干部连续四五天不见黄奶奶来社区领取低保金,都感觉有点不对劲儿。黄奶奶今年69岁,身体多病,唯一的儿子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居委会主任连忙派人到她家探望,才知道她已经生病多天,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家里又没有电话,无法与外面联系。这件事对社区干部的触动很大。老人无人照顾是社区工作的失职,于是,他们想出一个主意:在黄奶奶家中安上门铃,只是这按钮不是装在门上,而是装在她床头伸手可及的位置。当老人需要帮忙时,只要一按按钮,屋外的铃声就能引起左…  相似文献   

2.
白燕 《新天地》2011,(11):17
看着我身边的高龄老人,我不时会想,今天的他们就是明天的我。所以我也更尽心尽力地做好志愿者的工作。我们这个志愿者小组一共有6个人,都是年龄在60至70岁之间的低龄老人,大家轮流上岗照顾家附近托老所里的高龄老人。我们一般早上9点到,通风、清洁、烧开水。等到9点30分左右,老人们都陆续来了,我们就带着他们做手指操、唱歌,给他们讲  相似文献   

3.
《社区》2010,(13):4-4
某社区为把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和照顾落到实处,不久前成立了社区“银发帮扶”快捷服务中心,老年人日常在家中如有什么需求,只要拨打中心电话,中心很快就会安排人员上门服务。这让社区里居家养老的老人十分高兴,他们认为,有了这样的养老“好帮手”,即使子女不在身边,也用不着犯愁了。这天,71岁的刘大娘想剪头发,就拨打了社区快捷服务中心电话,  相似文献   

4.
杨叙 《社区》2003,(21):31-32
在丹麦哥本哈根海勒鲁普住的时候,我们的邻居是两位70来岁的老人——拉斯姆森夫妇。他们的孩子都不在身边,老两口相依为命。这两位老人待人十分和气,我们搬进去的第一天,他们就过来打招呼问候,问我们有没有要帮忙的地方。日子过去了半年,忽然有一天,楼下开来了一辆救护车,我们正自诧异间,拉斯姆森太太被几个穿白大褂的人抬上了车。那辆救护车非常先进,一个舷梯似的东西自动放下,不用肩扛手抬,担架就顺利送入车内,没等我看清,救护车就一溜烟没影了。又过了些日子,拉斯姆森太太回到了家中,再在楼道看见他们时,我们便客气地说,有什么急事要搭把…  相似文献   

5.
张明 《社区》2005,(24):12-12
11月21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南园社区启动黄丝带敬老工程。南园社区有“空巢家庭”50多户。社区向每户空巢老人发放一条黄丝带,一旦老人有困难需要帮助,可把黄丝带挂在屋外显眼处,邻居看到可直接去支援或将信息反馈到社区,便于老人得到及时救助。同时,社区还在屋外显要位置安装一盏小红灯,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时,点亮小红灯。  相似文献   

6.
"要没有‘爱心门铃’,我恐怕早没命了。"9月29日,家住江苏省溧阳市溧城镇清溪社区的王老太出院了。再次"死里逃生",老人逢人就夸"爱心门铃"真管用。王老太今年91岁,独居,患有心脏病。9月27日晚8点多,老人准备睡觉,刚躺下突然觉得心慌气闷、呼吸困难,赶紧摁床头的门铃。很快,同一小区的结对志愿者陈萍跑来了,见此情况立即打了120。老人很快被送到医院,被诊断为心脏病突发,因送医及时有惊无险。溧城镇8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有96名,他们或是孤老,或是子女在外无人  相似文献   

7.
《社区》2012,(5):33
69岁的鞍山市团结社区居民马集相给自己揽了一件别人连碰都不敢碰的闲事,陪3位身体都不好的老邻居每周去洗澡;乌鲁木齐市魏户滩路社区工作人员左兰萍,七年如一日为辖区一孤寡老人洗澡……很多孤寡老人,或是子女不在身边行动又不便的老人,洗澡无疑是他们一大难题。有人以马集相和左兰萍的事迹向社区工作者们建议,希望社区或社区志愿者能像他们一样,为老人们提供帮助。但社区工作人员却有很多担忧。  相似文献   

