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随着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湿地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的一大潮流。溱湖地处中国三大洼地的里下河地区,自然湿地景观与农耕文明交相辉映,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湿地民俗文化。通过对溱湖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研究和开发现状分析,发现湿地民俗文化特色凸显不足、民俗旅游体系尚未建立、民俗旅游开发缺乏深度是溱湖湿地民俗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开发策略和建议:全面认识民俗资源的价值,创新民俗资源开发模式,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民俗旅游产品,正确处理好旅游开发与民俗旅游资源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桂林旅游区位与日本入境旅游市场拓展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游区位的理论已被广泛地运用到旅游空间的优化和布局中。本文就旅游区位的五个因子方面分析了日本客源市场的现状、探讨了以增长极、中心地、点-轴、带状、网状等多层次、多边的桂林旅游市场开发的空间布局和旅游线路优化组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推动江苏区域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本文基于非均衡、均衡发展理论,以"三极一带多节点"非均衡空间开发为切入点,努力实现区域发展一体化模式,在非均衡发展中构建江苏沿海地区均衡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吴 江 吴江,1972年生,江苏盐城人,理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滨海湿地旅游和谐发展的机制研究"(08CJY051).  相似文献   

5.
试论城市边缘湿地的可持续利用——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 ,中国湿地资源受到了广泛的、较为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特别是城市边缘湿地 ,由于本身存在系统的生态脆弱性 ,加上受城市化、工业化影响 ,几乎消失殆尽。本文通过剖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 ,阐述了一条城市边缘湿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江西省湿地实际情况 ,提出了江西省湿地可持续利用的四种模式 :生态渔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人工湿地系统。为了持续利用江西省湿地资源 ,文中提出了江西省湿地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PSR模型,运用熵权法等数学工具,建立起旅游生态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并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西溪湿地生态安全状态总体较高.但通过限制性因子分析发现,西溪湿地也存在旅游密度不断增大、生态建设存在误区、环境压力增大等一些生态安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控制游客人数、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和加强环境保护规划等生态安全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江苏沿海经济“低地”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揭示了经济空间演化和分异的内生机制.国内关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有很强的解释力.新经济地理学为解释江苏沿海经济空间的形成机制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湿地的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湿地的概念,并对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中国30块湿地予以简介。具体介绍了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浅海与滩涂湿地、人工湿地类型,也介绍了另外两种湿地分类系统。文章最后对大庆市湿地类型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桂林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以桂林宛田瑶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为例,提出了宛田瑶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和采用原地自然型开发模式,将旅游项目策划定位为“寨-漂-谷-五瀑布”共8个功能区的开发思路;提供了桂林宛田瑶族民俗文化旅游景区交通示意图和精品旅游线路,为进一步开发桂林宛田旅游产业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旅游商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商品在区域旅游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商品开发不仅与区域旅游形象息息相关,更影响到当地的旅游收入,同时涉及到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从旅游商品的定义和地位出发,从分析云南作为旅游大省在旅游商品开发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云南旅游商品开发的资源条件入手,提出以重点旅游区为龙头,结合民族艺术的开发创新,开发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系列、建立云南旅游商品生产基地的思路;提出以旅游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实现旅游商品的设计、生产、促销及效益分析的一体化的旅游商品开发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工业旅游在中国正逐渐兴起,工业已成为旅游开发的对象之一。本文阐述了工业旅游这一新概念,系统总结了自贡工业旅游的效益,对自贡工业旅游进行了优势分析,提出了一些发展工业旅游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川酒文化的“中国白酒金三角”旅游发展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酒文化旅游可推动酒业经济的发展、地方文化的弘扬、酒类企业的壮大。凝练川酒文化特色,挖掘川酒文化旅游资源价值,以推动该区域旅游资源合理布局,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对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战略有重大意义。要将川酒文化旅游作为"中国白酒金三角"旅游专线的核心资源,应从几个方面着手:整合资源,统一规划;打造产区战略,实现生产旅游一体化;塑造各类品牌,多角度吸引旅游客源;搭建立体宣传平台,提升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黎族民间仍然散落和隐藏着形式多样的民间歌舞。黎族传统民间歌舞既具有鲜明的艺术价值,又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今天,开发利用黎族传统民间歌舞已成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客观要求。为了充分地开发利用黎族传统民间歌舞,务必深入广泛地挖掘整理黎族传统民间歌舞资源,以备旅游业发展之用;必须在三亚市及各民族市县建造黎族民间歌舞开发利用发展基地,科学地开发利用黎族民间歌舞资源和民间文化原素,创编优美的黎族歌舞文艺节目。  相似文献   

15.
位于四川省西部的藏族和羌族地区,民俗旅游资源多姿多彩,文化内涵丰富。本文通过分析藏羌地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消极影响,探讨了四川藏羌地区民俗文化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浅析"高校游"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产品.近年来暑假期间"高校游"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产品,"高校游"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好的势头,但"高校游"毕竟发展时间还不长,各方面尚需协调和完善.文章在分析"高校游"的成因、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解决"高校游"发展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张艺声 《云梦学刊》2005,26(1):22-26
美的认知结构包含美的客体系统、美感反应系统,由此对康德的纯粹美与依存美进行学理阐析。康德建构了德国美学体系,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其学理内核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这就制造了封闭式的终端格局。许明在其《美的认知结构》中,突破了美的主体性与客体性以及两极化封闭格局,走出了这一困域误区,作出了某些相应的局部性超越,其论述表现为四个维度及相对应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孔令夷 《西部论坛》2013,(4):98-107
从基础资源论视角阐释我国旅游业竞争优势,构建旅游业广义资源集,运用德尔菲法揭示我国旅游业运营管理的21个相关成功因素,并建构六个层级ISM模型:政府管制政策、服务和管理创新能力、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处于最基础的第一层,对旅游产业运营战略目标实现具有最为关键性影响;基础设施设备利用率、价格水平、组织机构的战略匹配性、供应链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新市场开拓能力位居第五层,对旅游产业运营战略目标实现具有最直接影响,但并非关键性影响。利用手段—目的链法,识别出旅游业运营管理的5个关键成功因素:政府管制政策、服务和管理创新能力、自然地理条件、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及服务质量。应抓住5个关键因素,实现我国旅游业运营管理的路径优化,以提高产业运营绩效,实现运营战略目标,推动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关于完善红色旅游区服务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湘君  帅建华 《兰州学刊》2005,(6):228-229,245
红色旅游在全国范围内的迅速兴起,给红色旅游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红色旅游区的服务体系还存在种种不足之处,难以满足红色旅游快速发展的需要,只有针对缺陷,不断完善,才能进一步推动红色旅游区健康、快速和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区域旅游发展中.区位条件的分析非常重要,它不仅能为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同时也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区位条件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地理位置、交通、经济、文化、信息等相互作用、密切联系而发挥作用的.本文以三江地区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和认知区位等5个方面对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区位条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得出一些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