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命题,本文就社会科学研究视阈下如何搞好文献信息创新服务问题,从社科理论研究对文献信息需求的内涵及新特点、当前社科研究机构文献信息服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文献信息服务的创新策略及路径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研。  相似文献   

2.
个性化信息服务参与社会科学研究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针对用户的特定需求向用户提供经过分析、研究、筛选、加工和组织的相对完整的信息集合或知识集合,其实质是具有针对性.社会科学研究创新是人类对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突破性认识,其创新过程受到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直接制约,其内涵是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运用新思想、新方法、新材料,对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给予创造性认识的科学研究过程.在个性化信息服务过程中,信息服务人员按照科研人员的需求,进行文献信息的收集、选择、分析、整理,并及时传递给科研人员,其服务贯穿在社会科学研究创新的全过程,在社会科学研究创新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查炜 《东岳论丛》2007,(5):186-189
创新是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和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对原有知识的积累以及对新的知识信息的猎取。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对社科用户的影响,阐述了个性化信息的内涵和特征,针对社会科学创新过程中各阶段对信息服务需求特点,提出了图书馆为社会科学创新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怎么办?"宝鸡社科联围绕把握导向、服务决策、社科评奖、学会管理、社科普及和办好刊物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讨论,形成了创新是社会科学生命的共识。一、突出理论创新,提升辅政水平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幸福是地方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天职。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价值追求与社会担当。宝鸡的社会科学研究需要社科工作者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研究和创新。必须注重把基本理论转换为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加快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运用。理论创新就是要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宝鸡特色、宝鸡声音、宝鸡理论、宝鸡专著  相似文献   

5.
论文献信息工作在社会科学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蔡瑛  凌琪  陈永胜 《东岳论丛》2001,22(3):135-139
社会科学文献信息工作在社会科学创新中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文献保障、技术支持、查新服务和某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综合性学科的研究方面。其中 ,文献保障、技术支持和学科研究的作用基本上得到社会认可 ,但在保障力度、支持力度、研究力度上明显偏弱 ,亟需强化 ;而“以评价为导向的中介型”查新服务则大体处于空白状态 ,是我国社会科学文献信息机构亟待开拓的工作领域  相似文献   

6.
社会科学的创新是确保理论研究的生命力 ,而文献信息工作对社会科学创新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尽早建立社科研究的查新体系对促进社会科学的不断创新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人民服务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核心价值导向的正义性来源。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及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本质上还是如何落实哲学社会科学真正为人民服务。这包括:为人民服务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核心价值共识的正义性来源;为人民服务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整体认识自觉的正义性来源;为人民服务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思想理论自觉的正义性来源;为人民服务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道德行为自觉的正义性来源。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科学信息工作为企业竞争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使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面临着日益复杂的人文社会环境。重视社会科学信息工作为企业竞争服务,是我国企业界和社会科学界必须认真面对的新课题。我国加入 WTO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迫切要求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更多地吸收和利用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知识,也要求社科信息工作加大服务力度。本文以前瞻性的理论视野和新的研究角度,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和发展趋势,对社会科学信息工作为企业竞争服务的重要意义,服务的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和效益评价等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社会管理创新需要社会科学理论的有力支撑,社会科学普及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在需求。然而原有社会管理体制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从官员到民众社会科学素养的缺陷,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隐性障碍。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社会科学普及的作用是:引领改革方向,促进观念转变;引导信息传播,培育理性公民;搭建学习平台,推动自我教育;依托社会组织,提升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要求,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真正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等创新活动之中,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围绕提高理论创新能力这个目标,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创新体系,进而支撑和促进理论创新及其成果的转化。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科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科学创新可以从熊彼特关于“创新”的研究中获得方法论的意义。作者认为,社会科学创新的基本特征是:以社会需要为核心的创新理论是其本质特征;以超越社会现实为前提,重建对文化资源的使用模式是其重要特征;以新技术为依托开发公共领域是其时代特征。社会科学创新的目标选择是:优化配置社会科学创新资源,提高社会科学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理顺创新主体的系统结构;建立适宜的创新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要解决当前高校社科研究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必须高度重视高校社科管理工作。针对当前高校社科管理工作的现状 ,应当注重社科管理创新 ,着力做好三大转变 ,即社科研究成果评价标准的转变、管理方式的转变和管理手段的转变 ,进而促使高校社科研究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进行社科理论创新,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是过分的政治敏感将从思想上束缚创新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是这种创新具有风险性,将会导致一定范围或时期内的思想混乱、舆论失控和当事人付出不必要的政治代价。不妥善处理上述问题,社科理论创新就会偏离预期目标,就会走调变味。因此,必须更新思想观念以推进创新,转变管理方式以引导创新,改善研究环境以驾御创新。  相似文献   

14.
关于什么是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学界有不同的界定。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必须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创新性、科学性、价值性和规范性。由此,可将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界定为专著、论文、研究报告等15类。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突发性事件频发,给哲学社会科学如何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提出了重大的现实问题。文章以“5·12”汶川特大地震为典型案例,通过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历史梳理和现实回归分析,总结了哲学社会科学在突发性事件中所展示的巨大作用,得出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处理社会突发性事件中必须和自然科学形成社会服务共同体、分阶段抓住重大现实问题、为广大人民提供智力支持等重要启示。为进一步强化哲学社会科学在新时期的社会服务功能,加强突发性事件的前瞻性研究,维护社会稳定和世界和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思想崛起有赖于学术创新。社会科学能否取得有价值和有成效的学术创新,不仅取决于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更取决于从何处发现问题、如何找准问题和怎样应答问题。原创是学术创新的最高境界。社会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研究方法的创新,离不开利用自然科学的成就、提供的手段以及开辟的新境界来丰富拓展视野。观念的更新与新史料的挖掘.对学术创新亦非常重要。概而言乏,提出新问题、新观点,运用新方法,掌握新史料,是学术创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我们要统一思想和行动,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认真调查研究,找准制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突出问题;要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构建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保障体制;要积极投身学习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崔鹏 《学术探索》2014,(5):98-101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针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所面临的问题,文章从转变思想观念、健全转化机制、完善评估体系、创新组织形式等方面提出有效措施,从而更加深刻认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服务党和政府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社会开展信息服务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图书馆要树立社会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通过信息代理服务、社区信息服务、信息下乡服务、网络信息服务、社会教育服务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0.
新的交互媒体网络信息时代,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协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型"微创新"模式成为最受关注的创新形态。"微创新"的创新路径及取得的成效正是我国基层政府行政改革所追求的。行政改革"微创新"模式的引入,使基层政府真正树立用户至上的价值观,从发现用户需求出发,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再造行政流程、精细管理服务、构筑多元治理,对行政管理服务进行持续细微改良,不断改进用户在政府治理中的感官体验,从而最终实现行政效率的提升和行政效果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