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是山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通过对宋代山水画作品《寒林平野图》《溪山行旅图》及《早春图》的鉴赏与分析,阐述了宋代画家李成独具一格的北派山水及其磅礴雄壮、意境深远的风格;范宽关中山水的面貌及其峰峦浑厚、势壮雄强的意境表达;郭熙山水画秀润、苍劲、厚重的面貌及其"可居、可游"的绘画思想。研究宋代山水画的写实性,对于今后的山水画创新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山水画写生时要抓住写生的生活感受与创作的主观情绪,并融合个人修养等方面来探讨其在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借鉴前辈画家的写生经验,结合作者个人的实践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同行在教学和创作时参考,冀望共同促进中国山水画的繁荣。  相似文献   

3.
敷衍功夫     
敷衍不是现代人的新发明,古人也会敷衍。古人不太与人交往,活了一辈子也认识不了几个人。而现代人成天忙忙碌碌,不停地在和入打交道。那一张张面孔生了熟,熟了又生;记都记不住。于是难免做做表面文章,敷衍敷衍别人,当然自己也免不了被别人敷衍敷衍。尤其是那种有头有脸的,一天到晚被人打扰,心都烦了。可把别人干晾在那儿,或者一句话不说就把别人打发走,又似乎不太礼貌,也有失自己的身份,于是就采用敷衍战术,假若你赖着不走,那我就失陪了。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我可没工夫和你穷磨蹭。一般来说,两手空空的人是没有资格敷衍别…  相似文献   

4.
意是画家的主观思想和情感表达,以及情趣、神韵;"象"是画家把客观事物情感化,成为表达情感的符号。意象结合,幻化了山水画的空间构造。绘画空间和自然空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绘画空间取之于自然空间。明、清之后,出现了空间表现的意象化,促成了山水画空间表现的深度构造。  相似文献   

5.
中国山水画迄今大约有~干五百多年的历史。其独特的民族风格与艺术魅力,对东方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山水画的产生.是我们的先辈在创造文明的过程中,发现自然美,并给予艺术表现的结果。将自己对自然感悟后得到的意境表达,再现于相应的绘画形式之中,这是中国山水画最大的艺术特色。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学习、创作陶瓷山水画的实践,体会到陶瓷山水画创作主要应注意构图与意境,造势与布势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宋代期间的山水画凸显画面主峰主要以全景构图结构为中心,到北宋时代山水画从作品以及历史背景、空间绘画手法等等可以分析当时绘画风格的特点并加阐述说明。从北宋山水画构图特点上分析,通过对北宋时代的山水画代表作品的构图来阐述,并在基础上分析了"三远法"绘画法则要领。其奇特的空间意识不单创建于一个宏伟的山林意境更在于追求国画画面中耐人寻味的抒情感情,绘题材的丰富和艺术技巧的不断创新都显现着绘画进入一个新的高峰阶段。  相似文献   

7.
1994年1月,我因右眼失明无法工作而提前退休了。我想,身有残疾并不可怕,更重要的是心里必须有一盏明灯,才能既照亮自己,又照亮别人。退休之前,我对格律诗词和楹联就情有独钟,只是没有多少闲暇去钻研和写作。退休后时间充裕,可以好好地培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了。于是,我便制订计划,系统地读书学习,不时向报刊投寄一些习作。古人曰:见不尽者,天下之事;说不尽者,天下之书;参不尽者,天下之理。这可真是至理名言。写诗,不但要读万卷书,而且要行万里路,唯有厚积薄发,才可意境深远,脱俗创新,而不致于仅仅作文字游戏…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中国画格局中,山水画仍然举足轻重,是中国文化自身决定了中国山水画的重要地位。中国山水画创作犹如攀登在石阶小路上,每登上一个台阶,将会看到一道新的风景线,将会有新的感悟。要想画好山水画必须在生活中观察,生活就是创作的源泉,写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吸取传统绘画的精华,对中国山水画进行创新,从而创造出一片新的山水天地。  相似文献   

9.
小故事     
成士璧 《老年人》2009,(9):46-46
古人与树趣闻 诸葛亮与桑树: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临终时给后主刘禅上书:“臣家有桑八百株,子孙衣食,自可足用。”一代名相,死后留给子孙唯有自己栽种的桑树,正可谓两袖清风,令人感慨。  相似文献   

