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论司法文书的语用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司法文书的语用规范田荔枝“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言语交际便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司法文书作为实用性很强的一种专用公文,有其独特的交际领域、交际对象和交际职能,从语言的运用、表达方式到结构布局等诸方面都形成了鲜明的文体特点。本文仅就司法文书的...  相似文献   

2.
西夏文书撰拟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夏文书撰拟制度是西夏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西夏统治者管理国家的强有力工具之一,受到了西夏历代统治者的重视。本文根据《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和其他有关西夏汉文史籍,从文书队伍、文书格式、文书内容、文书语言等四个方面对西夏文书撰拟制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它是中国独有文书工具,开创和传播了东方最具魅力的书法和绘画艺术,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文书形态和运作机制的变迁,是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成长性变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封事作为一种直达御前、"不使人知"、皇帝亲自批阅的秘密章奏文书,它的产生是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自汉以来中央集权的历史趋势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开启了后代秘密议政参政的先河,更重要的是在"以文书御天下"的时代,封事作为一种文书工具,在完成西汉中期的政治变革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文书系统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平天国文书系统述略朱从兵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广泛使用文书并具有完备文书制度的农民起义政权,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书资料。但是,关于太平天国究竟曾经使用过哪些文书的问题,史学界尚无人进行过全面系统的介绍和论述。本文将太平天国文书分为宗教文书、军政文...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清代奇台淘金人所遗文书、工具等物件进行考证与述评  相似文献   

7.
司法文书学是关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和诉讼参与人等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意义和法律权力的文书的学科。考察司法文书学的根本属性,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其一,司法文书学以法律精神为依据;其二,司法文书学以写作理念为依托;其三,在司法文书学中,法律精神与写作理念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8.
<正> 文书是公文的总称,是传达贯彻统治阶级政策法令、联系和处理上下左右行政机关公务的一种工具,文书工作是国家管理的组成部分。斯大林说:“生产的继续发展,阶级的现,文字的出现,国家的产生,国家进行管理工作需要比较有条理的文书……。”在封建国家机器运转过程中,从皇帝到各级官吏的权力实施,主要通过一系列的不同文书的起草、颁发、上传下达和执行来完成的,文书管理制度是否周密健全,文书工作能否通畅而正常的进行,可显示出行政效率的高低,攸关政治的兴衰。秦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奠基时期,文书管理制度也初具规模。建立了文书工作的体系,以立法的形式对有关文书的名称、种类、制  相似文献   

9.
我国历代最高统治者,为了行使国家职能,强化国家的机器,加强其统治,需要利用文书作为传达命令、指挥国事、颁布法律、联系公务、记录各种活动的工具。因此,形成了以反映国家机关活动为内容的诏令文书。斯大林指出:“生产往前发展,出现了阶级,出现了文字,出现了国家的萌芽,国家进行管理工作需要比较有条理的文书”。 殷商是我国奴隶制国家比较发达的时期,目前发现的大量甲骨文里,有许多是商王颁发  相似文献   

10.
公文是一种实用的,具有特定对象和惯用格式的文体。它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生单位输各种公务时所使用的书面文字工具,它包含了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林规章,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等六个主要方面。它具有高度的政策性、法定权威性。严格的规范性和较强的时间性。它起的作用在于法规的约束作用,领导与指导作用,知照联系作用,宣传教育作用以及凭证依据作用。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公文有多种分类。根据公文权威性大小来划分,可分为正式公务文书与日常事务文书。前者如命令、令…  相似文献   

