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耀邦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十二大所作的报告中提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年的二万八千亿元左右”。要实现这个振奋人心的战略目标,工农业总产值必须平均每年以7.2%的速度增长。任务是艰巨的,但有利条件也是很多的。本文拟对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一些有利条件谈点肤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二大”将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载入我国的史册。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全面开创新局面的各项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推向前进。为此,党实事求是地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正确方针。”为了加速四化建设的进程,落实党中央的战略目标,下边分四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实现“翻两番”的目标,经济增长速度是关键。本文从21世纪初我国具备的有利条件的角度,论述了实现这一目 标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的一个令人振奋的亮点 ,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提出了“国民生产总值到 2 0 2 0年力争比2 0 0 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在过去 2 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保持年均 9%以上的高速增长之后 ,再提出“翻两番”的宏伟目标 ,这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党具有巨大的政治勇气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另一方面则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突破旧观念、旧体制的束缚 ,实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 ,以再创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一、观念创新 ,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 ,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实现“翻两番”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 党的十二大提出把全部经济工作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提高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一个中心问题,也是“七五”计划期间生产建设的关键之一。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是在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前提下,经济活动过程中劳动耗费  相似文献   

6.
国民经济各部门不仅有直接经济效益,还有间接经济效益和完全经济效益。本文对后两种效益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它们的计算模型,并利用投入产出表给出了它们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目前各项经济工作的中心。本文提出了经济效益的一般公式和全社会综合经济效益公式,从中分析了成本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认为加强成本管理,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庄严宣布: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000亿元左右。为实现这个宏伟目标还提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重要的方针政策,这样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里就学习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问题,谈一些心得和体会。 胡耀邦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的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不同于1958年的“大跃进”和1978年的“洋跃进”,它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资金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重要范畴。研究社会主义资金的性质,内容及其运动规律,不仅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面临的重要课题,而且对于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实现我国宏伟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这里的考察,我们假定,社会主义生产以相同的规模进行,劳动生产力不变。即在简单再生产和不发生价值变动的情况下,考察社会主义资金及其运动。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是两个不同但又相互密切联系的概念。经济增长是长、短两个不同时期的新增产值的对比,而经济效益则涉及不同时期的利润与总成本的对比。在长期中,经济效益是经济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基础,因为经济的长期增长取决于利润持续转化为投资,而只有不断改善经济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才能有高利润率(高效益),才能有持续的新增投资,并取得理想的增长速度。但是在短期内,没有速度就一定没有效益,因为成本刚性在短期里难以克服。在剩余劳动力较多的国家,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是取得社会效益的前提。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在提高技术水平和广泛利用劳动力之间达到有效的协调。  相似文献   

11.
陈云同志今年一月二十五日提出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就计划经济的实质、两种凋节的作用以及计划经济的中心问题是经济效益谈一些肤浅的理解。 一、计划经济的实质及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计划经济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社会化决定的用计划形式调节经济的制度。这种用计划调节和管理国民经济也是支配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普遍原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是我国经济学界比较重视的理论问题之一。鉴于在发表的许多论文和一些著作中,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问题论述颇多,而对非生产劳动问题论述较少的情况,本文拟就社会主义的非生产劳动问题,谈点浅见。由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的论述只能在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联系中,着重说说非生产劳动问题。  相似文献   

13.
蒙城县乐土镇大李村桂王庄的广大农民盯着市场搞生产.根据本村实际,引导农民广种优质白莲藕,亩产值由原来的300元猛增到1500多元.6年产值翻两番。种桂王白莲藕这里从1986年开始。当初价钱卖不上去,且销售缓慢损耗大.藕农积极性受到了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岚清副总理多次指出,后勤是制约高校事业发展的“瓶颈”。这一论述形象地揭示了我国高等教育后勤保障“供求关系”的矛盾,即高校中后勤服务对教学、科研、师生员工的生活来说“供不应求”。我们通常说高校后勤工作中,维修工作是难点、房改工作是焦点、医改工作是热点...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企业的经济效益同企业和职工的经济利益的联系愈来愈紧密,企业愈来愈重视本身经济效益的提高。正确认识社会经济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引导企业将社会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结合起来,这对巩固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性和矛盾性,并就实现两个效益的有机结合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新闻传媒的经济效益对传媒的发展 ,对社会效益的作用呈现出复杂的利弊关系。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完美统一和良性互动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必然要求。新闻传媒完全可以凭借良好的社会效益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也只有形成这种良性循环 ,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林兆木在《前线》2003年第2期接受杜梅萍采访时指出,从发展的方面看,在实现新的“翻两番”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加以解决:第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要求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但这又与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形成矛盾。因此必须多方面采  相似文献   

20.
论艺术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关于文学艺术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的思想,是我们新时期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从事审美创造和艺术生产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首先,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生产理论的意义以及艺术生产的历史形态;其次,指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艺术产品的双重属性即审美属性和价值后性及其相互关系,最后,研究了达到艺术生产把社会放在首位,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几个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