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基石。但是,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中,实践范畴却一直被定义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活动”,即实践的对象化过程;其另一方面的内容即实践的非对象化过程始终未能为人们所肯定和重视。这不能不说是理论上的一个缺陷。我们认为,实践活动应该被规定为对象化和非对象化的双重过程。 对象化和非对象化是表示实践活动内容和过程的一对认识论范畴。所谓对象化,就是主观的客观化、现实化。实践的对象化过程,就是实践活动把主体的本质力量(能动性)和主观目的(目的性)客观化,使之以对象的和客观的形式表现于现实中的过程。所谓非对象化,就是客观的主观化、主体化。实践的非对象化过程,就是实践活动把客体中的客观物质和客观逻辑主观化、主体化,改造和形成主体的思维能力、感知能力和活动能力,转化为主体本质力量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面向实践和现实生活,真正理解理性和非理性。把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看作是抽象之结果,是社会生活本身的分裂和人的自我异化的必然产物。随着实践主体对自身本质及“完整性”的认识不断完善,理性与非理性必将在现实的对象化活动之中达到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3.
论实践的间接现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实践的唯直接现实性的理解,展示的是实践本质特性的全面性的破缺。实践不仅本质地具有直接现实性,同时本质地具有间接现实性,即实践的对象性活动固有的生成非主体目的性的后继结果的必然属性。实践的间接现实性的历史根据,植根于社会史和自然史统一中的实践的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与客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双向现实表达。其深层的逻辑支撑,在于实践的双向对象化中,客体间性与主体间性缠绕胶着的互动必然性。实践的间接现实性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是双重的,将实践的间接现实性仅仅赋予负向价值是一种误识。全面的实践控制观的现实化在本性上是有限的。在现实性上,实践间接现实性的正价值扩张和负价值抑制的有效性,规定于主体控制能力的提升和价值观念的主流的一致性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决策理性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继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后的又一基本环节,是理论理性走向实践的关键,是理性发展的最高阶段。科学的合理的决策理性应有的本质规定:1决策理性是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2决策理性是情与理的统一;3决策理性是价值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决策理性的构成依据四个尺度:1客体尺度,主要解决决策的合规律性问题;2主体尺度,主要解决决策的合目的性问题;3技术尺度,主要解决决策的合可行性问题;4社会尺度,主要解决决策的合规范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4.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属人本质和主体能力同客体对象的属人本质和性质存在着内在的相关律;而这种内在的相关律是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实现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和发展程度,既取决于主体自身的性质,又取决于与主体的本质力量相对应的对象的性质;而对象之成为人的现实对象,成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了的属人的现实,同样也既取决于客体对象的性质,又取决于与对象性质相适应的人的本质力量。人和对象之间的这种  相似文献   

6.
实践视野中的异化范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作印 《学术研究》2007,3(9):63-66
人类现实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包含着主体、中介、客体、定在的四项式结构。这里既有主体客体化、对象化的过程,也有客体(定在)对主体的异化的过程,是对象化和异化的统一。异化是一个关系范畴,它表征的是实践过程中客体对主体的否定性关系,在社会历史领域表征为社会进步与人的价值的相悖关系,它内在于人类实践过程之中,因此与人类历史共始终。正是在主体对象化与客体对主体的异化的交织过程中,人类历史不断走向深处。  相似文献   

7.
社会实践的本质是人类以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为对象来满足自身需要,创造自己历史的感性历史活动。实践的形式有内容形式、时空形式和关系形式。实践有客观现实性和主观能动性相统一,主体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能动的主体对象化和客体的主体化相统一;超越性和社会历史性相统一;以及社会意义属性这四方面基本特征。实践还具有客观决定主观,主观适应客观并通过主体的能动作用来支配客观;社会实践力决定社会实践方式,社会实践方式决定实践的关系形式,实践的关系形式作为实践条件又反作用于实践;根本性实践决定其他实践,各种实践又互为条件,相互制约影响等多种规律。各种实践规律的综合构成历史的总规律或总趋势。  相似文献   

8.
从本质上讲,实践活动是一种主体的客体化和客体的主体化的客观的双向对象化过程。所谓主体的客体化过程,就是人们按照自身的内在本性、力量、尺度去改造客体的过程。所谓客体的主体化过程,就是人们遵循外界客体的内在本性、规律、尺度来改造主体的过程。因此,实践活动既遵循主体尺度又遵循客体尺度。实践活动的主客体尺度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概括地说,有利、真、善、美四大尺度。本文在说明实践为什么要遵循有关尺度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功利和真理的尺度。  相似文献   

9.
论实践精神     
以往,实践被单纯看作认识论范畴,实践精神便被理解为相对于理论而言的实践第一精神。我们认为,应当从人的存在的本体论意义上理解实践和实践精神:实践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现实的相互作用,是人的本质力量现实化对象化过程,从这一前提出发,可以把实践精神理解为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自觉追求人的本质力量现实化、对象化的意识。其具体内涵包括主体精神、功利精神和创造精神。(一)主体精神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是人,人的主体地位是指人在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处的自主自觉地位。所谓主体精神就是人在对象性活动…  相似文献   

