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是“李广难封”的真正原因?——兼与高敏先生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代名将李广,英勇善战、才略过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以李广名气之大,竟然终身未得封侯,这似乎是不合理的.如何解释这一现象?高敏先生在《“李广难封”的原因何在?》一文中认为,李广“不得重用而封侯赐爵”的真实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当时官府以年龄取人而不以德才取人,二是有嫉贤妒能的人对李广进行诬蔑陷害”.笔者认为,高先生的观点值得商榷。故不揣冒昧,陈布陋见,以就正於高先生和史学界方家。我们认为,“李广难封”的直接原因在于李广积功未达到封侯标准。如所周知,《史记》《汉书》中屡次提到高祖约言“非有功不得侯”.景帝时周亚夫为了坚持这项原则乃至谢病免  相似文献   

2.
李广难封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拜读高敏同志的《“李广难封”的原因何在》一文《光明日报》1987年4月8日),窃以为文中所论的两条原因都难以成立。 高文所列原因之一:“当时官府以年龄取人,而不以才德取人”,这个提法本身就显得含混,不知意在指官职的授予还是爵位的封赏,而二者的取舍标准是很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在西汉反击匈奴的将领中,当数李广名声最大,留给后人的遗憾也最多。唐代诗人王勃曾在那篇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里写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更是深切地表达了对李广的赞誉,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千百年来,人们对李广未能封侯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战功不够”、“无大智谋”、“不善辞令”等等。  相似文献   

4.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是盛唐诗人高适代表作《燕歌行》的结句.句中的“李将军”到底指谁?千百年来,以“李将军”为李广之说占统治地位;虽也曾有人以为“李将军”是指李牧,但因无具体论证,故未引起重视.而建国以来较有影响的唐诗选本,则均取“李将军”为李广之说. 高适的这个“李将军”究竟指谁而言?细玩《燕歌行》全诗,并以高适其他诗歌考之,可以肯定,“李将军”是指李牧而非李广. 先从《燕歌行》诗本身来看.《燕歌行》全诗二十八句,每四句一层,作者把深广复杂的内容按照将士辞家、行军、激战、战后屯戍的脉络贯穿起来,而结句的语意,是承接第五、六两层的,这两  相似文献   

5.
在汉匈战争中,与同期的卫青、霍去病相比较,李广有勇无谋,屡为败军之将,与军功无缘,这是导致“李广难封”的根本原因。司马迁在李广传记的写作上对李广颇为褒扬,实为文笔多于史笔,这是缘于他对李广祖孙三代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他自身挥之不去的悲悯情结。  相似文献   

6.
李广难封之因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李广难封之因,从个人实力要素和事业成功的因果关系上重新诠释了李广难封之因。分析认为,从个人实力四要素和事业成功的因果关系来看,李广高强的体力与尚可的品行使其一度有望封侯,而处于中下与下下水平的智谋和情商导致其最终与受封失之交臂;其中实力要素的整体失衡是李广难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数千年来,说起“李广难封”,人们都不免要表示同情和叹息。汉将军李广历事文、景、武三帝,毕生抗击匈奴,英名传扬,匈奴誉之“飞将军”,却不但最终未得赐爵封侯,反落个军中自刭的下场。人们不免为其身世际遇鸣不平。这些不平,主要归结到一点,就是所谓“难封”。或谓命途多舛,运数不济,或曰嫉贤妒能,任人唯亲,等等。久而久之,“李广难封”竟成了历世以为命运多舛,怀才不遇和有功难酬之士抒怨发愤的典型借况。 对此,笔者却另有看法,因而,想通过对李广一生的大致经历和所受的待遇与其才德、功过的比较,论其是否应当封侯,并证明其是否怀才不遇或有功难酬。  相似文献   

