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因为第一个把古拉格的秘密揭露给西方世界而受到普遍尊敬,因为关注俄罗斯国家命运的“政论三部曲”而被誉为“民族的良心”、“文化的主教”,因为他还有“民族的良心”而在“忏悔”。索尔仁尼琴的一生就是俄国革命80年的缩影,他以自己的沉浮反衬了俄国政治历史的动荡,也反衬了俄罗斯苦难的历史现实。  相似文献   

2.
李大钊对俄国“十月革命”认识的改观是其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先决条件。出于对民国政治建设寻求借鉴的动机而关注俄国“二月革命”的李大钊,因其自身深厚的政治学养、特殊的“调和”观和朴素的辩证发展观,最终认识到俄国“十月革命”是开启世界新潮流的标志性事件,并转向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十八世纪末的美国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但这场革命给人的印象总不如在此之前的1640年英国革命和在此之后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那样深刻,其原因就在于对这三次革命的评估上至今仍受到苏联史学界较深的影响。苏联史学界的观点典型地反映于苏联科学院主编的十卷本《世界通史》和E·M·茹科夫在第十一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的报告“世界历史分期方法”中。在苏联学者看来,英国革命、法国革命和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符合逻辑的人类进步道路上”的关键步骤。依据这种指导思想编纂的《世界通史》,英国革命被定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法国革命“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双重使命”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53年,马克思针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及其后果,提出了英国在印度要完成“破坏”和“建设”的双重使命理论,即英国要在印度“消灭旧的亚洲式社会”,为印度“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英国在印度的双重使命,造成了双重后果.就“破坏性的使命”而言,它既造成了巨大而深重的灾难和累累罪行,又为印度带来了一次亚洲历来仅有的社会革命.而建设性的使命,为印度社会播下了新的社会因素,但其结果却是未来的.  相似文献   

5.
“俄国革命”是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提出的重要论断,其本身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从俄国当时的国情来看,俄国革命具有必然性.俄国革命不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阶级条件和经济条件,俄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俄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然而俄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又昭示了俄国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俄国革命将挽救俄国农村公社,并对世界革命战略产生深远影响.深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晚年“俄国革命”思想的内在意蕴,有助于系统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战略的演变.  相似文献   

6.
1917年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革命,它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多少年来,十月革命一直是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斗争的旗帜,同时也遭到了一切阶级敌人和机会主义者的攻击和咒骂。在十月革命行进的过程中,俄国的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参加了国际资产阶级和第二国际反对这场革命的合唱。他们标榜和鼓吹“社会民主主义”的理论,反对、攻击、抵制和破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晚年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将“成为全世界社会革命”即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即未来的世界社会革命将由俄国资产阶级革命首先发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将推动西欧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和胜利;同时,俄国在革命的发展过程中也将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有两种世界革命,第一种是属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范畴的世界革命。这种世界革命的时期早已过去了。还在1914年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爆发之时,尤其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时,就告终结了。从此以后,开始了第二种世界革命,即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这种革命,以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为主力军,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被压迫民族为同盟军。不管被压迫民族中间参加革命的阶级、党派或个人,是何种的阶级、党派或个人,又不管他们意识着这一点与否,他们主观上了解这一点与否,只要他们反对帝国主义,他们的革命,就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他们就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同盟军。”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论述,是我  相似文献   

9.
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文艺理论的三大代表,在世界美学、文艺思想的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别林斯基为俄国文学的民族独创性而斗争,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则致力于促使先进的俄国文学和俄国的解放运动紧密联系起来。对于杜勃罗留波夫的著作和文学批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曾给予很高的评价。马克思把杜勃罗留波夫看作跟莱辛和狄德罗同样的作家。恩格斯称他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两个社会主义的莱辛”,赞扬他们的“批判的思想”和“在纯粹理论方面的忘我的探索”。列宁把杜勃罗留波夫称为“彻底的民主主义者”,说俄国人民敬爱杜勃罗留波夫——这位“痛恨专横、热望人民起来反对‘国内土耳其人’,即反对专制政府的作家”。  相似文献   

