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2012年,塞奇出版公司(SAGE Publications Ltd.)出版了《了解家庭》(Understanding Families:A Global Introduction)一书。作者分别是琳达·麦凯(Linda McKie)和萨曼塔·卡伦(Samantha Callan)。琳达·麦凯是格拉斯哥卡利多尼亚大学(Glasgow Caledonian University)的一名社会学教授,同时担任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家庭与关系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她曾在家庭、性别、工作和机构主题上出版过众多作品,近期出版  相似文献   

2.
Д.С.利哈乔夫系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当代大语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文艺理论家。利哈乔夫生于1906年,1938年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后在俄罗斯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46-1953年任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教授,1953年为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1954年起在俄罗斯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俄罗斯文学部担任领导职务,1960年任俄罗斯科学院文学和语言学部委员,1970年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他是保加利亚、澳大利亚、匈牙利等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是托龙尼大学、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的名誉博士,以及其他一些外国大学的名誉院长。曾荣获劳动红旗勋…  相似文献   

3.
即使再爱黑白灰的女人,在春天,也按捺不住心里的小冲动,拼命让自己鲜亮起来,把欲望叫醒,花儿朵朵开,开在衣裙上,更开在你我的心里。要花得有层次、有格调,你需懂得花语。它是热烈大气,还是含蓄内敛,她是小家碧玉,还是江湖儿女,她是通身散发法国风情,还是英式摇滚的变种产物,不同的花语,属于不同的主人,找对属于你的那一款,你才能真正做到花气袭人!  相似文献   

4.
正大爱无言,特护区的好闺女特护区的老人平均年龄88岁,最大的已100岁,全区的老人差不多都需要一级以上护理。每天,郭云英和其他的护理员要为老人穿衣洗脸刷牙擦身,处理大小便,整理床铺,端饭倒水,琐碎繁杂。"老人的需求,是我的第一追求",这样的理念,深深植入郭云英每天平凡的工作,爱心为上,责任为本,成为她的自觉行动。走进特护区,见到老人的一张张红扑扑的笑脸,看  相似文献   

5.
人生在世,在做人与做事的交替中悄然成长。有的看重于做人,在平凡的一生中,展示出人格的伟大;有的倾向于做事,在漫长的人生中,尽显事业的辉煌。或许,做人与做事是生命中两个不可分割的因子。做人,是人生延伸的基础,做事,是这基础上构筑的美丽。前不久,我被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教授在二战时期的人格坚守所感动:纳粹上台后,教授因妻子的犹太人身份,遭到当局迫害,失去了工作,著作被禁止出版。其妻不想连累丈夫,要求教授放弃自己。当时,雅斯贝尔斯正面临被送往波兰集中营的危险,但他却坚定地对妻子说,我如果这样做了,我全部的哲学就失去了任何意义!  相似文献   

6.
《东西南北》2008,(10):64-64
蔚蓝的天空,湛蓝的大海,在流动的国土上,无数的梦想,无数的希望,他们保卫祖国,保卫万里海疆。身着白色的军装,挺立在舰艇上,勇气和责任作为力量,在海上乘风破浪,为祖国人民带来和平与安康!这就是我们的子弟兵,中国海军!《旗舰》用最质朴的方式向我们传达了海军形象,而这种感觉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第一次,也是最深刻的一次!军人有光荣的事业,也有朴实的生活,尤其是海军,他们还有大海般的胸怀,他们渴望梦想,渴望波澜壮阔的大海为他们澎湃!  相似文献   

7.
人生的美好在于不懈追求,追求的奥秘在于立好目标。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目标不同,追求各异。但是,不管追求什么,人生的长度、宽度、高度应该追求。首先,要追求延伸人生的长度。没有长度,人生就不会有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  相似文献   

8.
"樱花一开,青岛的风雾也挡不住草木的生长了.海棠,丁香,桃,梨,苹果,藤萝,杜鹃,都争着开放,墙角路边也都有了嫩绿的味儿.  相似文献   

9.
今日,阳光好的不知所措.春季,清晨.阳光,沙滩,人潮.哭闹的孩童,亲昵的情人,漫步的老者.海上粼粼的波光,倒影着游人或丝丝欣喜又或淡淡哀伤的情结.胶南的今日,生命再好不过.  相似文献   

10.
一、案主资料 案主L,女,78岁,上海浦东人,文化程度不高,基本不识字,婚后成为家庭主妇,从未参加工作。由于丈夫收入不错,案主一直过着较优越的生活,生有一子一女,子女成年后,儿子和女婿的工作和收入都很不错,因此这样的家庭一直受到别人的羡慕,案主也很引以为豪,家庭就是案主的一切,可以说,长期以来,案主一直生活在顺境中。  相似文献   

11.
春光洒向人间之时,万物复苏。翠绿的芽儿,含苞待放的花儿,通身仿佛带了一层光晕,或者,春光下的它们,本就是精灵,顽皮、善良、快乐、漂亮……就像置身仙境的爱丽丝,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让业已成年的我们打心底里感动的童话王国。  相似文献   

