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集笺]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王韶生《元遗山论诗三十首笺释》(以下简称《笺释》):世称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本宋景文语)。《九歌·山鬼》篇云:“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薛荔兮带女梦。”长吉长于乐府,骨力险劲,工于琢句,而多阴森之气。如“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桐叶刷风桂坠子,青狸哭血寒狐死。”幽冷哀艳,阴气森森,令人不敢逼视。(采张振镛说)故杜牧序其诗云:“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又《唐音癸签》引王思任说:“贺以哀激之思,作晦僻之调,喜用鬼字、泣字、死字、血字,幽冷豁刻。”(香港《崇基学报》)  相似文献   

2.
<正> 《论诗三十首》是金代诗人、文艺批评家元好问的早期诗学代表作,写于28虚岁。因其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杜甫《戏为六绝句》中提出的“别裁伪体亲风雅”和“转益多师”的精神意蕴以及七绝论诗的样式,为我国诗坛确立了品评诗人诗作的批评流派,为恢复、弘扬诗歌创作的风雅传统,为金代诗歌开辟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3.
<正> 二论诗的标准元好问论诗,开宗明义,首先明示要以“正体”作为根本标准:“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所谓“正体”,翁方纲解释说:“‘正体’云者,其发源长矣。由汉魏以上推其源,实从《三百篇》得之。”来之杜甫的“别裁伪体亲风雅”。(《石洲诗话》)这是完全正确的。有元好问在其他诗中所写的“诗亡又已久,雅道不复陈”(《赠答杨焕然》)和“风雅久不作,日觉元气死”(《别李周卿三首》之二)可证。《诗经》中的风雅——汉代乐府中的民间歌谣——建安时期以三  相似文献   

4.
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自清人以来就有编次失序的质疑。本文对这组诗编次失序的现象和原因作了全面的讨论,并附论元氏另一部著作《唐诗鼓吹》亦有编次失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是金、元之际的重要文艺理论,很有研究价值。但元好问的文艺思想,并非全是个人独创,而是和师友的教育影响分不开的。例如下面这一首: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诗中前二句,是秦观(少游)作的,《山石》是韩愈写的一首七言古诗。元好问称赞韩愈的《山石》而对秦观不满。这一观点,出于元好问的老师王中立。元好问在《中州集》卷九的《王中立传》裡,说过下面一段话: 余尝从先生学,问作诗究竟当如何。先生举秦少游《春雨》诗云:“‘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 蔷薇卧晓枝。’此诗非不工,若以退之‘芭蕉叶大栀子肥’之句校之,则《春雨》为妇人语矣。破却 工夫,何至学妇人。”  相似文献   

6.
金代鲜卑族杰出诗人元好问,诗文冠金元两代,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作家。他的《论诗绝句三十首》,是他二十八岁时,仿效杜甫的《戏为六绝句》而创作的。在这一组诗中,他对汉、魏至宋代的许多重要诗人和几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作了较系统的评论。他慨叹于“正体无人与细论”,以“疏凿手”自任,有杜甫“别裁伪体”之意,企图使文学史上好坏两种倾向象“泾渭”一样分明。虽然这是以诗论诗,属于韵语,不可能象散文那样详尽直说,又由于篇幅太短,不可能环绕一个中心问题而畅发议论,但三十首诗中心  相似文献   

7.
元好问在其《论诗三十首》中,通过对唐代诗人的评析,表现出对唐诗“初、盛、中、晚”分期的认识,是明人高木秉所言唐诗“初、盛、中、晚”阶段论的先声与桥梁;在对这些唐代诗人的评析中,元好问不仅准确评价了具体诗人的特点与得失,还从整体上表明了唐诗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具有一种唐诗发展史的意义。这些对唐代诗歌的评价,充分展示了元好问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的独到眼光,以及博识、智慧的评价风格。  相似文献   

8.
元好问,是整个金代文学的一面旗帜,无论从他的文学创作上,还是从他的文学批评理论的角度上看,元好问都是有金一代文坛上首屈一指的。在创作上,他工诗、词、散文等,尤以诗冠金、元之首。今存其诗一千三百六十余首,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他的词以苏、辛词为典范,兼有婉约、豪放诸种风格。他的散文,取法唐、宋古文大家,继承欧、苏传统,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刚健。碑、铭、表、志、碣、记、序、引、书、疏等,众体悉备,蔚为大观。“巧缛而不见斧凿,新丽而绝去浮靡,造微而神采粲发”(郝经《遗山先生墓铭》)。其诗、其词、其文,“皆近古所未有”,可谓“一代宗匠”(同上)。  相似文献   