10.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城市的光辉道路,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革命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本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从中国国情出发,根据马列主义为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革命斗争提供的暴力革命学说,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它与俄国革命先夺取城市,后占领乡村是完全相反的道路。而恰恰是这条道路使中国革命不断地取得胜利,最后夺取了全国的胜利,完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1.
论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保守”和“彻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近代史的研究中有一种习惯的说法,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保守”的,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则是“彻底”的。衡量“保守”和“彻底”的标准,当然应该看这两个革命摧毁封建主义的程度,也就是说要看它们究竟对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仔细研究一下,那末就可以看到,在“保守”的英国革命之后,英国获得了政治上的稳定,经济上的迅速发展,一度曾有“世界工场”之称。而在“彻底”的法国大革命之后,法国在政治上长期动荡不安,经济上则始终落在英国的后面,最后被后起的美国和德国超过,屈居世界第四位。由此看来,对这两次革命完全有必要重新作一番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文化氛围下,中国新诗的多向发展走向了黄金时代,产生了不同风格的诗流派:1.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色彩的“新月派”:2.着重抒内心感受,强调情与智、自然律动和心灵律动相结合的“象征派”;3.借鉴外国现代诗,又结合自己民族传统而创造了诗的散文美的“现代派”;4.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而要求诗歌为现实政治服务的革命诗歌。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新文化时期的新知识分子在重新解读民主的时代语境下,为俄国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能够快速进入知识界的舆论场域搭建起了舞台;借助报章杂志的舆论空间频繁刊载有关俄国革命的新闻通讯、观察游记和专著文论。各种报道、议论和评价无不彰显出中国知识界对俄国的态度与反应的变化;知识界眼中的俄国由“革命”到“俄乱”再到“革命”的形象转变,隐约透着一种国人“自我想象”的逻辑思绪。随着对俄国革命认知的不断深化,知识界逐渐凝聚出“联俄”、“友俄”的讨论主题,以及“学俄”的思想倾向。与此同时,知识界内部亦因对俄问题而渐显群体分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14.
纵观当今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看到一个共同现象,即这些国家都不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革命前,这些国家前资本主义关系比较严重,直接面临着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而民主革命胜利后便立即转向了社会主义革命。在这一方面,俄国革命又具有自己的特点。与东欧、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俄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胜利后没有掌握革命领导权,更没有取得政权,但却在短时期内把革命推进到了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并取得了胜利。这是为什么?本文试图研究、探讨这个问题,目的是从革命进程角度说明十月革命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列宁是巴黎公社原则的忠实继承者,他始终把俄国革命看作是巴黎公社事业的继续,指出:“俄国1905年革命和1917年革命是在另一个环境和另一个条件下继续着公社的事业”。并说:巴黎公社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这条路上走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苏维埃政权走了第二步”。列宁对巴黎公社原则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后半期到二十世纪前三十年,印度已形成了民族资产阶级,而这个阶级的主体是大资产阶级。在它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显示了三个重要特点:第一、印度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就形成了垄断集团;第二、由于印度民族工业是在英国入侵后的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因而它不可避免的同英国殖民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三、印度大资产阶级前身系买办商人,高利贷者、封建主,因而在它身上体现出“三位一体”的特征。科学地论证上述三个问题实非易事,故这篇短文只能叫做初探。  相似文献   

17.
莫卧儿帝国是印度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就是从它手中英国攫取了印度的统治权,使印度人民蒙受了近二百年殖民统治的厄运。印度人民遭受残酷的殖民征服和统治,英国殖民者有其罪,而莫卧儿王朝的统治者则应负其咎。从莫卧儿帝国的灭亡开始,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深渊。研究莫卧儿帝国灭亡的原因,对印度民族和世界被压迫民族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在印度历史上,莫卧儿帝国实质上是一个外族王朝。十六世纪初期,印度是一个分裂为许多小公国的国家。当时的罗迪王朝(1450—1526)为阿富汗人所建,名据德里,却没有鞭及印度南部领域,北部则长期处于混战状态。  相似文献   

18.
建立全世界苏维埃共和国,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的重要口号,是其世界革命战略的组成部分。但在1921年后,列宁几乎再也没有重提这个口号。全世界苏维埃共和国的含义是什么?列宁思想的变化何其如此之快?本文试对这些问题作点粗浅分析。一、全世界苏维埃共和国的提出列宁提出建立全世界苏维埃共和国的口号与思想,是当时的客观环境所决定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瓦解了帝国主义体系。这“不仅引起了共和革命,而且引起了社会主义革命。”欧洲各国掀起了无产阶级革命风暴,德国十一月革命、匈牙利和芬兰的苏维埃共和国与西欧各国的“苏维埃运动”,构成了遍及欧洲的革命;东方各国民族民主革命与之呼应,使革命运动成为国际现象。列宁分析这种国际局势,得出一些重要结  相似文献   

19.
17世纪中叶的英国革命是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之一,它揭开了英国历史上的资本主义时期,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苏联的世界史学者在这个方面曾经作了不少有益的研究,给予了较为中肯的评价,应当肯定。但是二次大战后,苏联史学界突然宣染英国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以致远远脱离了历史的真实。1953年出版的《近代史》认为,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中世纪和近代之间的一个分水岭”,并以此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科斯明斯基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断定:“17世纪中叶的英国革命不仅是英国和欧洲历史上最重要转折点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的最重要转折点之一”;“世界历史的新时代,资本主  相似文献   

20.
17世纪中叶的英国革命是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之一,它揭开了英国历史上的资本主义时期,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苏联的世界史学者在这个方面曾经作了不少有益的研究,给予了较为中肯的评价,应当肯定。但是二次大战后,苏联史学界突然宣染英国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以致远远脱离了历史的真实。1953年出版的《近代史》认为,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中世纪和近代之间的一个分水岭”,并以此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科斯明斯基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断定:“17世纪中叶的英国革命不仅是英国和欧洲历史上最重要转折点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的最重要转折点之一”;“世界历史的新时代,资本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