10.
历史价值的本质应从生成论和功能论角度说明,历史价值是历史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历史客体对增强主体的本质力量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历史价值的三种存在形态,分别是自然物质价值、社会政治价值和精神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沈晓阳 《江汉论坛》2005,1(4):52-55
在马克思哲学中,实践是指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可以把实践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占有型实践是功利性的,反映的是主体的“我有”;交往型实践是伦理性的,反映的是主体的“我是”;生存型实践是审美性的,反映的是主体的“我在”。从现实性维度上看,三者需要相互协调;从理想性维度上看,三者又是内在统一的,这种统一指向共产主义———即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巴黎手稿》与美学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巴黎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进行了探讨。文章从争论最多的“尺度”问题入手,论证人的对象化的劳动实践,就是把主体人的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创造出符合自己需要的理想的实用对象和审美对象。文章还指出,美的问题不属于本体论的问题,强调要区分物的物质属性和物的价值属性,美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关系中的存在物,它以意义、价值的方式存在。另外,文章还认为,功利的善和愉悦的美都是以人的实践为基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但只有对象中有活生生的人之感情的形象显现,才能成为审美感受、观照和体验的对象  相似文献   

13.
戴劲 《学术研究》2012,(6):28-32
马克思将感性主体看作辩证运动的过程,即主客体由统一到对立再到对立统一的过程。而主客体辩证运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是自我对象化,主体和客体是统一关系;第二是自我异化,主体和客体是对立关系;第三是异化的扬弃,主体和客体重新达到对立面的统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批评了黑格尔的"双重错误":第一重是对异化的理解,第二重是对扬弃异化的理解。由此显示出黑格尔和马克思在主客体辩证运动方面的差异:在黑格尔那里,这是主体对象化以及扬弃对象性的过程,即人类在思维中确立起主体性的过程;而在马克思那里,这是切实地通过扬弃对象性本质的异化来占有对象性本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大众的消费实践中存在着一种实践的理性。从对西方消费社会学反思和批判的角度来看,这种实践的理性既反对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也反对理性与非理性的二元划分。实践的理性赋予消费实践以能动性的特征,它在分析上介于高度对象化的意识活动和被压抑的无意识之间,就此而言它是前意识的,这个前意识的能动性为我们展现了一种有限的主体性,它并不排除与社会暴力和消极偏见的可能联系。  相似文献   

15.
社会认识是对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认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对社会、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人类社会实践及其产物的认识。人的实践,是改造客体,使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是为了创造价值,实现价值。为了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必须认识客体的自在价值、使自在价值变为自为价值,然后才可能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所以,社会认识,就是对人的认识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的一切价值活动的认识,价值贯穿于主体的全部生活中,也贯穿于作为客体的人和社会的全部生活中,  相似文献   

16.
徐闻 《东岳论丛》2011,32(4):66-68
哈贝马斯详尽研究了在近现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实践理性概念,认为实践理性开启了理性主宰社会整合、个人行动自律和人类自我立法时代。但实践理性忽视了话语的力量,没有注意到话语在行动中所起到的中介作用。因此,哈贝马斯用交往理性改造实践理性,以重建理性的语用学维度,恢复理性的话语力量。这样,交往理性就可以依据主体间的普遍同意,采用言语这种非强制性力量,为社会提供出理性整合的原则,以重建合理化的现代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从实践理性前进到交往理性,开掘出交往理性内蕴的话语力量,对于哈贝马斯以交往行动理论为基础和中心的社会批判理论体系的建构就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依据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发展生产力,它作为历史理性隐潜在社会主义运动的背后,并最终制约着这一运动的成败。因此,能否抓住这一历史理性,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邓小平理论紧紧地攥住这历史理性,并把它与当代中国的实践理性统一起来,从而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生机勃勃。把发展生产力与巩固社会主义统一起来,把生产力标准和社会主义本质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发展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起来,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内容,而这一内容的实质正是历史理性和现实理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人的深度张力:浪漫性与现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维多层的人学研究中,人的精神张力的探讨是颇具意义的话题。浪漫性与现实性是人的精神中的两种基本意向性,浪漫性是人类精神中,基于非理性的涌动,从主体精神生发、喷射而出,力图摆脱客体对主体的限制,超越历史与现实的意向;现实性则是人类精神中,基于理性力量的正视现实、遵循规律、整合内心非理性冲动的崇实、务实的意向。这两种意向是主体深层的精神矛盾,它们不仅分别呈现于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而且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斗争,构成了人类生成和发展的深层张力。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文学虽力求通过理性的觉醒促进情感的解放,但由于作为逻辑前提的理性缺乏足够的文化力量,结果造成了作家主体与形象客体之间精神意向上的尖锐矛盾,以及作家主体理性精神的内在分裂。五四文学始终未能从情感的迷乱中走出来,而且其情感主要表现为实体性的伦理政治情感,其主人公往往是缺乏创造生活勇气的"被动者"形象。这一切最终引发了对自我主体的怀疑乃至对理性信念的否定。  相似文献   

20.
非效率行为是一种缺乏效率的经济行为。理性非效率行为是行为者为了维护或增加某种在制度与契约规范不明或存在冲突情况下的收益所得,而在理性统摄下发生的非效率行为。①理性非效率行为发生的依据和原因是多方面的,人性基础、环境因素是两个重要的方面。理性非效率行为发生的人性基础是行为者的生存欠缺、需要及由此派生的行为动机。理性非效率行为的主体是人,而从人的方面或从人的主体方面追寻理性非效率行为的动因,是一个涉及人的本质与人性现象的基本理论问题。为了对这一问题有一个基本理解,对西方管理哲学思想中关于人的本性的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