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知识型员工对于企业更是至关重要。尤其是企业要创新发展,留住人才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因而心理契约作为员工与企业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承诺作为一种无形的心理契约,它会使员工对企业有深层的归属感、较高的忠诚度,能将员工尤其是知识型员工的流动率维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本文以科技园区人才心理契约的实际调查情况为案例,提出对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全球以合作为本质的劳动关系正在逐渐替代原有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劳资关系。劳资政三方共同追求劳资合作、落实工作环境权成为21世纪劳资关系的主流。而员工关爱计划正是企业积极改善工作环境的措施之一。企业员工关爱计划,是企业为其员工提供的包含精神福利、物质福利与心理援助支持相结合的系统性关爱项目组合,旨在帮助改善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全方位帮助员工解决个人职业、生活和家庭问题,从而提高员工  相似文献   

3.
离职面谈是指在员工准备离职或已经离职后即将离开公司时,企业与员工进行的一种面对面的谈话沟通,属于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从离职员工那里获取有价值信息,在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的同时,维系与离职员工的良好关系。离职面谈作为离职管  相似文献   

4.
<正>心理契约最先出自社会心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初被引入管理领域。按照美国著名组织行为学家卢梭(Rousseau)给出的定义,心理契约指的是员工与组织的互动过程中,员工感知到的自身对组织的种种责任和义务(简称"员工责任")以及组织应当对员工自身所承担的责任(简称"组织责任")。企业文化、领导人(组织代表)的示范作用、员工的个人特征(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和在企业的职务层次等)等,都会对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长期以来,国企员工人数众多,用工机制僵化,能进不能出的矛盾一直困扰着企业,一方面普通员工超编,一方面业务  相似文献   

5.
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在激发自我效能和工作动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产生并成功实施。通过对深圳市南山区高科技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程序公平和人际公平对员工创造力均有显著的正影响,程序公平和人际公平对心理授权均有显著的正影响,心理授权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影响,心理授权部分中介了程序公平、人际公平与员工创造力的路径关系。对高科技企业提高员工创造力的建议:健全制度体系,确保组织程序公平性;建立良好的领导—成员互动关系,确保人际公平性;提高员工心理授权水平;重视非正式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加,员工花费更多时间在工作中,工作家庭的平衡不断被打破.心理学中对于员工工作-家庭的研究一直进行,近年来更是提出了心理脱离的概念.本文围绕心理脱离对工作-家庭平衡的影响进行展开,并为员工如何平衡自身的工作与家庭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路庆立 《劳动者》2005,(4):25-25
企业文化是通过企业行为这一载体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它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经营思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心理习惯和行为总则,是企业理念和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力求塑造企业和员工共同的、一致的利益追求和价值观,是从深层次上构建企业文化的内在表现。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心理契约反映了组织与员工之间关于责任和承诺的一种期望,"心理契约"下的高校教职员工管理是对学校和教职员工之间的内隐性关系进行构建、维持、强化的动态过程.文章将从心理契约的概念及特点入手,分析高校教职员工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职员工管理策略,以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劳动关系的建立既包括经济契约,也包括心理契约,即存在着双重契约。当前,我国企业建立劳动关系主要采用经济契约,劳动合同是其主要实现形式。但是,经济契约并不能涵盖劳动关系的所有方面,也无法完全解决日益复杂化的劳动关系中的冲突和矛盾。在这种背景下,心理契约成为新时期我国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视角。因此,本文将在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心理契约对劳动关系的功能,详细剖析员工心理契约动态变化过程,探讨基于心理契约构建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企业开展员工心理援助工作是指企业应用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对员工心理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并针对研究和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探索建立员工心理疏导机制的办法和措施,帮助员工排解心理困扰,建立良好的心理调节机制,增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促进企业和谐稳定的发展. 川庆钻探公司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五大钻井公司之一的国有大型企业,肩负着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重大历史使命,公司5万余名员工的身心健康是关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展员工的心理援助工作初步探索工作,旨在从对全公司员工心理状况调研人手,在基层一线普及心理学常识,尝试建立员工心理健康援助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好全体员工的积极作用,确保公司的和谐稳定,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劳务派遣是一种重要的用工制度安排,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其"双雇主性"使得劳务派遣员工的归属感模糊、职业生涯发展不清晰、工作稳定性不强,这些因素均导致劳务派遣员工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契约特征。本文对我国劳务派遣员工的心理契约的结构、内容、特点等进行分析,基于数据分析得出:劳务派遣员工心理契约内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由此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劳务派遣制度的价值取向、政策含义和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绩效沟通是管理人员与员工在绩效管理中关于员工工作行为和结果进行沟通的过程。绩效沟通贯穿整个绩效管理过程,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良好劳动关系具有以下特征:劳资双方对企业环境和组织目标具有共识;员工和管理层相互信任;员工和管理层对信息采取  相似文献   