8.
秦耘 《老友》2014,(12):53-53
正案例:黄大爷和老伴都是年过七旬的老人,生有两子一女。长期以来,老两口都是与小儿子一起生活。黄大爷的老伴没有退休金,老两口一直靠黄大爷的退休金生活,他们的房子也因小孙子结婚而过户给了小孙子。前不久,黄大爷的小儿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去世。小儿媳妇以其丈夫已去世、不用再承担赡养义务为由,要求黄大爷老两口搬出去跟其他子女生活。而大儿子和女儿则以黄大爷老两口以前一直在小儿子家且黄大爷的退休金都给了小儿子为由,不同意黄大爷老两口搬过去。社区多次调解黄大爷和几个子女之间的矛盾,但是没有效果。无奈之下,黄大爷和老伴准备  相似文献   

9.
杨国英是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居家养老院一名普通的养护员。2002年街道成立了居家养老院,杨国英成为社区首批养护员。杨国英照顾的崔玉海、姜玉华老两口,无儿无女,都将近90岁高龄,体弱多病。刚到他们家时,看到他们体弱多病,本来就不大的房子里,还有个炉子竖在那儿  相似文献   

10.
张明 《社区》2013,(21):20-21
天津市滨海新区杭州道街高度关注国计民生,街工委、办事处从实际出发,在把着眼点放在照顾社区困难群体上,构建“五爱、五助”网络,以此作为亲民便民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支点之一。唐山里社区由承德里、保定里等六个自然小区组成,辖区居民12000余人,其中残疾人151人,低保户近80户、65岁以上老年人1581人,空巢及老人孤老户近500户,是一个困难群体聚集的社区。  相似文献   

11.
张军丽 《社区》2012,(21):31
"砰砰砰……""在家吗?"每天早上8时,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宜居社区"天天敲门组"的16名成员便分成四组到社区空巢、独居和孤寡老人家敲门。门敲开了,问问老人身体状况,拉一会儿家常;如果没有敲开,便打电话到家里,问个究竟,以防老人病倒在家中没人知道。  相似文献   

12.
在上海市普陀区甘泉街道,有这样一些社区“义工”。可奇怪的是,他们从不向居民提供家政服务,也不负责修车、家教这些生活事务。原来,他们是专门为独居老人无偿提供精神慰藉服务,帮助独居老人在充满亲情的氛围中安度晚年的“精神慰藉服务员”。“在我们甘泉社区,不仅要为独居或空巢老人解决日常生活上的困难,还要实实在在地给老人以心理上的关怀和安慰,不让他们感到孤独、无助,而是感受到来自社区和居民的关爱。”43岁的陈秀珍,便是这些精神慰藉服务员中的佼佼者。在甘泉社区里,经常能听到有人叫陈秀珍的名字。社区里的居民都知道,那是独居的…  相似文献   

13.
父母亲刚离退休那年,整天无所事事,不是这个生病,就是那个不舒服,没让几个儿女少操心。 有一天,父亲提议:要在家门口摆个卖烟酒的小摊。当时我们很不理解:老两口受了一辈子苦,好容易拉扯大了孩子、孙子,好好儿休息休息,或打打门球玩玩麻将,有什么不好?况且从经济上来说,老两口的离退休费也足够他们生活,可是父亲一定要干。自己修改了家中的木柜子,让邻居选了个好日子,开业了。 起初的日子,我只是趁中午有时间尽量地去帮他们,替他们看摊。当然尽管如此,心里也觉得十分惭愧。如果我们有个高收入的工作,每月给上他们大几百块钱,也许就不用他们受这种苦和累了。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年刚出摊时正值初冬,天气格外冷,而市政府整顿市容又不让往外推防风活动车,只有在风地里硬吹着,真够老两口受  相似文献   