9.
遗山《论诗三十首》(其十九)主旨是赞美、仰慕陆龟蒙为万古高士,为他的百年孤愤鸣不平,并安慰龟蒙,无须理会、计较世俗庸人之输赢得失。诸家未能深究“春草输赢校几多”的涵义,未能了解遗山对陆龟蒙的长期热爱。遗山崇拜陆龟蒙,欣赏以陆龟蒙为代表的“晚唐风骨”,不仅因为遗山长期怀才不遇及目睹朝廷日趋腐败与龟蒙相似,借龟蒙酒杯浇自己的块垒,更是宋金两朝“陆龟蒙热”的组成部分。元遗山等宋金一流文人普遍崇拜陆龟蒙,确是一个奇特的文学现象,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 元好问(1190—1257)金代诗人,文学家和史学家。字裕之,号遗山山人,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市)。其先原出北魏拓跋氏,后随孝文帝迁都洛阳,易姓元。北魏亡后,其一支落籍河南汝州,唐代时还曾出了一位著名诗人元结。后迁山西。北宋末落籍忻州。元氏累世为官,但生父元德明隐居未仕,以诗文自娱,有《东岩集》。元好问五岁时即随嗣父元格官掖县、冀州、陵川、陇城任上,其间为参加秋试,曾一度游学长安。二十一岁时嗣父去世,方扶柩归里。青少年时代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历,在学业上受教于古文家路铎和著名学者郝天挺,为后来的成就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首问世以来,笺注者不下数十家。众说纷纭,颇杂谬误。即使如《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选》等权威性论著之诠释亦有值得商榷之处。笔者曾撰文辨证(载《山西师大学报》1993年2期),意有未尽,再作《补证》以求教。  相似文献   

12.
元好问的论诗绝句,主张“诚”为诗的本原,提倡诗歌的“风雅”传统,提倡刚健质朴、慷慨豪壮的诗风,主张诗歌应该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具有积极意义。艺术上,意境交融,形象丰富、动静结合,风格多样化,在论诗绝句发展史上,创造了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3.
元好问编写的《中州集》是第一部金朝的诗词选集,共辑录了251位作家的2062首作品,意义重大。收录了宋代使者5人的84首诗词作品,还收了由辽入金的作家,和由金入元的作家作品。我们习惯上称为金代诗歌总集,不够确切。元好问在编写选集的时候,出于安全等方面考虑,尽量不收关于《楚辞》的作品。但对屈原的评价、对《离骚》的评价、《楚辞》的意象分析,以及金代人对屈原和楚辞的评价,《中州集》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14.
元遗山《论诗三十首》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论诗三十首》置于我国文学批评史的坐标系中,将它与其前、其时、其后之诗论加以比较,较科学地评价其历史地位与理论价值。文章认为:《论诗三十首》对钟嵘《诗品》和杜甫《戏为六绝句》有继承有发展,如对陶渊明、谢灵运、王粲、潘岳的评价比《诗品》科学、准确;又特别强调了《戏为六绝句》中并不突出的“别裁伪体亲风雅”,从而抓住了最根本最重要之点,对后世影响极大。《论诗三十首》切中金代文坛时弊,富有现实意义。其后,遗山又克服了《论诗三十首》中存在的一些偏颇与不足,提出了一系列更加成熟的见解,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也参与到了历史上聚讼纷纭的“李杜优劣论”这一著名公案中。本文认为,综观元好问一贯的文学思想,他所持的是李杜并尊的观点:既反对扬杜抑李,也绝不会扬李抑杜。其第十五首“笔底银河落九天”云云,既是对李白诗品及人品的赞扬,同时也是对相传为李白所作《戏赠杜甫》一诗的否定。  相似文献   

16.
元好问《中州集》由魏道明编辑、商衡手抄的《国朝百家诗略》与其所"记忆前辈及交游诸人之诗"两部分组成,这是造成《中州集》前后体例不一的关键性原因。《中州集》不仅是集金代诗人诗作之大成的一部诗歌总集,而且具有明显的编年性质,为后人研究金代诗歌提供了最重要的文献依据。《中州集》每人一篇的作者小传,具有三个方面的文学史料学价值:一是众多小传中的传主事迹可补《金史》之阙;二是小传载录了数以十计诗人的各类书目,而成为了《金代艺文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小传中以例举或评曰的形式,收录了"正集"之外的82人的207首"集外诗"。《中州集》"诗传合一"的编辑体例,"以诗传史"的编辑思想,"以年为序"的编辑方法,对后世诗选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批评了历代不少重要诗人,其对陶诗的评价,由诗品及人口、由表及里,在探究其旨归的同时,揭示出陶的诗风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姚莹<论诗绝句六十首>中对杜牧、李商隐、姚合、许浑、马戴等诗人作品评价的三首绝句作了一些解说,以期帮助初学者对姚氏论诗绝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元好问传》,由我校历史系郝树侯、杨国勇撰写,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2月出版。全书分为十五章,以元好问生平为主线,经评论为主体,采用寓论于事的行文方法,清晰而完整地勾勒评论了我国金朝最有成就的作家、历史学家——元好问的一生。譬如:充分肯定了元好问的文学创作才能,赞扬了他诗文内容的实在,  相似文献   

20.
<正> 由山西大学古典文学研究所所长姚奠中教授主持的《元好问全集》搜集整理工作于去年完成,在纪念元好问诞辰八百周年之际正式出版。元好问(1190—1257),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字裕之,号遗山。是我国金元之际成就最高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也是文学批评家和史学家。他在中国文学史以至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金元以来,历代评论家对元好问都有很高评价。有的全面评论,有的分体作评。前者有郝经所写“墓志”、《金史·文苑》本传,徐世隆所作“集序”,《四库全书·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