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旧说隋文帝轻取天下是不对的.其实他在掌握政权以后,克服了王朝交替过程中的内外危机,为一统天下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西北的突厥族从北周末形成对中原的强大威胁,这是隋文帝实现统一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隋文帝推行了有力的西北对策,从而推动了自北朝以来帝王们"大一统".志向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隋文帝死于气愤说张先昌隋文帝杨坚之死,从唐至今千百年来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被其子杨广弑杀。近年,郑显文先生提出不同意见,认为“隋文帝是因晚年纵欲过度而死,并非被其子场帝弑杀。”①随后,王光照先生发表“隋文帝之死述论”,②对传统观点给予系统深入的论述,认为...  相似文献   

3.
王永平  王超 《东岳论丛》2023,(9):94-107
隋文帝杨坚“雅好符瑞”,自其图谋代周立国以至统治之末,力行不废,以致“造作而进者,不可胜数”,汇集为《皇隋感应志》等文献,数量之巨,前所未有。隋文帝注重宣传,以此培训地方朝集使,并译为梵文,流播异域。就其符瑞之核心内容或主题而言,主要集中于隋文帝“受命之符”与“奉天承运”。在符命造作方式上,除利用各类传统术数诸如相术、天文星象之外,隋文帝笃信佛教,注重利用佛教因素兴造瑞应,特别在仁寿年间敕送舍利立塔过程中大肆兴瑞,推进了佛教术数化。隋文帝如此重视符命瑞应,究其原因,一是以符命论证其立国与统治之正当性,二是隋文帝“素不悦学”,“好为小数”,利用佛教编造祥瑞,三是隋文帝“素信鬼神”,因循世风,推波助澜,造成隋代符瑞盛行的政治文化风尚。  相似文献   

4.
韩昇 《学术研究》2000,(2):97-103
本文对于隋文帝被其子炀帝所弑以及隋文帝弑君两件公案,通过对具体史料的详细分析、考证认为,二说均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5.
隋文帝废立太子原因探析黄冬云(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系南通226007)开皇二十年(600年),隋文帝废太子杨勇,扶立杨广,是隋朝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隋政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关于太子的废立,史籍上多说是晋王杨广阴谋活动造成的。《隋书·高祖纪》史臣论...  相似文献   

6.
隋炀帝三征高丽的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炀帝三征高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朝鲜半岛与中国东北在地缘构成上的特别关系,乃是三征高丽的内在驱动力;征讨高丽乃是隋文帝时代就已经确定的政策;东都洛阳的成功营造并成为新的政治中心,大运河的胜利开通,以及因突厥、吐谷浑等族被压平所带来的隋帝国西北边防压力的减轻,标志着对高丽决战条件已经成熟。因此,隋炀帝三征高丽并非好大喜功之举,亦非亡国之主要原因,而是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政治决策。  相似文献   

7.
隋文帝评价     
隋文帝杨坚,是中国历史上起过显著进步作用的杰出皇帝。但对于这样一个重要人物,史学界过去却很少论述。本文打算在这方面塞漏补缺,专就杨坚这个历史人物谈谈个人的看法。一、统一集权帝国的重建和巩固隋文帝在临终遗诏中说:  相似文献   

8.
通过考索段怀穆建伽蓝残碑,发现此石刻系隋文帝开皇年间诏令天下诸州普立寺院时,青州遵诏建寺遗留下来的碑刻.隋文帝广建寺院所立之碑迄今已极其罕见,这样段怀穆建伽蓝残碑就为研究开皇建寺事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金石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9.
西北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特色农业基地,农业与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特色农业的发展。文章对西北民族地区特色农业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农业生态环境的特点以及特色农业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实现西北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西北地区大规模土地改革过程中,习仲勋深刻领会中央土改政策精神、创造性执行了符合西北地域特点的具体政策,稳妥推进并顺利完成了西北土改任务。习仲勋善于将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严格遵循依靠群众、教育群众的执行路线;高度重视干部教育,领导西北人民实现了西北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西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乔凤岐 《中州学刊》2007,(5):175-177
在《隋史新探》一书中,金宝祥先生等人引用了开皇三年(583)四月隋文帝发布的一道诏书,引文是"东夷诸国,仅挟私仇,西戎群长,皆有宿怨。突厥之北,契丹之徙,切齿磨牙,常伺其便"。并由此而得出结论,开皇初年"高丽、契丹、突厥、吐谷浑等北方草原各族,从东至西已对隋构成了一个具有严重威胁的弧形包围"。这道诏书载于《隋书》卷八十四《北狄.突厥传》,从中可以看出隋文帝发布此诏是基于隋朝与突厥历时多年的战争。将诏书发布的背景和内容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金宝祥先生等人的观点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2.
在文艺的百花园中,不论是激励斗志的号角,还是赏心悦目的清音,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除了“过刚则直,过柔则靡”外,都可以群芳争艳,各展其所长。但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卻做不到达一点,往往因人论事,所以许多优点美的传统舞蹈剧目消逝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如公元五八二年(隋开皇二年),颜之推向隋文帝建议:“今太常雅乐,并用胡声,请凭梁国旧事,考寻古典。”隋文帝不从,  相似文献   