8.
我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通过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军事斗争故事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一条真理:人才的得失决定事业的兴衰成败。纵观《三国演义》可以发现,每个政治集团的兴亡都和人才得失是联在一起的。该书第二十九回通过周瑜之口说:“得人者昌,失人者亡。”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当今之世,不仅主择臣、臣亦择主。”的确,在社会竞争的条件下,人才投奔他人,是经过慎重考虑才作出抉择的。自古人才难得而易失;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即便是求贤若渴、爱才如命、慧眼非凡的曹操、孙权、刘备这样的明主,也难免失却人才。无怪乎:“李广难封、冯唐易老”;“百里奚在虢而虢亡,在秦而秦霸”之类的慨叹容易激起人们的强烈共鸣了。为什么无论是凡夫还是伯乐都难免错失千里马呢?在贤臣心目中,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称得上“明主”呢?换句话说,什么样的统帅最能吸引人才呢?失去人才的具体原因究竟有哪些呢?笔者从《三国演义》的先人之道中择其一二,以期引史为鉴,把失人之道纳入当今人才学的研究范  相似文献   

9.
读了高敏先生《论汉代“假民公田”制的两种类型》(以下简称高文)一文后,很受启发,然而觉得有些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诸如:低税率“假民公田”性质如何?起于何时?它与“赋民公田”关系如何?等等。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谈点不成熟的意见,不妥之处,望高先生及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0.
曾见《光明日报》载文说:毛泽东,字润之,这“两个名字”“象征着毛泽东革命浪漫主义的一面”。这一说法可推敲。一,此名字并非毛泽东自取,而他的父辈“请一位有学问的人”取的名。他大概不会想到要给新生儿的名字赋予“革命浪漫主义”吧?二,“泽东”,是据《韶山毛氏族谱》“字  相似文献   

11.
李白乐府诗《公无渡河》历来众说纷纭。陈沆《诗比兴笺》以为此诗“盖悲永王磷起兵不成诛死”。永王“既无戡乱讨贼之才,复无量力守分之智,冯河暴虎,自取覆灭,与渡河之叟何异乎?”陈氏又引《豫章篇》“本为休明人”云云,以为“即此诗所指”。詹瑛《李白诗文系年》云:“陈沆所言,颇得本诗微意。”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则谓:“陈  相似文献   

12.
“盛唐之音”这个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概念,虽然经常地为人在讲课与科研中广泛使用,但是,它的科学内涵到底是什么?这多年来,却始终未说清楚。最近,高玉崑同志发表了《说盛唐之音》一文,①把这个问题又重新提了出来,是很有必要的。然而,高文虽然指出了以前人  相似文献   

13.
《鸿门宴》是《史记》中写得极为精彩的一章,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唉!竖子不足与谋!……”此话乃范增所言.“竖子”一词是骂人的话,表示轻蔑,相当于“小子”.可是此处“竖子”所指的究竟是谁呢?目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①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解释为所指项庄;②郭锡良等人编写的《古代汉语》、中国青年出版社编《古文选读》、山东师院中文系编《中学古代散文注析》解释为明骂项庄,暗骂项羽;③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古代散文选》解释为明骂项伯等,暗责项羽;④现行的高中语文课本的编者只解释了“竖子”一词的字面意义,没有点明所指何人.  相似文献   

14.
《程氏杂说》当为十卷,此书曾为宋人李明复《春秋集义》所征引。考李明复《春秋集义》引《程氏杂说》佚文凡十七条,其中可与刘绚《春秋传》佚文相较者有四条,而此四条文辞几乎完全相同,这充分证实了李明复所言“今世传《程氏杂说》首卷所载皆绚传”确非虚言。由于《程氏杂说》首卷所载《春秋》经解在当时被很多人误认为是“程解”,而此首卷又恰止于闵公二年,僖公以后全无经说。这可能正是导致程颐《春秋传》止于闵公这一误说产生的原因。《程氏杂说》佚文对程颐《春秋传》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推广其义,二是补其未及。单从著述完成先后来看,程颐撰作《春秋传》应该还参考了刘绚《春秋传》,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15.
在艺术作品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罗丹《艺术论》吴文英(约1200—约1260)南宋著名词人,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四明(今浙江鄞县)人。著有《梦窗甲乙丙丁稿》。梦窗全词(除疑伪之作和失调名外)共计三百四十首。就数量而言,南宋诸词人除稼轩外,无人堪与匹敌;就质量而言,梦窗在造境、造语和协律方面亦有创建。然而,缘何梦窗词流传之深广却远不及周、辛呢?原因大致有二:其一,如沈义父所言:“梦窗深得清真之妙。其失,在用事下语太晦处,人不可晓。”其二,如胡云翼所言:  相似文献   

