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深入回答了事关我国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新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理论的指导下,立足于实践的思维方式,对社会发展本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分别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质要求和现实要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哲学的创新,也是对人类以往发展观的反思、跨越与整合,对实现中国社会现阶段的基本任务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家征 《理论界》2008,(2):19-20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贡献、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创新、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开拓,集中体现在他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也体现在它对于实践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的体现,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问题所提出的新思想;既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又有新的创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高度浓缩的形式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基本特征的规定,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的政治智慧和重大的理论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所发生的沧桑巨变,是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纳入到中国近现代史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30年.  相似文献   

6.
肖霞 《理论界》2008,(11):6-7
科学发展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又是对国内外正反两方面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概括、人类文明进步成果的新提炼、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新总结、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新回答、马克思主义发展境界的新开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  相似文献   

8.
于洪锋  宋爽 《理论界》2008,(1):21-22
实践的发展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不能停滞.坚持与时俱进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科学的态度.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从内容上的重大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思维.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提出了新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党的领导集体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民不断劳动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史上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都体现出了重大的创新价值,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9.
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站在时代和实践发展的前沿,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是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使命。政治经济学不仅要为中国人民服务,也要为全人类服务;要为有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服务;也要为推进全球共同治理服务,为推进中国和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民众福祉的不断提高提供理论的指导和支持。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历史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身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要立足中国国情中国实践,又要立足于时代,立足于世界实践,揭示一般规律,为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引领21世纪世界经济学发展的新潮流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条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首先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般性条件,其次以科学发展观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探明这一理论是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和理论自觉的条件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新的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的概念讲,是坚持经济增长基础上的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的统一;从发展的本质讲,是坚持生产力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从发展的社会角度讲,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协调;从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讲,是坚持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发展;从发展动力讲,是坚持理论、体制、科技、管理创新的发展;从发展效果讲,是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从发展的趋势讲,是上述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三方面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贡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过"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新概括新阐释的与时俱进使对认识合理性的追寻达到现代认识论的新高度;通过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对发展合理性的追寻达到当代发展哲学的新深度;通过对社会系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统筹建设的方略,使对社会治理合理性的追寻达到当代社会哲学的新向度。文章具体分析了"新"之内涵,认为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创新思维,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13.
王先俊 《学术界》2006,23(5):170-174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的重要特点。科学发展观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状态、目标和基本要求,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宝贵品格。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5.
81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不仅学会了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指导中国具体实践的艺术,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不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的又一理论成果,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仇小敏 《兰州学刊》2010,(10):28-3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又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的新特征,与时俱进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更好地发挥对中国实践的指导作用,解决中国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地推进到新的理论境界,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绝不停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带根本性、决定性意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要弄清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坚持它的基本原理、立场、方法,舍此来谈“中国化”,就会产生“化”有余,而“马”不足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重要、更带根本性。只有实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国情化、时代化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是科学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界域的哲学厘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日常话语中界域不清,有必要从哲学层面来探究和厘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对这一过程的哲学概括。这一过程的成果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两种不同状态,它们既具有质和量的区别,又是连续性和阶段性、历史性和当代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两项历史性贡献:一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二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邓小平所以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其首要原因就是对自己所担负的重要职责的清醒认识以及对所负职责怀有强烈的意识。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职责主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明确马克思主义者的职责并怀有强烈的职责意识是邓小平在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迈出了第二步,即从精神实质、方法功能、历史命运三个方面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勇于实践马克思主义,这是邓小平能够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思想是否解放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能否得到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解放思想的产物.新世纪新阶段,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这样才能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