13.
邓思影 《劳动世界》2014,(1):140-140
员工的内在需求是有效制定员工激励措施的依据,只有了解员工的内在需求,对员工的心理需求活动加以正确的引导,并根据掌握的员工心理动态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激励措施,才能真正的实现激励的效果。激励中员工的内在心理活动和需求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要想在发展的过程中,获得高效的员工工作效率,只有不断的加强员工心理活动的引导和管理工作,通过引导和满足员工正确的心理需求,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4.
以电信行业为例企业转型与心理契约重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罡 《中国劳动》2008,(3):47-49
以往学术界研究国有企业改革更多关注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有片面强调产权变革的倾向,而笔者认为,国企改革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改善内部管理,其中关键是构建和发展一种和谐的员工关系.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变更劳动合同,则是当事人双方或单方依法修改或补充劳动合同内容的法律行为.作为员工关系管理中最为基础的法律文件,劳动合同的变更将从根本上涉及一名员工的切身利益,这也是《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变更劳动合同需要双方当事人书面协商一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员工创新是实现组织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助力,使得如何推动员工创新成为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关注组织创新氛围、领导与下属关系等,很少注意到劳资关系可能存在的影响,尤其是作为资方代表的管理者本身的行为风格特征可能给员工创新行为产生的影响。本文重点探讨了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试图揭示其中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机理。通过搜集中国情境下185家企业的1503份问卷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变革型领导能够有效促进员工创新行为,心理契约则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当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质量越高,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也会更强。  相似文献   

17.
心理罢工,想必大家对此或多或少的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对于上班一族来说,心理罢工是指员工对个人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意放弃,会严重危害员工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会让企业付出很高的代价.那么,上班族到底如何对抗"心理罢工"呢?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采借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五星级酒店一线员工的现状,从员工对酒店文化的认同、员工在酒店工作的意义、员工与同事的关系、员工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员工利益与酒店利益的协调等方面,设计了边缘化检测量表测量员工边缘化情形,并通过问卷收集数据,进一步研究了边缘化与员工离职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酒店员工的边缘化情况在性别、学历、婚姻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男员工、低学历、未婚的员工往往容易被边缘化。而在工作年限上,酒店员工的边缘化情形则呈"U"字形状。此外,酒店一线员工的边缘化与员工离职倾向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据此,文章从人口统计学角度、员工心理与情绪干预和营造酒店关爱文化等方面探讨了防范员工边缘化的建议,以期能为酒店减少员工流失、维持员工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绩效考核作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广。绩效考核是企业价值观在得到管理者、经营者以及员工接受和认可后,为实现企业目标(更多时候是阶段性目标)的一种对员工工作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制度和方法。它将员工的工作目标与企业战略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将企业目标层层分解形成员工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裁员、员工离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使得劳动关系的矛盾逐步显露出来。如何处理好员工离职时的一些工作交接问题,用人单位和员工都应该多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办事。在与单位正式签订了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员工提前离职的方式有三种。一、与单位协商解除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