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极自由观与积极自由观是当代西方各种自由观分歧的焦点,而这种分歧集中体现在自由与道德、自由与能力、自由与市场三个方面.这两种自由观各有得失,消极自由主义者所确立的物理主义的自由观虽然实现了客观性和道德中立性,但它不过是一种对个人价值、基本利益和需要漠不关心的"流浪汉式"的自由观;而积极自由观虽然关注权利、财富和机会的分配制度,但它是一种求助于人性论和价值观的高度规范性的解释方式,难以使自由主义成为客观的"科学".最后,文章指出了双方发生理论分歧的现实基础和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2.
为了理解当代自由主义同社群主义之间有关自由观争论的实质,有必要对两种自由分与合的内在理路进行阐释。从法国自由主义思想家贡斯当对古代人自由和现代人自由的区分,再到柏林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著名二分法,人们似乎在此基础上能够辨析近代以来西方自由主义政治传统。然而,随着当代强势的社群主义者把尖锐的矛头指向柏林的消极自由观,并以某种过于夸张的形式把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截然对立误解为当代社群主义——自由主义论战的实质,这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了包括哈贝马斯、尚塔尔.墨菲的警觉。他们以一种以包容、扬弃和超越这种抽象对峙为目标的理性辩护,演进着当代政治哲学自由观重构的政治命题。  相似文献   

3.
新自由主义的自由观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马克主义的观点,对“新个人主义”、“积极自由”等新自由主义自由观的主要内容进行剖析,揭露新自由主义自由观的阶级实质、理论上的局限性和实践上的危害性,肯定并强调只有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才是科学的正确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4.
自由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对于自由的讨论贯穿于整部西方思想史的始终。新自由主义自由观克服了传统自由主义自由观消极片面的缺陷,重新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缺乏阶级性和历史性的视野,其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抽象的自由观。马克思则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批判继承了西方自由思想的优秀成果,创立了崭新的科学自由观。两者在对自由的理解上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从法国自由主义思想家贡斯当对古代人自由和现代人自由的区分,再到伯林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著名二分法,人们似乎在此基础上能够辨析近代以来西方自由主义政治传统。然而,随着当代强势的社群主义者把尖锐的矛头指向伯林的消极自由观,并以某种过于夸张的形式把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截然对立误解为当代社群主义——自由主义论战的实质,这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了包括哈贝马斯、尚塔尔.墨菲的警觉,随之以一种超越、调和、折衷的自由观理论予以回应。对这两种自由分与合的演进理路的考察和阐释,我们会发现深藏其中的辨证张力的伟大。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道德学说和伦理思潮,自由主义以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追求个人的自由与平等,主张个人权利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权利,强调人的道德自主与道德自律,肯定人的自由意志和自主选择以及对这种选择所负的道德责任。民族主义强调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共同体的忠诚和奉献,强调集体的价值和利益。因此,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确存在着分歧与矛盾。二者的价值立场不同,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也不同。但是,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分歧并非水火不容,二者各自强调了问题的一个方面,都有自己的合理性和片面性。因此,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有和解的可能,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自由主义妇女观是自由主义移植到中国的结果。它以自由主义的“人”的概念为逻辑起点,呼吁中国女性做一个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的人。五四时期自由主义妇女观具有别于西方自由主义妇女观的民族特点,对现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以及国情的差异,它不可能解决中国的妇女解放问题,最终被马克思主义所超越。  相似文献   

8.
在共和主义掀起的与自由主义的争论中,围绕公民定位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这样的讨论,将两种政治流派的自由观、国家观等内容串联起来。共和主义站在积极自由的立场上,对积极公民进行了全方位的褒扬,对自由主义的消极自由进行了消极公民的界定并加以严厉批判。两相比较,共和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是建立在并非自由主义主张的立场上的。自由主义从来没有以自己对消极自由的赞赏,将公民安顿在消极公民的位置上。相反,自由主义在公私领域、国家与社会领域分流发展的基础上,明确界定了公民以消极自由维权、以积极参与结社的立场。因此,共和主义对自由主义消极公民的批判是不成立的。倒是共和主义对现代政治弊端的批判,如果缺乏自由主义的规训,就会潜含危险甚至显露危机。这让共和主义只能以自由主义为归宿。  相似文献   

9.
以赛亚·伯林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其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他对启蒙运动以来的思想史尤其对自由主义思想史的研究之中。他把自由划分为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认为:消极自由意味着不被别人干涉,不受干涉的领域越大,人的自由也就越大;而积极自由则意味着个体希望成为自己的主人,人自身应当拥有自主性就是积极自由的主要含义。积极...  相似文献   