14.
柳如 《社区》2013,(7):55
他们同岁,55岁那年有了他们的小孙女,从此老两口就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因为她要到城里给儿子看孩子。儿子在城里上了大学,然后在那里安了家,有了孩子。儿子也想让他来,可他总有无数个理由来拒绝:家里得有人看,家里的鸡狗也要人来喂,还有地里的庄稼、山里的果园,总之离了他那是万万不行。儿子知道他的脾气,没有坚持。他送她和儿子到村头坐上客车,直到远去的车变成了一个黑点,再也看不  相似文献   

15.
一天,江苏省姜堰市姜堰镇老庄社区52岁的企业退休老人、居家养老志愿者李鸣,主动来到社区89岁的孤寡老人黄松的家中,义务给老人买菜、烧饭。为此,老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在李鸣的"时间储蓄银行"记录簿上,为她又储蓄了20分钟的居家养老服务时间。目前,在姜堰市城区的11个社区,共活跃着32名像李鸣这样的"居家养老志愿者",他们已为社区贫困的"空巢老人"累计服务2560个小时。"推行‘时间储蓄银行’的做法,是对企业退休人员居家养老问题的探索,能让  相似文献   

16.
社区中开展的丰富多样的活动,充实了单身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无法填补他们情感生活的空虚,也无法满足他们生活上的需求。如何让这些老人过上舒适安逸的晚年生活?静安区的老年交友沙龙成就了很多单身老人美满的晚年婚姻。静安的老人们都觉得,自己的需求能够随时得到满足,身边有各种符合自己需求的组织在帮助自己,自己生活的社区是和谐的,而和谐就是大家都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当中各得其所、得到尊重和生活愉快。而成就老年交友沙龙的就是被人称为老娘舅的柏万青。  相似文献   

17.
罗德君 《新天地》2013,(6):20-21
成都有一名84岁的老裁缝王肃中,本应安享晚年的他竟然到大学画室做裸体模特。这件事情被媒体曝光后,有人猜测老人一定是由于生活所迫,有人痛斥老人子女的不孝,老人的子女也和老人断绝来往。然而,王肃中却称自己当裸模很"幸福",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李庆钢 《社区》2004,(14):23-23
林雪娟,虚龄80岁,现为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街道梅园社区志愿者服务队队长。1992年至今,她从原工作岗位退下来之后,就在自己居住的嘉定镇街道梅园社区致力于社区建设事业。 林雪娟刚刚回到梅园社区时,得知附近社区一个老太投河自尽,小区中有的老太竟然感叹道:“这样跳河死,倒也干脆。”这事引起了林雪娟的注意,征得党支部和居委会的支持,林雪娟邀请社区内的一个个老太太到她家里倾诉衷肠。经过调查,她发觉这个社区70岁到90岁的老太太几乎都很苦闷,但原因各异。有的因体力不支病痛增多;有的因小辈看了“腻心”(厌恶);极少数小辈见老人没有劳保,不乐意给老人看病,甚至把老人赶出家门。  相似文献   

19.
张军丽 《社区》2012,(31):31-31
“砰砰砰………”“在家吗?”每天早上8时,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宜居社区“天天敲门组”的16名成员便分成四组到社区空巢、独居和孤寡老人家敲门。门敲开了,问问老人身体状况,拉一会儿家常;如果没有敲开,便打电话到家里,问个究竟,以防老人病倒在家中没人知道。  相似文献   

20.
郭甲虎 《社区》2012,(34):37-37
69岁的宋大伯因病需要买一个轮椅,他的老伴跑了几家商店,发现轮椅的价格都很贵。老两口都没有固定收入,只靠低保金维持生活。于是,宋大伯的老伴便来到社区居委会,想请社区帮帮忙,看居民家中是不是有闲置的轮椅,她愿意出一点钱将其买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