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介绍西方近代先进科学技术,记录整理中国现代早期科学技术研究资料,宣传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三个方面,初步分析和探讨了中国科技期刊初创之时对传播科学技术所起的重要作用。阐明了中国科技期刊初创之时为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洋务派对近代科学技术的认识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到他们在洋务运动中的行为实践和路径选择,并在科技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器物科技观、知识科技观和教育科技观,反过来在其科技观指导下进行了大量近代科技实践活动,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体西用"下的洋务派科技观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然而在客观上加强了西方科技文明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我国后来的维新变法思想的产生和维新运动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人学习和传播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历程是不断深化的.最初是经世派提出"师夷长技"口号;接着洋务派继承这一口号,并掀起一个引进西方技术的实际运动;稍后,部分先进分子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的背后是发达的格致之学,从而将国人的科技观由感性器物层面发展到"理"与"学"的理论层面.但在整个近代前期,中国人都是在"西学中源"说和"中体西用"论框架内提倡学习西方科技的.这表明人们尚没有从根本上认识近代科学及科学文化的性质,近代科学思潮尚处于萌发和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4.
按照"杜恒-奎因命题"的理论阐释,科学作为认识现实的整体,自身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它包含边缘层、内层和中心层.以此理论维度来分析,清朝末年洋务派的科学观就缺乏这样的整体结构,并带有强烈的急功近利思想.同时,由于当时缺乏科学研究的社会环境和机制,使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失去了自身的完整性,并最终导致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落后.  相似文献   

5.
一百多年前,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口号,作为推动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这个口号的提出和实践,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曾产生过许多积极作用:它的出现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促进了近代工业经济的形成,使西方科学技术以较大的规模传入中国,在思想上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应该肯定这个口号。  相似文献   

6.
清初来华的法国耶稣会士巴多明,以其渊博的学识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对于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以及西方世界对中华文明的认识与了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巴多明在中西文化科技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未得到应有的认识和重视.本文通过对耶稣会士中国书简等史料的考察,对巴多明在中西文化科技交流方面做出的诸多贡献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论洋务派外交思想的近代意识侯德彤所谓洋务派外交思想的近代意识是指:洋务派在列强侵略的刺激下和世界近代化潮流的冲击下所表现出的一种观念更新和近代化倾向.具体包括对中国传统外交思想(主要是英夏观)的反思、批判,对近代西方外交观念、外交礼仪的吸收、接纳,以...  相似文献   

8.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向美、英、法、德等国派出了留学生,开近代中国留学生派遣制度之先河。在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领导人的主持下,形成了一些比较粗糙的有关留学生的选拔制度、学生流向、管理制度、经费制度、录用和奖励制度,并在执行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虽然此制度的封建属性不可避免,但它在客观上冲击了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和腐朽落后的顽固守旧势力,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留学生派遣教育之先河,沟通了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培养了中国近代工业大批实业和海军人才,为中国近代思想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晚清名臣曾国藩是洋务派的代表之一,他在清王朝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清醒认识到,只有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振兴国家,挽救民族。他凭借自己的社会地位,秉承科技救国的理念,实施了引入先进科学技术、翻译西方书籍、重用人才、推行新式教育等措施,对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动中国近现代科学思想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洋务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派别。19世纪60年代,他们在中国举办洋务教育;改革科举、兴办学堂;翻译西书,传播西学;派遗留学生,学习西方科技。这些举措对于改造中国封建的传统教育,建立近代新的教育机构,培养现代科技人员的外语人才,传播西方先进的科技理论,发展我国的军、民用企业,改变我国长期封闭自守,被动挨打的落后面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洋务派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洋务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派别.他们在洋务运动时期探索强国御辱之路: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创办企业、强国御辱;学习西方、发展科教.这些举措对于改造中国封建的传统教育,建立近代新的教育机构和工业体系,培养科技翻译人才,传播西方科技理论,发展我国的军民用企业,自强自立,抵御外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洋务运动时期的外语教育规划得失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务运动的主旨是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疗病起弱”,“御敌自强”,巩固统治的目的。外语人才是引进和学习西方的关键。我国现代意义的外语教育也因此开始。文章从外语学校的建立与语种选择、课程设置等方面考察洋务运动时期的外语教育规划,讨论其得失并寻求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3.
传统技术观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科学技术虽未成为神学的婢女却也处于"奇技淫巧"的地位而备遭冷落.传统技术观的成因与中国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儒家文化有直接关系,这一观念导致了人们对科学技术上认识的无知,使科学技术的成长缺乏适宜的土壤,成为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依仗科技之力闯进中国,随之引进了近代工业技术,从而逐渐改变了人们对技术的功能、作用的错误认识,近代技术观终于在中国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4.
[摘53洋务运动是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发端。洋务运动之前,中国语文教育老化,书面表达、应试文体、口语表达、语言观念、汉字形式老化。洋务运动时期,国门被迫打开,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了语文现代化的艰苦探索,主要有:创办第一所专门外语学校同文馆,培养双语人才;创办第一家翻译机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介绍引进西方科学知识;派遣第一批幼童留洋,为国家储备人才;精深研究汉语,开创对外汉语教学先河;主办第一家中文报刊,传播西学思想。[关键词]洋务运动;语文现代化;发端[中图分类号]H10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101(2013)01—0015—04  相似文献   

15.
试论鸦片战争前广州对输入西方文化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鸦片战争爆发前 3个世纪里 ,广州对输入西方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不仅表现在广州是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的首选之地、西方科学技术输入的窗口和西洋艺术入华的桥梁 ,而且还表现在它是西方近代文化设施最早的移植之地与最早出现西方文化、教育、医学组织的城市  相似文献   

16.
洋务派在近代科技教育方面的主张和实践,为近代科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也为近代科技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在介绍了洋务运动时期科技教育兴起的背景及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科技教育的指导纲领,论述了近代科技教育对中国传统教育的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洋务运动时期 ,大批的外国科技人员涌入中国 ,构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外来科技人员群体。他们或培养人才 ,或参与翻译工作 ,或著书立说 ,对中国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来华科技人员对中国文化作了有意义的贡献 ,但对他们的评价还应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中日两国在近现代历史上 ,在科技引进、对待西方文化等方面的态度截然不同 ,在成败效果上差异较大。研究、探讨这一时期的历史 ,应从更深一层的文化视角去看待它。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传统文化、封建经济、政治制度、民族心理的比较分析 ,揭示了近代中日两国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吸收的不同结果  相似文献   

19.
洋务运动以加强国防为目的,促进了国家近代化的发展和传统外交向近代外交的过渡,对西北边防产生了 积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是武器装备的更新、军队素质的提高、外交实力的增强等,其直接效果是新疆的收复、《中 俄伊犁条约》的签订和西北边防的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