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的一生用来读书的时间可以说是书读的最多的。毛泽东无论走到哪里,都保持的一种习惯——读书,坚持有"重点"、有"选择"地读书。毛泽东酷爱读书,也有自己独特的读书之法,比如不动笔墨不读书、联系实际读书法、古为今用读书法等,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读书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鱼头     
史振亚 《老年人》2009,(10):47-47
华罗庚“猜书” 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当他拿到一本书时,首先要对着书思考一会儿,猜想书的布局谋篇,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的猜想一致,他就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的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相似文献   

3.
王香平 《老人世界》2014,(11):18-18
毛泽东:“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毛泽东嗜书如命,以史书为最。早在1920年12月1日,毛泽东在致好友蔡和森等的书信中分析袁世凯称帝、段祺瑞执政之所以失败,就是“均系不读历史之故”。他说“读历史是智慧的事”。走上革命道路后,毛泽东更是以史书为伴,他一生到底读了多少史书已无从统计。  相似文献   

4.
轶事     
《社会观察(上海)》2004,(3):M001-M001
■马寅初读书讲效率,他说,“我可以肯定地说,1+1决不等于2”,“我这指的是看一小时的书,接着再看一个小时书,绝不等于看了两个小时的书。因为前一个小时与后一个小时的学习效率不同。”——摘自《学林散叶》■法学家吴经熊早年留学,精通德法英和拉丁语。但听他讲外语后,便可知他是宁波人。他人以其发宁波音戏谑。吴正言厉色说:“此乃宁波人之忠于故乡风土也。君不见贺知章之《回乡偶书》乎!  相似文献   

5.
读书的讲究     
黎武静 《老年人》2013,(8):51-51
古往今来,读书人各有一套爱书经。总之是读书的好处说不完道不尽,宋人尤延之算得上是其中一位。他在《遂初堂书目序》里言之凿凿,书在他心中是:"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  相似文献   

6.
宋太宗赵光义兴趣广泛,是个喜欢风雅的皇帝。他最大的乐趣是读书,而且是什么书都看,颇有些博览群书的意思。但他读书并不是死读书或看热闹,经常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读《阴符经》时,就说:"这书专讲诡诈奇巧,不是正道。"在读书上,赵光义给后人留下了一句成语——"开卷有益"。那是在太平兴国八年,他下令编撰的一部大型类书完成,这部书共一千卷,搜集和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堪称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改戏     
洪林 《当代老年》2007,(5):27-27
毛泽东一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也很喜欢看戏。毛泽东看戏很动感情,但他同时又很认真的思考,凡是不合情理的,违背历史的都逃不过他的耳朵。戏后,他常常跟演员们很平等地交换意见,谈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正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这让人们误以为,邓小平不怎么读书。其实,邓小平一生酷爱读书,并且博览群书。邓小平是个金庸迷,但他读武侠只是偶尔作为消遣,放松紧张工作的头脑。实际上,邓小平看的书很多,他生前用过的书房有40多平方米,大半屋子堆着的都是曾经阅读过的书籍,囊括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他很喜欢看历  相似文献   

9.
朱宝霞 《金色年华》2008,(Z3):28-29
<正>学校是读书的地方,也是教人读书的地方。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历史的记述,是间接经验的载体,是外来信息的反映。读书又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有效形式。书中有学问,如何读书也有学问,教人读书就更有学问了。  相似文献   

10.
商鞅的贡献     
1912年6月,毛泽东在湖南省高等中学读书时.曾针对当时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政治混乱、法令不彰的状况,写了一篇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文中说:“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此时,毛泽东虽还没有树立唯物史观,但他把商鞅誉为“首屈一指”的“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却是深刻的、有见地的。就是在今天,仍对我们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读书之乐     
何立伟 《老年人》2009,(2):48-49
我读书向无计划,到书店里逛,要买什么书,亦是无主题,只碰到与当时心情合拍的,就买下。若心情还在,又有闲暇,就一卷在手,叼根烟,翘个二郎腿,把手指头一行行移着看下去。若心情不在,或者买来的书竟束之高阁亦未可料。有些书买来四五年,翻都未去翻的情形也不是没有的。总之,我是个由兴趣的鞭子抽着向前走的人,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尤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宋教仁与书     
钟发喜 《老年人》2014,(9):42-43
正宋教仁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和著名的爱国政治家。他从小喜欢读书,终生与书相伴。他短暂的一生留下许多与书有关的故事。读书如饥似渴宋教仁1882年出生于湖南省桃源县一个书香之家。受家庭环境熏陶,他从小酷爱读书,"少入塾读风雨无阻"。在宋氏宗族办的私塾里,宋教仁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校,住校先生刚起床洗漱,就听到教室里传出宋教仁朗  相似文献   