10.
自由主义作为西方文明的价值产物,是否有其未曾注意的认知基础?怀疑论作为西方文明的认知结晶,是否有其难以料到的价值内涵?这两大似乎栖息于不同领域的"思维形态",是否具有某种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如果说自由主义的核心概念是"个人自由",那么,怀疑论的核心概念又是什么?"无知"与"知识"的关系是什么?怀疑论意义上的"无知"与对"无知"的否定性理解有什么不同?什么是"积极无知"与"消极无知"?怀疑论的"积极无知"在什么意义上支撑着自由主义的"个体性"概念?由伯林所揭示的"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与本文所说的"积极无知"与"消极无知"有怎样的关系?"积极无知"与"消极自由"在什么意义上的联系,使得怀疑论成为了自由主义的逻辑平台?本文拟回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1.
自由主义从个人主义立场出发认为个人自由与权利至上、神圣不可侵犯,个人自由高于社会(社群)自由,且强调消极自由;社群主义基于一种抽象的整体主义指出,个体的自由建立在社群自由之上,个人的权利内在于公共善,针对自由主义的消极自由观,他们主张积极自由;在马克思看来,自由的真正内涵和本质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它是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2.
新自由主义与保守自由主义是传统自由主义的两个当代变体。保守自由主义认为,在自发秩序的引导下,市场经济可以自足自治;国家行为存在内在悖论,政府也会失灵;政府干预作用有限,弱政府才是最佳选择。保守自由主义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强政府理论,并借助经验认识论、消极自由观和主流民主观详细论述消极国家观的合理和必要。新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新左派对保守自由主义的弱政府理论提出了猛烈批评。   相似文献   

13.
"消极自由"是西方近代以来政治哲学领域中的重要观念,主张这种现代自由观的思想家又多生活在英国社会之内,他们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社会和所属阶层,以及由之衍生出的生活方式、兴趣偏好的影响.我们须看到,思想史并不能脱离生活史独立存在,每个思想家首先属于生活,然后才有之上的思想,抛开思想家的生活单独考察其思想,这种做法很可能无助于全面、完整地理解一种思想.因此,有必要对几位主张或倾向于"消极自由"的近现代自由主义思想家的生活进行一番考察,希望这种工作能对理解现代西方政治自由主义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艾塞亚·伯林的《两种自由的概念》是近代自由主义的经典之作,并一再被人征引。无论是经验主义者还是理性主义者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持有的一元论域境中突破出来,并对二者由此引伸出来的对“积极自由”的热情、执着追求可能或已经在实践带来的危险做出了学理的解析,进而积极赞扬一种不同于“积极自由”的、多元价值域境下的“消极自由”。但在伯林对于“消极自由”的推崇,并没有向人们表明自由--无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到底通过什么方式、在什么社会制度下可以达到或者通过什么样的原则、体系设计可以实现。“消极自由”对于“积极自由”的设限本身也就成为一种虚幻的影像,伯林更多的是提出了问题还不是解决了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斯宾塞的国家政治观、伦理道德观和自由观是在其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国家应该扮演分配者和保护者的角色,尽可能少地干预社会生活,保证人的“同等自由”和自由的社会生活;在伦理道德问题上,他认为“同等自由”是它的原则并在这一原则下实现人的“同等自由”即最大幸福才是符合道德的;他的自由观是指实现“同等自由”,实现人的个体化和完全自由,这必然伴随着人的完全道德和生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论自由主义的道德承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主义在强调人的自由的同时,也将善恶的选择权完全交给了个人。事实上,自由主义放逐了德性。因此,道德边缘化是自由主义的必然逻辑结果。所以,在20世纪中叶以后,西方社会开始关注道德问题,许多人批评自由主义的"原子式的个人主义"对道德的消极影响,主张在自由主义"元规范"的基础上积极寻求社会的道德共识。但在宗教日益衰落的现代西方社会,要在自由主义的框架内走出这一道德困境,必然是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7.
自由先天地具有两种面相。基于人性的限度,属于“应然”范畴的人的绝对自由由于受制于社会环境而走向相对自由。基于平等的限度,消极自由主义看到了自由对于正义、美德、平等等价值的重要性,却局限于平等问题的解决;积极自由主义强调依靠人为努力获得自由,但对自由的强制追求却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追求具有社会伦理规范意义上的实质自由。基于宽容的限度,走向普遍主义的单一自由必然以自由的名义剥夺人们的自由;作为一种“权宜之计”,以宽容为核心的多元自由则认为价值没有中心与等级之分,因为自由是一种宽容的哲学,宽容的目标是共存而非共识。  相似文献   

18.
自由意味着强制之不存在,意味着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和计划自由行动。作为一种根本价值,个人自由为大多数道德价值的渊源和条件,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是内在一致的,真正的个人主义是一种旨在理解那些决定人类社会生活的力量的社会理论,同时也是一套政治行为规范;它突出强调的是个人自主,视个人自主为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诺齐克的消极自由主义国家观。作者认为诺齐克的乌托邦理论以“人是目的,而不仅仅以人为工具”的道德边际约束为根本原则、以要求“个人存在权”为“异质性乌托邦”的立论基础。这种“消极自由”的个人联合体向人们展示:自由的共同体不仅使所有的善同时并行,而且使历史上不同的生活样态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20.
三民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似乎也掩盖了孙中山两种不同国家观的区分。然而孙中山的国家观一直存在有两种面孔,一种是民族主义,一种是自由主义。在三民主义思想体系中,民族主义国家观和自由主义国家观有重合的地方,但更多的却是貌合神离。这固然是因为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存在固有的张力,当然也有中国当时复杂的历史形势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