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为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非常重视向学生传授英语国家语言和文化,而忽略了母语文化知识的传授,致使学生不会用英语表达本民族文化。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目的语文化的知识,还要能够完成传递本民族文化的任务,这本身也是外语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本民族文化知识及其英语表达方式,以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2.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文化,体现着文化,传播着文化。外语教师对外语语言的讲授,不只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而应该是多角度,多渠道地传授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语言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行设计的英语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问卷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学习者(包括教师、学生)进行了调查测试,用SPSS17.0和Excel对数据进行相关度分析,从英语国家背景知识、言语交际行为、非言语交际行为和文化观念等方面测试其英语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状况,结果表明:受试者由于受汉语和中国文化负迁移的影响,习惯从自己的文化角度去出发,虽然外语学习者英语语言基本功扎实,但是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的掌握明显不足,文化交际能力有所欠缺,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学应该包括文化教学,这点已经成为众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然而,如何具体地、有效地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实施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学习意识,是外语教学尚未解决的问题。以英国学者Byram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为依据,对在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一个英语自然班)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和有针对性的训练,实验结果印证了该模式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为文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交际"正在引起各学科的关注。在中国,语言教师对之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也引起人们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对外语教学进行深入思考。本文指出了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的问题,阐述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及目的,提出了培养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培养教师能力和观念、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创造合适的交际环境、指导学生接触各种形式的英语作品等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措施。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语言,更重要的是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因此,所有专业在教学中都应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语言以及蕴涵的文化财富,去打开通向未知领域的大门,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把西方非语言交际的研究与中国的文化特点相结合,探索中国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英语教学。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应该作为以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为目的的英语教学的一部分。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使得文化间具有不同的非语言交际规则。这使得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变得更加复杂。所以,只以英语语言学习为目的的英语教学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目的。这就使得成为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的教学更是文化的教学。高职外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从语言文化的核心——文化心态出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纷繁复杂的文化差异,使他们通过英语学习,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宽知识和视野。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语言不能脱离文化存在,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育,对西方文化知识的缺失是影响中国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因素,尽管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已得到普遍认可,但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迄今未得到实际的重视。文章旨在让高职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充分认识到文化教育在大学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以提高语用能力,实现跨文化交际,成为受欢迎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以来,提升国家传播能力、建构国家文化形象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新闻媒体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窗口”和“中国故事”的“诉说者”,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China Daily文化报道的话语模式的研究为外语学习提供了启示。基于China Daily文化报道的话语模式所提出的“文化—概念—语言”三维习得互动指出了语言习得、概念习得和文化习得的缠绕关系,旨在提升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传播能力,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塑造良好的中国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0.
在具体情境中正确理解和得体运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乃语用能力。语用失误的研究表明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遭遇障碍或失败 ,原因在于他们缺乏有关目的语文化知识、忽视语境因素或不了解语言形式所表达的语用功能。跨文化交际的日渐频繁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本文认为培养语用能力的关键在于向外语学习者传播语用知识。因此 ,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上 ,教师在向学生传播语言知识的同时要尽量丰富他们的语用知识。本文针对培养学生语用能力所提出的策略包括 :比较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 ,丰富其语用知识 ;补充真实的语言材料 ,激发他们获取语用知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易导致语言学习和理解的困难。因此,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也应包含文化知识的传播,教师应寓教文化于教语言之中,通过加强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克服学生学习英语的文化障碍,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语用学学科的孕育、兴起、确立与发展,培养和提高我国外语学习者运用外语进行实际交际能力逐渐成为教学理念。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语言能力的培养是首要的,但到了已经具备相当的语言能力的大学英语阶段,应该重视语用能力的培养。语用能力包括语用行事能力、语用推理能力、语用心理能力、语用文化能力、语用语境能力和语用效能能力等,从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英语语言的国际化和全球化,英语语言文化也再生出了本土化的特征。在中国产生的中国英语变体,也是中国本土化文化的一种体现,融合了中国的语言与文化。由于英语语言在中国的本土化文化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基础,通过对英语语言在词汇、阅读材料、英语国家文化等方面的在中国的本土化教学,能够提高学习者对文化差异的意识,消除文化差异在交流中的障碍,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外语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学习.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英语.本文阐述了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分析了高中教学中由于片面的强调做题、应付考试,而忽略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所导致和存在的问题.本文归纳了四种培养高中生跨文化意识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语言诞生于文化,文化又通过语言传播.大学英语翻译是学生综合运用英语和专业知识,结合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语言转换和提升的过程.这既要求学生具有基本的英语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更要求学生具有自我建构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进行相关内容的大学英语教学,把建构主义与跨文化的关联理论翻译教学相结合,探索了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二语习得的理解输入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着手,在纵观现代外语学习的社会大背景下(英语已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工具),探讨了中学生英语学习中加强文化学习的重要性———文化学习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和兴趣的持久性,对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能力的提高,对将来的跨文化交际等的作用,旨在启示我们从事中学英语教育的工作者给予重视并从传统的教授语音、词汇,文法的纯粹语言教学变为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并重上来。  相似文献   

17.
英语教学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传播文化知识。英语教学是利用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对比差异的过程中使学生减少英语文化学习的障碍,进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8.
蕴育于语言中的文化知识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部分,语言与文化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中文化的重要地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由于忽视了对本民族文化的渗透,导致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的缺失,这不仅影响了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阻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因此,正确理解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加强中国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但仅仅学习词汇、语法不能真正理解英语语言的内涵。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才有助于学生真正把握语言。英语教学应该从地理环境、姓氏、问候和词汇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各方面人才。而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社会文化知识是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文化理解和文化比较应该成为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文化在语言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在英语教学中导入社会文化因素是学好英语,用英语进行得体有效交际的至关重要的一环。现代英语教学的目标应放在文化差异及社会文化背景上。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语言基本功的同时,引导学生自觉培养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提高英美文化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