13.
文中追寻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少年经历,选取几个典型事件,揭示家庭和读书对他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1917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毛泽东,邀请同学萧子升和萧蔚然一起游学。他们身上都没有带钱,却准备走遍湖南。最初,三个人给人当伙计。然而,如此行程太慢,有悖游学初衷,只得另寻他法。一行人到达安化时,毛泽东决定到安化县劝学所拜会所长夏默庵,以求得一定的资助。夏默庵时年64岁,曾考授六品顶戴,学  相似文献   

15.
常有人问 :“退下来了 ,在家干什么?”答曰 :“读书。”我退休后有个心愿 ,就是把过去想读而无暇读的书读它一遍 ;再把过去匆匆浏览而心留遗憾的书重读一遍 ;还想把那些感兴趣的新版书也及时地读一遍。什么经济理论、人物传记、文史资料、要人回忆录、小说散文等等 ,全依个人的兴趣来读。再加一二十种报纸杂志 ,这样除了早晚散步外 ,天天关在房里阅读 ,也会紧紧张张 ,有时还感到时间不够用。如果无书 ,我真不知何以打发后半生的岁月。女儿见状 ,笑曰 :“爷爷比孙儿读书还用功 ,孙儿上学不好好读书 ,爷爷年纪一大把了 ,却还在用功。”女儿的话使我惊醒 ,自己的一生不也是弄颠倒了吗?年轻时需读书明理却未能多读书 ,退而颐养不做事了 ,却又苦苦读书 ,说起来难免尴尬。但又想 ,这并非自己的过错 ,而是社会使然 ,时代使然 ,历史使然。在旧社会 ,对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来说 ,读书只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何况在我要读中学的时候 ,正是日寇铁蹄蹂躏神州之时 ,中国之大放不下一张书桌 ,怎么读书?全国解放了 ,我应该上大学 ,可又在洞庭湖畔做着与自己的年龄、知识不相称的土改工作组长。其后政务缠身 ,运动频繁 ,无暇读书 ,只能以干代...  相似文献   

16.
“有个故事,说一个书呆子,见财主家门口晒着很多书,他便解开上衣,袒着肚子往那儿一趟,晒起肚子来。有人问他:‘你这是什么意思啊?’他说:‘他家晒书,我晒晒肚子。因为这些书都在我肚子里。’以前,中国人都以为读书是读到肚子里去了,遇到有学问的,就说他是‘满腹经纶’,遇到读了书但不懂事的,就说他‘读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这是无稽之谈吗?当然不是了。”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2000,(9)
忠告奶奶:“欣欣,人们从不把大拇指放在嘴里。”欣欣:“那我应该放哪一根手指啊?”还书高老倌借冯某书一册,看后归还。进得冯家,见其正在打牌,放下书即告辞出门。待转背,便听见冯某冷言冷语:“今天尚未赢牌,碰到鬼,他来还书。还书———还输,还得输,今天怕是输定了,真背时。”(图文/李明玉)一点不迟某君去看足球赛,因事耽搁,入场时赛事已经过半。落坐后,他问邻座:“现在比分多少!”当听说是0:0时,他高兴地自言自语:“还好,一点也没有迟到。”屁股不听话"幽默画$韩恩胜家访"漫画$龚乙钅监语言之变抄袭称雷同;剽窃叫撞车…  相似文献   

18.
乐本坚 《老年人》2004,(12):23-23
毛泽东读高小在湘乡的东山书院,读高中在长沙的湖南第一师范,那么,他读初中又在什么地方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毛泽东传》(1893—1949)载:“1911年春天,东山小学堂的贺南纲老师应聘到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任教。因为毛泽东成绩优异,贺老师愿意带他前往读书,他第一次坐轮船到长沙,顺利地考入了湘乡驻省中学。”这所中学,是由湘乡籍民主革命活动家禹之谟先生于1905年在长沙新安巷湘乡试馆内创办的。毛泽东进入湘乡驻省中学读书,从偏僻的乡村来到了繁华的城市,一切都感到特别新鲜。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知识,还看到了有生以来从未看到的新…  相似文献   

19.
侯琳波  周文锋 《职业》2011,(14):88-88
本文试从四个方面谈谈文学作品中超常描绘的作用。一、揭示内心世界,表现文章主题叶圣陶的小说《夜》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拿来我看。’老妇人伸手攫出那字条,定睛直望,像嗜好读书的人想把书完全吞下去那样地专凝,但她并不识字。"  相似文献   

20.
余秋雨在他的《文化苦旅》一书中说,江南的小镇太多了,拆散了看,哪一个都构不成一种独立的历史名胜,然而如果把它们全躲开了,那就是躲开了一种再亲密不过的人文文化,躲开了一种把自然与人情搭建的无比巧妙的生态环境,躲开了无数文人心底的思念与企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