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才外流已成为一个全球现象,人才外流的成因可分为人才流出国推的因素和人才流入国拉的因素。分析了人才外流的各种因素和人才外流对人才流出国的影响,并对我国人才外流的潜在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人才外流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而印度的人才外流则尤为突出。本文仅就印度的人才外流及其原因以及吸引人才回流的措施等方面作一分析。 一、印度人才外流的概况 印度人才外流的历史虽然很长,但在独立后的前十几年,外流现象还不很严重,大多数有为青年和留学生都认为自己是国家重  相似文献   

3.
朱敏  许家云 《东岳论丛》2012,33(1):163-168
外资企业人才外流建立新企业是FDI研发溢出的重要渠道,而新企业的建立势必涉及到融资等金融市场因素.本文利用Difference GMM和System GMM方法,以中国1999 - 2008年地区面板数据为样本,将金融因素分解为货币、信贷和股票三个市场,对金融市场基于外资企业人才外流创办新企业的研发溢出效应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在促进外资企业人才外流进而引起技术扩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货币市场通过新建企业的人员流动效应对技术进步有积极影响,而信贷和股票市场没有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段时间以来,经常有人议论高校人才外流严重等情况。这里人才外流专指出国进修、学习不按期回国。本文试就浙医大近五年来人才外流问题作一浅析。 一、高校是人才荟萃和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 当前世界经济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指出的那样“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在科学技术上落后,就会被动挨打。”人才是富国兴邦的宝贵资源,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依靠人才;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又主要依靠教育。人才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人才外流、人才滞留不一定会带来人才流失。但是,现阶段中国人才外流趋势不容乐观,中国正面l临严重的人才流失。人才问题事关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我国人才流失状况已引起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中国应采取积极的行动,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遏制人才流失,吸引与争夺全球顶尖人才,实现人才强国上走向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
了解影响人才外流的主要因素,为学校人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辽宁医学院1987~2008年外流人员65名,2004~2008年引进的具有全日制本科起点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和符合此条件的基础学院120名教师;采用自行设计的原始资料回顾调查表和人才流动原因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外流人员基本状况及影响人才流动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辽宁医学院人才流动特点为职称高、学历高、年龄低;影响人才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福利待遇、科研环境、工作环境。结论:要改变人才外流状况,学校需采取有效措施,制定相关政策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科研和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才流动壁垒的逐步消失 ,人才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我国人才外流呈增长态势 ,形势是严峻的。因此 ,必须实施系统化的人才规划战略 ,营造法制环境 ,促进人才流动 ,加大分配力度 ,使人才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8.
合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人才外流,对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合肥市科技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合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研究造成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提出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江西企业“入世”后必将受到三大压力的冲击,即:市场竞争压力、人才外流压力、就业压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装上阵、构筑人才高地、发展私企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秦海霞 《理论界》2006,(6):96-97
辽宁具有雄厚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储备,但是近些年来,体育人才的大量流失给辽宁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带来了重创,以至于在十运会上兵败南京城。本文的主旨就在于探讨竞技体育人才大量流失的原因、运动员流动的意识和渠道以及体育人才外流给运动员本人、流入地、流出地等造成的影响及后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省人事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人才外流现象日趋严重,人才状况堪忧。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面对入世后日趋严重的人才争夺战,我省各级人事部门必须树立五种新的理念;创造适宜人才资源发展的政策环境;把人才工作的重点转向高新技术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加大人事部门教育培训的力度;开创人事工作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全球人才跨国流动规模日益扩大.人才跨国流动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外流和发达国家之间人才的双向流动.追求个人经济收益、追求个人成功、追求工作环境是人才跨国流动的个人动机,国家间环境差异、国家间人才政策差异、跨国公司全球扩展是人才跨国流动的外在动因.人才跨国流动是人力资本在全球市场的重新配置,无论对人才流入国还是流出国,都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各级政府要尽快制定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和世界人才市场发展趋势的人才战略;要想减少人才外流,就必须提高我国本国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要想吸引外国人才流入和加快人才回流,就必须完善吸引国外人才的政策,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吸引人才体系.  相似文献   

13.
“入世”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五大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科技竞争力排位落后与下降,主要是受人力资源及其开发方面指标的影响.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是提高企业与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大战略.加入WTO以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面临以下五大挑战人才短缺、人才外流、跨国公司人才的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产业化、就业压力增大.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人才竞争激烈的国际大环境下,我国人才外流的问题提醒我们,当务之急是要抓紧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历史文化教育和熏陶,因为中国缺少的不是一般科技人才,而是具有优秀历史文化修养的高素质的人文科技人才。近一百年来中国在摆脱屈辱和困难、追求幸福和光明且奋力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不经意间竟抛掉了自己太多的历史文化。如何做有高层次人文素质的科技人才,许多可敬的院士在这方面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相似文献   

15.
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部地区虚拟经济行业职工的收入水平一直高于实体经济行业,绝对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但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相比较,中部地区虚拟经济行业和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差距不仅不大,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中部地区虚拟经济行业和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差距的状态和变化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有助推经济资源"脱实向虚"和资本与人才外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和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作用,中部地区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阶段选择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部地区虚拟经济行业职工的收入水平一直高于实体经济行业,绝对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但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相比较,中部地区虚拟经济行业和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差距不仅不大,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中部地区虚拟经济行业和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差距的状态和变化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有助推经济资源"脱实向虚"和资本与人才外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和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作用,中部地区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阶段选择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人才市场目前状况是环境条件差 ,人才价值偏低 ,市场需求不足。人才存量整体质量不高 ,竞争力不强以及人才外流问题构成了民族地区人才市场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不解决好这些问题 ,民族地区人才市场不仅起不到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反而会流于形式 ,弱化市场配置效果。为了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 ,不仅要加快民族地区人才市场的建设 ,同时还应该深入探讨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并把人才问题视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8.
迈入21世纪,图书馆将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时代、瞬息万变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兴起,无疑对图书馆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也是对图书馆馆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专业学术水平欠缺,个人素质、修养不够,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专业结构不合理,缺乏计算机及外语人才和图书馆专业人才,或者有才不用,致使人才外流等日见突出的问题,如何优化图书馆队伍的问题已提到了议事日程。将如何优化图书馆员队伍结构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技术转移内容很复杂 ,它包括技术输入和技术输出两个方面。技术转移还包括可行性研究、配套资金、技术管理及法律保障等多方面的内容。只有运用技术转移法、建立健全技术转移审核制度 ,才能全面地落实国家的科技兴国战略 ,有效地保护中国的技术转移活动。应该提请国人关注 :从环保的立场出发 ,“不仅只有一个地球 ,而且也只有一个中国”;国家必须依法推行“网上出国”,防止科技人才外流。中国应在下个世纪的前十年内制定自己的技术转移政策 ,出台技术转移法及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20.
十几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保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是,目前优势国有企业与困难国有企业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相当多数的国有企业机制不活、效益不高、负担过重的局面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有加剧的趋势。面对党的十五大以后各种非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崛起,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竞争格局的变化,一些国有企业观念滞后、产品落后、设备老化、技术陈旧、资金短缺、人才外流、包袱沉重,处于困境。究其原因,国有企业改革有三个深层次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