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保健 《唐都学刊》2006,22(3):145-148
中国传统文学主要指从公元前11世纪,即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最早的诗篇出现起,直至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的中国古代(含近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学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传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风”、“骚”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传统;二、“诗言志”、“诗缘情”与重表现、重抒情的传统;三、文学形象创造的“形神兼备”传统;四、文学形式的多样性传统;五、文学风格的丰富性传统。认真研究和梳理传统文学的艺术传统,并加以扬弃,无疑有益于当今的文学发展和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北方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词典》 ,是当代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一项重大收获 ,这部工具书不但填补了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而且在丰富俄罗斯文学的概念、客观描述 2 0世纪俄罗斯文学发展历程、充分评价和全面展现 2 0世纪俄罗斯文学真实面貌等方面 ,做了许多具有创见性的工作。这部词典所涵盖的“俄罗斯文学”的概念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既不是政治上的 ,也不完全是民族意义上的 ,而是就 2 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实际状况 ,泛指 2 0世纪用俄语写作的文学作品总和。这种广义上的取舍 ,大胆突破了一些传统观念上的限制 ,使我…  相似文献   

3.
俄苏汉学家善于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美学观将中国解放区文学置于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发端的中国新文学的大系统中进行总体考察和宏观把握.他们认为,中国解放区文学作家发扬光大了鲁迅战斗的优良传统,深刻理解和把握民族文学遗产和民间口头文学创作,在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创作出了充满现代内容的新型的人民文学.新生活、新人物、新思维是其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交往源远流长。至于两国在文学方面的联系,据有的学者考证,在屈原的《天问》中即有内容反映了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所记载的“印度诸天搅乳海”的神话(参见郁龙余编《中印文学关系源流》。第69- 74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 987年版)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两国的文学交往更加频繁。中印文学的交流不仅有了文字记载,同时还有考古实物可以证明。中国文学深受佛教和印度文学的影响,前人学者对此也有许多论述,但是专门、系统地对中印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的并不多。②薛克翘先生的《中印文学比较研究》(昆仑出版社,2 0 0 3年4月出版)一书…  相似文献   

