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九五"时期以来,富阳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从1995年到2006年富阳市生产总值(GDP)由55.9亿元增加到238.4亿元,实际增长4.26倍,年均增长14.08%,农民纯收入实际增长2.53倍,年均增长8.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84倍,年均增长9.97%。但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生活仍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西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09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251.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5倍,年均增长14.1%;人均GDP由2000年的5215元提高到2007年的16029元,比2000年翻1.6番。与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乌海市的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1996年,全市居民生活费收入人均达到2646元,比1978年的264元增长了9倍,收入的提高决定了消费水平的变化,96年人均消费支出223584元,比1978年增长7.47倍,与此同时,价格改革也迈出了很大的步伐,18年来消费物价总水平累计上涨了313%,年均递涨82%,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居民生活费收入实际增长1.43倍,年均递增5%,居民消费性支出实际增长二.05倍,年均递增4.1%。下面根据不同时期分述居民收支变化及物价涨幅对它的影响:1978——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的收…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统计》2002,(5):2-2,7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全区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埋头苦干,使我区杜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十个显著性跨越。 一、经济总量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3年来,全区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由1989年的292.69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1545.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倍,年均递增9.6%,年均增速快于全国同期0.3个百分点,GDP总量居全国第24位。人均GDP由1377元增加到6463元,增长1.7倍,年均递增8.5%,年均增速快于全国同期0.3个百分点,人均GDP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8位上升到第16位。  相似文献   

5.
“十五”期间,隆德县经济和社会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实现地区GDP4.91亿元,比“九五”末增长113.5%,年均增长16.4%。地方财政收入1204万元,增长84%,年均增长1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增长145.3%,年均增长19.7%;人均产粮536.3公斤,增长10.1%,年均增长1.9%。随着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大,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浙江省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了从贫困向小康的跨越,部分居民还过上了富裕生活。一、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收入水平位居全国前列1949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47元,1998年达到3815元,是1949年的sl倍,年均递增9.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收入年均增长6.l%。1998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7107元,比1949年的116元增长60.3倍,平均每年递增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收入年均增长46%。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952年的0…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扩大开放,把加快发展经济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措施,全县经济总量实现大跨越。我们欣喜地看到,30年来,我县历史性的变化集中反映在以下主要方面: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从1978年到2007年,乌兰县经济总量从1739.6万元增加到39861万元,增加了3812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1.1倍,年均增长11.27%;2007年,一、二、三产业分别比1978年增长8.9倍、178.4倍和7.5倍,分别年均增长8.22%、19.59%、7.68%。经济总量“十五”时期以来年均增长22.38%。人均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42元增加到2007年的10531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41倍。在30年的发展进程中,全县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初步形成了新的经济格局。2007年,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2.54:59.86:17.6,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4.8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52.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27.4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成为带...  相似文献   

8.
张生义 《青海统计》2008,(11):21-25,9
2007年,海南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3984万元,比1978年的5957万元增长13.58倍,年均增长9.55%。2007年日销售额达到230万元,比1949年的0.1万元增长2299倍,比1953年建政时的0.9万元增长254.56倍,比1978年的16.32万元增长13.09倍。1978年-2007年海南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图一、青  相似文献   

9.
建国60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各族人民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加快发展,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全州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步入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地区经济步入良性发展新阶段(一)经济总量快速增加,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建国以来,全州各族人民着力于经济恢复和建设,经济基础不断夯实。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逐步调整发展思路,切实发挥资源优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全州经济总量快速增加,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到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19亿元,比1949年的622万元增长77.2倍,年均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9亿元,比1949年的604万元增长11.9倍,年均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6.79亿元,比1949年的4万元增长6914.2倍,年均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12.51亿元,比1949年的14万元增长2505.2倍,年均增长14.2...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全区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惠农惠牧方针政策,积极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增长和农牧民收入的增加。十年来,农牧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农牧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一、十年间农牧民收入增长2.4倍,年均递增12.9%2011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642元,比2001年的1973元,增长了2.4倍,年均递增12.9%。  相似文献   

11.
(一)十三年浙江发展的成就和特点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这一概括和判断也完全符合浙江的实际.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是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时期,是改革不断深入、开放不断扩大、初步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的时期,是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实现生活水平由温饱向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跃的时期.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989年的844亿元增至2001年的67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6倍,年均增长13.6%,比同期全国平均增速高出4.3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9元增至14655元,年均增长12.9%,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经济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2.
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和家庭财富的日益增多,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必要条件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是一种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生活品质的明显改善和家庭财富积累的日渐增多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经济实力明显提高。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四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7710元,比上年增长9.5%,比改革初期1978年的人均338元增长了21倍,即使与本世纪初比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也以年均7.7%的速度高速增长。2004年四川农民…  相似文献   

13.
商贸流通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快慢,市场繁荣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提高商贸流通领域发展质量是促进地区经济加快复苏的重要抓手。现状:四川商贸流通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上台阶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四川消费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四川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0年的6635亿元用仅9年的时间跨了两个台阶,在2019年达到20144亿元,相当于GDP总额的43.2%,比2010年增长2.0倍,年均增速达13.1%,高于GDP平均增速约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银川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快速增长。2006年银川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1.1倍,年均递增12.8%。人均GDP从2000年的10404元增加到2006年的23506元,年均递增14.6%。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增长。2006年银川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67.76元,  相似文献   

15.
吴磊 《浙江统计》1996,(8):34-36
江苏、浙江两省,同处长江下游,无论是历史人文,还是社会经济发展,都有其相似之处.本文主要就两省城镇居民(以下简称居民)的生活水平作一比技。两省的宏观经济背景相似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说来,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居民收入水平越高;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越快。改革开放以来,江浙两省的经济都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经济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1979-199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递增9.8%,同期江苏省的GDP年均递增12.6%,浙江省的GDP年均递增13.7%,两省的经济增长都…  相似文献   

16.
谢伟新  陆寅 《浙江统计》2008,(11):31-32
一、我市城镇居民消费现状1.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后,我市经济和居民消费平稳较快增长,2007年人均GDP达到32438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01年增长1.16倍,年均增长13.7%。200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46元,比2001年增长了  相似文献   

17.
路桥建区刚刚十年,这十年中,经济和社会突飞猛进地发展,取得了十分骄人的业绩.2003年,全区GDP总量达到13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94年的26.4亿元增长了3.5倍,年均增18.1%.增长幅度高于全市4.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5.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GDP)从1949 年的2.53 亿元增长到2018 年的2303.82 亿元,增长了909.6 倍,年均增长10.4%,经济规模居全省第二位。2017 年突破2000 亿元,达到2074.75 亿元,成为全省首个突破2000 亿元大关的地级市。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锡盟国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全盟GDP总量翻了7.43番,年均4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1.7%.其中2003年-2008年的5年间,GDP总量翻了2.01番,平均2.5年翻一番,年均增速达21.5%,比全区与全国同期年均增速分别高出1.6个和10.6个百分点.2008年全盟人均GDP达到38379元,比全区和全国人均水平分别多出6222元和15754元.……  相似文献   

20.
一、发展现状和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永嘉县农业以年均8.8%的速度递增,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1.农业生产力得到发展,生产显著增长。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使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农业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1978年人均创产值298元,1990年为1725元,1996年上升到5087元。特别是非农劳动力年人均创产值更高,1978年为3430元,1990年为9192元,1996年达到23398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96年全县农业增加值为45693万元,比1978年增长1.28倍,农业总产值为74728万元,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