12.
又是一次突来的灾难,令人心痛: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举国同悲。雪域高原上的青海玉树,经历强烈地震的苦难洗礼,两千余同胞逝去,众多房屋毁坏,我们的兄弟姐妹无家可归……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不论是危急时刻的舍命相救还是灾难过后的温馨抚慰,都无可争议地证明,一脉相承的民族团结传统经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验,散发出耀眼的光辉。  相似文献   

13.
王开 《今日辽宁》2013,(3):40-42
行走在塔心里,四周是空洞的回声,仿佛时间在哪里拐个弯,悉数重返。于是,我感觉到佛的在,佛在左,佛在右,佛无处不在。朝阳北塔,位于老城区北部的慕容街尽头。那天去参观,逢着一场春雪过后的上午,日光暖暖的,广场到处流淌着雪水,有些沁凉的感觉。朝拜的信徒并不在乎这些,他们跪在潮湿的垫子上,专注地磕长头叩拜。  相似文献   

14.
周立英 《学术交流》2008,(2):150-152
杜甫自秦州入蜀,途中写了26首纪行诗,一改他浑涵汪茫,沉郁顿挫的主体风格,并没有写秦塞与蜀道雄奇壮美的风光,而是把沿途所见写得山昏水恶,鬼魅啸风,饱含着诗人厌恶乃至于恐惧的情感.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其时安史乱军依然对唐王朝构成极大的威胁,从而使得杜甫忧心如焚.其次,杜甫此时生活异常困顿艰难,连妻儿的衣食都成了问题,所以凶险艰难的山水描写的背后隐含着诗人深深的家国身世之悲.手法上多用生词僻字,多险句,全部为古体,多用五言,押仄声韵,结构上波折起伏、大起大落,从而把惊险恐惧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组诗也呈现出槎牙奇崛、瘦硬峭拔的风格.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一组诗并不是许多人所认为的一般意义的山水诗,另外,宋代黄庭坚及江西诗派,学界普遍认为主要是学习杜甫的吴体拗律,实际上吴体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句律上,而这一组诗拗硬奇崛总体风格的影响应该更大.  相似文献   

15.
春天如歌,阳光明媚,打开尘封的心情,敞开想象的思绪,抒写着美好和希望。春天如诗,富有意象,让人着迷。我常常在春光里读古人的诗句,那古典的韵味散发出春天的气息。诗句中的意境就是春的画卷,读古诗里的春天,感受扑面而来的春的味道。  相似文献   

16.
老伯进城记     
靳大爷80岁了,身子骨还是那么硬朗。黝黑泛红的脸膛,黑白相间的胡须,炯炯有神的双眸,粗糙的大手和稳健的双腿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人们为年事已高却如此健壮的老人暗暗称奇。实际上,他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田里来,地里去,从春忙到冬,没拾  相似文献   

17.
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理顺城乡关系,是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确保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自然选择.要使城乡经济保持协调发展状态,从制度创新角度来看,宜着重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城乡分割格局,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扫清障碍.二是改革财政体制,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财政运行模式,加大财政对促进农业发展的支持.三是改革税收制度,实行城乡统一的税收动作方式,切实减轻农民的税收负担.四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拓宽基金来源,实施多层次的覆盖系统,建立城乡有机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李丹崖 《东西南北》2008,(12):59-59
以"小角色"的心态做人,以"女主角"的心态做事。她是一个大红大紫的荧幕丽人,风靡了三十余年,至今仍熠熠生辉。她所饰演过的角色,从青涩女生,到尊贵皇后,从大户人家的俏小姐,到令人目眩神迷的美艳少妇……无一不给诸多影迷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绝佳的气质和精湛的演技得到了国内外导演的一致称赞,片约一个接着一个,然而,她从不挑剔,从容面对每一个剧本,每一个角色。一天,一位国际著名导演找到了她,打算让她参演自己的一部影片,但是,让她扮演的  相似文献   

19.
好人如灯     
正夜幕缓缓降临,路灯次第亮起,画写了一个个晶亮的圆,一个挨着一个,紧紧串连在一起,清晰地照亮了脚下的路,无限延伸到远方,如同人生旅途。不经意间已届不惑之年,站在人生的分水岭上,回头望望走过的路,思绪万千,暖意融融。勇敢的人,善良的人,正派的人就像一盏盏灯照亮了人生的路,一路走来温馨而又从容。童年家在农村。每到夏季,总是和小伙伴们一道捉鱼、挖泥鳅、  相似文献   

20.
一百万里     
循着生命的线索,我们开始领会到了"永远"的含义。六岁的男孩在沙发上玩木偶,他跟它说话,他舞弄它的肢体,他的幻想充满着整个房间,而如果他能抬头,目光锐利得能穿过对面墙壁的话,他将会看见,外面台阶上正站着一个哭泣的女人。一个男人远远地朝台阶赶来,男孩的妈妈,也就是那个站在台阶上哭泣的女人,奔了过去,越跑越快,末了,她一头扎进来人的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