5.
经历漫长的沉寂,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异军突起,名列欧洲乃至世界的前列,产生了世界瞩目的文学巨匠。俄罗斯民族中蕴藏着的深厚的文学潜能受到激发,俄罗斯民族深沉的情感以及强大的文学批评力量的支持,是俄罗斯文学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生态文学是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生态危机的特定背景下产生的生态学与文学相互渗透的一种以尊重自然为本位的文学形态。其特征是通过语言艺术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世界,重新发现自然的价值,从而实现物我同一的审美理想。由安德烈.比托夫的文学三部曲组成的小说集《癫狂》是俄罗斯后现代主义生态文学的典型作品,作家以杂糅拼贴的创作手段、多元的叙事方法、荒诞的艺术风格,通过一幅幅使读者身临其境的画面,对人类任意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日益膨胀的物欲观进行了深刻批判。比托夫将自己的生态思想融入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中,尤其是在俄罗斯文学经历危机的时刻开掘了新的题材,赋予了新的内涵,开辟了新的创作道路,使其文学创作成为俄罗斯文学走向世界的又一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汪介之 《阅江学刊》2010,(6):108-113
俄罗斯学者米.巴赫金的治学领域宽广,对人文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俄罗斯本民族的文学和文化遗产是巴赫金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孕育、生成和发展的主要资源,但他对于中国文化和文学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这集中体现在他撰写的一份题为"中国文学的特征及其历史"的提纲中。巴赫金看到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确认从事一般文化与文学研究、探索人类文化与文学的发展规律离不开对中国文化与文学的把握,这其实是他在观照东西方文化关系和思考世界文化发展问题时必然形成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后苏联俄罗斯的社会进程与中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而出现经济腾飞几乎出现在同一时段。冷战结柬后,俄罗斯在不断重建的过程中不得不在外交政策构想中加大俄中关系的比重,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得以建立并顺利发展十多年,俄罗斯社会对中国的好感不断增加。这种情形为中国所乐观其成,不仅是因为俄罗斯和欧洲之间地缘政治的结构性冲突依然存在,更重要的是俄罗斯汉学界坚守俄国汉学传统,积极研究不断崛起的中国之政治进程、经济改革,以及俄罗斯如何与持续壮大的中国相处的问题。他们的研究对俄罗斯政治和社会产生了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甘丽娟 《日本研究》2011,(2):103-108
在中国当代译坛上,作为学者型翻译家叶渭渠教授,自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在日本文学的翻译与研究领域一直笔耕不辍且硕果累累,为日本近现代文学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传播和接受做出重要贡献,并被日本《图书新闻》称作"中国的日本文学最先的领悟者和阐释者"。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金庸小说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作了探讨,认为:与巴赫金梳理出的欧洲文化中的狂欢因素相对应,金庸发展了中国文学中的谐谑传统,在《鸳鸯刀》《侠客行》等小说中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迭出新意;而韦小宝这个人物形象,传达了中国文化中下层人物的复杂内涵,堪与阿Q媲美,表现了生命说不清道不明的无限含义。正是由于这两个因素,金庸小说完全可以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11.
《史记》是司马迁创造的文化奇迹,是第一部纪传体中国古代通史,由于《史记》的问世和影响,史学才冲破传统经学体统,以独立的学科自立于中国古代学术之林。司马迁对前代文化经典的接受塑造了《史记》的文化品格,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所开创的叙事体例、语言表达范式、行文风格对后世叙事文学发挥了不可低估的示范性作用,作为文学经典进入世界文化的神圣殿堂。《〈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之路》一书系统深入地考察了自《史记》问世两千年来“以文学的名义”被接受、认知的文学经典建构之路,沿着这一研究路径,追溯、探索《史记》文学经典化的学术思想史,进而期待《史记》文学研究尤其是《史记》对叙事文学影响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田斌 《社科纵横》2009,24(1):101-102
在中国的爱情文学中,赞美女性、贬抑男性的性别观是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这一特征在《诗经》的婚恋诗中就已显露出来,并贯穿于中国爱情文学发展的始终。可以说,《诗经》婚恋诗中的性别观对中国爱情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据俄罗斯《远东问题》杂志1995年第3期报道,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东亚国家(中国、日本、朝鲜)民族中心“中国馆”于1995年2月8日正式开馆。远东研究所所长M.л.季塔连科教授在“中国馆”开幕式上指出,该馆成立的宗旨是向俄罗斯各阶层人民,特别是年轻人传播关于中国、中国文化和传统的知识,进一步促进俄中两国间的文化、学术交流。中国驻俄罗斯大使,俄中友协主席、俄罗斯科学院院士C.л.齐赫文斯基出席了开馆仪式。 “中国馆”下属远东研究所,它将成为俄罗斯科学院汉学家协会以及俄中友协的活动基地。在俄罗斯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正积极加入世贸组织,这必然导致俄罗斯政府在贸易体制政策上作较人调整,也将对中国对俄贸易与投资产生很人的影响.俄罗斯贸易体制的调整对中国在埘俄出口、对俄投资及对俄劳务输出方面将会提供良好机遇;同时,俄罗斯贸易体制政策的调整也对中国构成强大的竞争压力.为此中国应当在规范中俄贸易,加人对俄投资力度,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以适应俄罗斯贸易体制政策的调整,迎接饿罗斯加入、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今日陕西省的俄罗斯文学取得优异成绩在于它有延安时代和抗日时期西北大学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传统。解放后十七年也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教学带动科研 ,在学术研究、文学翻译等方面出版的二三十种书 ,成绩不小 ,这为进入 2 1世纪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唐都学刊》2000,16(2):102-103
今日陕西的俄罗斯文学取得了优异成绩在于它有延安时代和抗日 时期西北大学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传统。解放后十七年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教学带动科研,在学术研究,文学释等方面出版的二三十种书,成绩不小,这为进入21 俄罗斯文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马汉广 《求是学刊》2013,40(2):115-123
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学"观念的提出,已不同于歌德和马克思当年提出的世界文学概念,它既包含有那种世界主义的乌托邦理想,同时又是一种消解中心、多元并存,以全球化眼光看待本土经验的文学实践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一场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地域文化的大合唱,也是一场文化战争,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思想艺术传统的全面总结,也蕴含着民族文化自我更新的先导因素,因此能在"五四"时期被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到文学正宗的地位,多方位地参与了"五四"新文学核心精神与关键理念的建构,显示出对各种言说的巨大的构成功能。围绕《红楼梦》的指涉所带来的文学命题和语言形式,是现代中国文学意义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资源。  相似文献   

19.
作为海洋大国,俄罗斯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更新了其海洋学说,反映了俄罗斯官方对海洋政策和海洋活动的总体构想。基于战略目标和原则、国家利益与主要挑战,新版《海洋学说》阐释了俄罗斯海洋活动的关键功能领域、重点区域以及海上活动支援细则,并规划了其管理与执行任务。新版《海洋学说》进一步扩展了俄罗斯海洋活动的功能领域,重新调整了海洋政策主要区域的优先次序,更明确展现了经济和社会取向,其潜在意义涵盖安全、经济、科研等多个维度。然而,就实践而言,海洋活动能力的弱点和现实困局可能使俄罗斯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和挑战,特别是俄罗斯与西方的海洋战略竞争、对老式设施和进口技术的依赖、俄乌冲突及西方制裁的负面冲击。在中国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过程中,俄罗斯海洋战略追求中的制约因素值得警醒,海洋战略的中长期规划和前瞻性思考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0.
张艳杰 《学术交流》2012,(6):178-181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既推动了文学领域思想及形式的变革,也推动了整个社会政治及生活的变革,对俄罗斯影响深远。后现代派作家通过全新的创作手法把西方的新思想、新观念移入俄罗斯社会,打破了多年俄罗斯文坛单一、僵化的思维范式。白银时代文学和前苏联时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基础,而怪诞风格、互文戏仿和杂糅等个性十足的艺术特色,使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更加凸显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