10.
赵金霞 《现代交际》2010,(12):111-111
中国山水画乃中国传统绘画之大宗,经过上千年的创造和发展,在中国绘画艺术中,中国山水画成为最发达,技法最完备,成就最高,同时也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堪称我国乃至世界文化之瑰宝。中国山水画在立意、色彩、形式、透视规律的应用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使中国山水画更具时代性。创新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一种民族文化的衍生和发展,必须具有前后相承的连续性。中国山水画要更新,要面对当今的世界,首先要自解其画地为牢的作茧自缚和陈陈相因的樊篱。  相似文献   

11.
《老年世界》2011,(22):42-42
古人的谦称与尊称 中国古人在说话时非常注意称谓,说自己时用谦恭之词,称对方时用尊敬之语。在说自己时,谦称因身份不同而千差万别,如有“鄙人”、“在下”、“小可”、“不才”、“愚兄”、“不佞”、“不敏”、“晚生”、“学生”、“后学”、“小子”等。  相似文献   

12.
气韵是绘画自身“生动”的重要因素,是强调绘画与生命之“活”的相通,意指生命在画中的流动不息.而气韵在绘画中贯通于六法又是同时呈现的.陶瓷山水画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它的气韵贯通.六朝时期,谢赫首次归纳了作画“六法”,并提出了“气韵”之说,并为六法之首.顾恺之也力推“传神”之论.“气韵”与“传神”应用在人物、花鸟、山水画的不同领域,成为历代画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董其昌《画旨》云:“画家以古人为师,自己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  相似文献   

13.
从风格归类的学术角度说,童世明的山水画是属于新形态的,亦即现代形态的。要认识和评价其山水画,若就事论事、就形态论形态而不触及根本和前提,就不可能认识到其本质问题,更逞其山水画艺术的本体了。  相似文献   

14.
英子 《职业》2013,(7):80-81
“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在教弟子与他人共事,指的是“君子要能与他人合作,但应该坚持自己的思想”。这句话用在现代职场中,还有“包容”“自强”“独立”的意思。年轻人如何在职场上作为一个个体人自立起来,如何在保持正常人际关系的前提下能够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力量立足并取得成绩,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然而,此“自立”非彼“独立”。此“自立”,并不是说要脱离群众,要知道每个职场人都有自己的空间,这个空间并不表现在空间距离感和心理距离感上,更不是说要去“排斥”。孤立”对方,而是要和群众搞好关系的同时,保持自身独立。  相似文献   

15.
正利用旅游活动来调节心态,解郁强身,可称之为旅游养生。根据阴阳五行原理,可将旅游行为分为动游、静游、怒游、思游、悲游、险游等类别。动游是指活动性较大的旅游行为,比如登山涉水、长途旅行、飘洋过海、探险览胜等。动游含有阳刚之美,适合于青壮年人和体力较好者。静游是指活动性较小的旅游行为,对机体能量的消耗较小,比如欣赏园林风光和小桥流水、泛舟湖泊、品茗赏月等。静游具有阴柔之美,最适合于中、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国传统的艺术观念中,文人士大夫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把"游于艺"作为一种理想的艺术态度,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对于随性自然的创作和充分肯定。当然,画家的创作还需要练心与炼意的积累。要善于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敏感的发觉并捕捉把握住不同的情趣和意韵,增强对形象的提炼和概括能力,同时充分发挥个人艺术的想象力,表现出画家深邃的构思、深婉的意境和动人的情致。这样的作品才能耐人寻  相似文献   

17.
《华夏少年》2007,(4):15-19
向他人介绍自己,可以介绍自己的相貌、性格、好恶、生活习惯,也可介绍自己学习、品行方面的优点和缺点。总之,要抓住自己的与众不同之点来写,内容要真实。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实践出真知”.这些名言都强调了实践和动手动脑能力的重要性.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这样,要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互动参与能力的培养.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中国山水画简称为"山水",它是以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中国山水画艺术在中国画坛上占据着主导作用,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所具有的意境表现。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意境的表现也是对山水画家的重要考量。而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不在于"可望可行",而在于"可游可居","看此画令人生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  相似文献   

20.
《老年世界》2011,(4):42-42
己所不欲,勿施于入。这是孔子所主张的处世原则。与这个原则相伴随,孔子主张: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也要帮助别人达到;不愿意别人以某种方式对待自己,自己就首先不要用这种方式对待别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