16.
孔融让梨的故事早已脍炙人口,但其中为何让梨的原因倒未必人人清楚。《文士传》说:“孔融年四岁,与诸兄食梨,辄其取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小儿应该取小梨。但小儿之小,是指年龄小还是指兄弟之排行小?如果小儿活到了三、四十岁,年龄已不小,兄弟分梨,还捡小的吃吗?  相似文献   

17.
“用事”论     
“用事”,又叫“用典”。刘勰说:“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文心雕龙·事类》)据此可知,用事(用典),是引用古事、古语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的一种修辞方法和论证方法。王勃倾吐“怀才不遇”的牢骚,却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序》),就含蓄多了。萧统提出自己的诗学观点,则说:“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关雎》《麟趾》,正始之道著;桑间濮上,亡国之音表”(《文选序》),第一句和后面一联对偶的上半联引自《毛诗序》,下半联引自《礼记·乐记》,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就不证自明了。  相似文献   

18.
一荀况在《王制》中说,人的力气不如牛,奔跑不如马,可是牛马却被人役使,原因是“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他认为,人之所以能支配自然界、役使万物的原因,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自然生物的特点,就在于人“能群”。荀况所谓的“群”,实际上就是指人类社会组织。人类有了社会组织,就能紧密结合与互相协作,就有力量“胜物”、“裁万物。”(《王制》)那么根据什么原则组织社会呢?荀况说:“人何以能群?曰:分。”(《王制》)他非常重视“分”对“群”的作用。他反复强调:“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群商无分则争。”(《富国》)“有分义,则容天下而治。”(《大略》)他把“分”看成是组织社会和治理国家的根本。荀况所谓的“分”,其核心是指贵贱上下的社会等级关系,也指  相似文献   

19.
颜氏家训》被称为古今第一家训,作者是南北朝时期最博学的学者颜之推。《颜氏家训》中的《终制》篇是颜之推的遗嘱,主要涉及身后丧事的安排,在中国礼制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一直没有引起学者们的注意。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视野主要放在南朝和南方地区,对北朝和北方地区丧制鲜有措意,致使该篇不少重要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本文另辟蹊径,以吐鲁番出土文献中的《随葬衣物疏》《功德疏》和《砖志》等为《颜氏家训?终制》作笺证,从而还原历史的真实细节。一方面,《颜氏家训?终制》与吐鲁番出土十六国时期、高昌国时期及唐西州时期的文献时代较近;另一方面,中古时期的吐鲁番文化受北朝的影响甚深。文章最后得出结论:《颜氏家训?终制》是中古时期丧葬礼制的纲领性文献,而吐鲁番出土文献则是记载这一时期丧葬实情的第一手资料。经过研究,我们发现《颜氏家训?终制》所载葬俗通行于南北,故王利器所言“之推葬所言随品皆南朝人习俗”有误。  相似文献   

20.
《伤冲永》:“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最后一句广东人民出版社《王安石诗文选》注:“乞,取讨。之,指仲永的诗。”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中古代诗文助读》注:“有的人拿钱求取仲永的诗。”中学课本注:“乞,求。”显然也将“乞之”理解为求取仲永的诗。按这样训释,邑人为什么要“以钱币”求取仲永的诗呢?得其诗又有何用呢?实在使人费解。按“乞”属于正反同词中的施受同词,既可用于受事者,训“求取”;又可用于施事者,训“给予”。北京师大《古代汉语》下册云:“正反同词中还有一种主动与被动、施予与接受、向此与向彼都用同一个词表示的情况,统称为施受同词。”《左传·昭公十六年》:“毋或(即‘丐’字)夺。”孔颖达疏:“乞之与乞,一字也。取则入声,与则去声也。”《广雅·释诂》:“乞,求也”;“乞,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