11.
《周礼》是一部记载描述先秦政治制度的经典。其中,较详细地记述了法律诉讼的过程。在法律诉讼活动中离不开文书、档案,无论判决、执行,都要以文书、档案作为依据,现代诉讼活动如此,古代亦然。《周礼》在记述法律活动的程序和制度时,也介绍了一些法律诉讼活动中的文书和档案。了解先秦法律活动和文书、档案工作的一些特点,有益于法律史、文书与档案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简化裁判文书体例和说理是提升诉讼效率、适应小额诉讼程序改革的基本要求。当前,通用的裁判文书格式固化、式样单一、内容繁杂冗长,已无法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高效司法的需要,难以与小额诉讼程序完全匹配,束缚了小额诉讼程序改革。简化裁判文书、提高诉讼效率,需要从增强法官的专业能力出发,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在加强说理和法治宣传的同时,对裁判文书的体例结构进行适当简化,创新裁判文书的式样,拓展无裁判文书适用的案件范围,完善当事人司法监督和权利救济渠道,做到程序规范、格式简化、说理透彻、处理得当,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小额诉讼程序改革,体现法治精神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清代,立嗣文书是立嗣继承法律关系成立的标志和保证。清代的立嗣文书有其一定的格式,主要包括立嗣人、立嗣主持者、参与者、立嗣的原因、立嗣的方式、结语与画押等几部分内容。清代的立嗣文书具有法律上的凭证意义和约束作用,而且立嗣文书的内容反映着当时的社会及相关法律问题,折射出清代家族家庭关系问题和妇女的权利保护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于唐五代民间社邑的性质及功能,以往学界的研究都集中在丧葬互助、追凶逐吉等实用性方面,研究所据之文书都是以英藏、法藏和国内所藏之敦煌文书为主,还未涉及到俄罗斯收藏的敦煌社邑文书。在俄藏敦煌ДX11038号文书中,有民间社邑的社条、入社状、社司判等三件社邑文书。它不仅反映了社邑是一种契约性组织,而且还较突出地表现了社邑在教化人、熏陶人方面的重要功能及作用。其教化的指导思想是封建的纲常礼教,强调的是尊卑之礼,以礼为先,而后才追凶逐吉、丧葬互助。  相似文献   

15.
文书,既是传递信息,完成职能工作的一种办事工具,又是机关工作活动的真实记录.文书立卷是办公室文书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个单位每年都要形成许多文件材料,这些文件材料在它们完成了传达办事意图、指导与处理工作的使命之后,就要按照案卷类目分门别类地归入"平时立卷夹",到第二年年初,将所有文件材料再进行一次审查鉴定,然后选择有保存价值的,按照分类大纲并结合保管期限分别组成案卷,以备日后工作查考.  相似文献   

16.
明代徽州民间长期藏有大量的公私文书,这些文书被明代徽州家谱编修者所用,成为书写族人生平、描述宗族发展的重要史料。在载人篇章方面,编谱者多用公文书证明族人的任官履历或个人身份。而在纪事篇章上,编谱者则以收录全文或节录内容的方式利用公私文书,展现宗族所占有的资产,以及举办的活动。文书入谱现象是在编谱者求真思想、家谱编修体例演进以及地方社会情境三者共同作用下出现在明代徽州的,它是中国家谱编修史上的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17.
清王朝的朱批密折制述论刘融在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文书史上,产生、沿袭了各种文书及其制度,而朱批密折及其制度则为清王朝所独创,在封建王朝文书史上“独树一帜”,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所谓“朱批密折”,是由大臣、官员或其它获皇帝授权的人员直接呈送给皇帝本人...  相似文献   

18.
文书档案保密制度作为保密制度中的一种,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宋朝所处的特殊环境更是加强了宋朝统治者对文书档案尤其是军事文书档案的保密。宋朝统治者在吸取以往朝代文书档案保密制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实践,创立了许多新的保密方法和保密制度。这些诸如传递军事机密文书所用的“字验法”及保密奖惩制度等新的方法和制度,不但对当时宋朝的保密工作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以后各朝乃至当今的保密工作都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敦煌藏文ch.9.Ⅱ.68号"金钱神课判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的是一份收藏于大英图书馆印度事务部的古藏文文书.该文书系用铜钱"文"和"曼"占卜的金钱神课判词.文书内容除了占卜词中常有的"仇敌会来否?出行人归否?有魔难否?病人能愈否?诉讼能胜否?行商赢利否?婚姻顺利否?"等内容之外,在开头和结尾处,标榜此卦词为神子孔子所书,由神圣李三郎定夺而成.这在其他占卜文书中从未出现过.此外,还对其他十一份占卜文书的占卜工具、占卜方法、卜辞内容的异同等做了分类介绍;对卜辞中出现的"投毒"、"土葬"等习俗也做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砚台是我国特有的文书工具。端砚作为我国四大名砚之首。自古以来就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端砚的存在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物化形态,各个时代的端砚都传达和表示着一定的文化信息和社会属性,留下各个时代的印迹。探索历代端砚制式、纹饰和风格的演变,稽考先贤制作之源,探索其变化之迹,可以对端砚的发展和演变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对砚台的创新和发展发挥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