13.
今传《古文孝经孔传》出现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南北一统使《孝经》学打破了南北学和今古文的界限,走向折衷化;《孔传》对《管子》的征引,与隋文帝以《孝经》治天下的政治手段暗合,体现出《孝经》学的法家化;《孔传》将经文之"毁伤"特指为"刑伤",则契合了隋代以佛教立国的社会思潮,有宗教化的意味。《孔传》之真伪及成书年代虽仍不能确定,但通过刘炫疏解此传的《孝经述议》,可以探索《孔传》与隋代政治及学术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姚建根 《兰州学刊》2005,(6):241-242
隋朝开国君主隋文帝杨坚,在历代中算得上是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一位帝王.文帝在创建隋朝的过程中,对待诸子的态度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从宽到严,造成了皇子们的悲剧命运,这与当时全国政治形势的转变和皇权加强的趋势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5.
西北农村回族已婚妇女继承权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继承法和回族穆斯林信守的宗教教规都对回族妇女的继承权做了明确规定,但西北农村回族已婚妇女的继承权在实现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探讨了其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主要应从完善继承法律制度、妇女自身和宣传健全的继承法律思想三个方面着手,保障西北农村回族已婚妇女继承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黄寿成 《文史哲》2020,(4):95-115+167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度选官,已成为众所周知的定论,并以隋文帝杨坚于开皇二年正月、开皇七年正月、开皇十八年七月发布的选官诏书为依据。这些选官诏书的内容竟与北周实施察举的诏书大致相同,却与唐代的科举制度大相径庭,既无新的考试科目,也没有叙述考试内容。通过对这三道选官诏书发布时间前后的政治军事形势的分析,杨坚之所以反复发布内容相近的选官诏书,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至于杨坚为何继续沿用北周政权所实施的察举制度,又与当时中枢最高权力核心的人员组成、士族在该政权中的影响力以及关陇地区文化相对落后有关。杨隋政权在一段时间内选官制度仍然沿用北周政权的察举制度,并未实施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  相似文献   

17.
尹洁 《社会科学家》2006,(3):188-190
作为近代史上清政府的重臣,在西北生涯达14年之久的左宗棠,以他的雄才大略,对巩固西北边防,整顿史治,开发西北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举措,并付诸实施。其中关于兴办学校教育是开发西北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他经略西北取得政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北近代开发史上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年柞虽短,仅历38载而已。然而它却结束了魏晋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混战,使中国重新走上大一统,其立国皇帝隋文帝更是励精图治,承袭、变革了不少制度,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隋制,为后世历朝沿用。他在治期里形成了政治上四海晏宁,经济上媲美汉时的局面。然这一繁华景象如昙花一现,来去匆匆,缘何如此?本文旨在从隋文帝的治国得失中探讨隋兴隋亡的原因。励精图治,奠立开皇之治一、顺应史意,禅周立隋经过魏晋南北朝近三百年的战争相寻与割据发展,书轨不同已给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继续发展带来莫大…  相似文献   

19.
王培华 《河北学刊》2001,21(4):87-92
元明清时期,江南学者提倡开发西北水利,并有所实践。这里所说的西北,指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他们认为,国家建都北京,却依靠漕运和海运江南粮食,使江南赋重民贫,而北方和西北广大地区地利不尽、水利不修,东南之重困由于西北之坐食。为了缓解对东南的粮食压力,他们提出发展西北水利的思想主张,但由于北方官员的反对而没有实现。  相似文献   

20.
戴季陶是最早关注西北问题的国民党高级官员之一。他曾多次前往西北实地考察,亲身参与一系列开发西北的实践活动。在长期关注、实地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戴季陶形成了比较丰富的西北开发思想,提出了不少有启发意义的见解,对今天的西北开发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