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运用非均衡理论和方法,通过构建双曲线计量模型,对1987~2011年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25年间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正向非均衡-负向非均衡-基本均衡-正向非均衡等四个阶段,当前房地产市场的非均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为此,应从总供给管理、区分差别化需求、多层次房地产市场体系构建、改善宏观调控有效性等方面着手,逐步降低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非均衡强度。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房地产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房价上涨速度惊人;政府以往每一轮的调控政策只能在短时间抑制房价,随后又伴随着更大一轮的疯长等.在竞争性较强的市场条件下,房价主要由市场供需决定.为此,对房地产市场需求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研究,并引入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影响重庆市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各因素进行实例分析,从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市场的供给需求与税收政策调节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价的不断上涨既有供给不足的原因也有需求旺盛的因素,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供需分层次调节。从我国房地产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特点入手,从理论和政策层面分析了房价不断上涨的原因,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税收政策调节房地产市场的作用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4.
以唐山市相关房产数据为例,运用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影响房价的三个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均GDP对唐山房价影响最大,所以大力发展经济是城市繁荣的硬道理,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唐山市房价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不是很大,说明影响唐山市房价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房地产的供给不足,唐山市应该加大房地产开发的投资力度,而三个因素中对房价影响最小的就是房屋造价,说明物价上涨并不是房地产价格上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市场集中度是决定市场结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市场集中度过高或过低的市场结构都需要调整和优化.我国房地产业在10多年的市场化发展中,市场结构随着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而优化.近年来,我国房价一直居高不下,且波动性较大,这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房价问题已成为重要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严格的宏观调控政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可以考虑发挥房地产市场自身的调节机制,借助市场集中度与房价之间的关系来稳定房价.  相似文献   

6.
房价快速上涨现象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题运用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了房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房价存在自我强化的正反馈,房价上升与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贷款快速增加并存,而这显然违背供大于求导致商品价格下跌的经济学规律。这一结果说明,房地产市场中可能存在结构型泡沫、地价型泡沫、资产型泡沫和需求型泡沫。增强市场理性预期、建立预警机制等比单纯打击房产投机商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宏观上具有波动强、城乡差别大、地区差异显著、总量非均衡与结构非均衡同时并存、受土地政策影响大等特点;微观上具有周期长度不规则、振幅巨大、产品结构差异大、投资性高利润等特征。规范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应根据房地产发展的特点,制度适宜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主要是由经济基本因素和投机成分共同驱动的,而前者起关键作用,房地产总体泡沫成分不高.本文将城市化发展水平作为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之一进行重点考察,运用协积分析与误差纠正机制,详细分析了城市化进程对房价上升的刺激作用.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房价上升的主要原因,在短期内,房地产价格不能充分反映城市化发展水平,但在长期,二者存在稳定的正向变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系列的“房地产新政”,是中央针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房价暴涨实行的一种干预手段,这种干预手段的实施具有经济法学和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支撑.文章分析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房价暴涨的因素,并从经济法学和经济社会学视域对中国“房地产新政”进行评析,以便更全面、深刻、细致地把握新政的内涵及其意义,以期达到共识.  相似文献   

10.
运用R型系统聚类法将我国划分为高、中、低房价地区,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和运用卡尔曼滤波解法,对比分析了历年货币政策变化对区域房价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贷款规模对房价的影响力较大且区域差别显著,而实际利率对房价的影响力较小,也有一定的区域差异。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局部过热且高房价有向全国扩散的态势,应该根据货币政策工具对区域房价影响的特点,从以往的以价格手段调控为主,转变为以数量手段调控为主、价格手段为辅,才能使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首先选取了房价收入比、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房地产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率/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增长率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待开发土地面积/本年土地购置面积等5个测度指标进行分析;然后通过计算每年同比增长率,将历年数据进行直观对比。研究发现:中国房价收入比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房价标准,中国房地产行业投资过热,中国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较快,房地产开发企业“囤地”意图比较明显,中国房价泡沫比较明显;最后,从房产信贷政策、土地供给、遏制投机性购房、增加特殊房型供给税收政策调整等5个方面提出了抑制中国房价泡沫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房改政策及相关立法推动下,我国房地产业飞速发展并伴生各种风险。以抑制高房价为目的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措施不但未能起到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保障公民"居者有其屋"的初衷,并且,在立法、司法审判和宏观调控措施的合力下,房地产业发展伴生的风险在房地产市场各参与主体间未能得到公平合理的分担。各级政府既是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同时也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和主要获利者。通过对历年房地产宏观调控实施效果及立法、司法审判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反思,提出合理防范、分担房地产业发展所致风险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房地产投机度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房地产市场中,投机行为是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将房地产价格分为资本收益为零时的房地产价格和投机性价格两部分。建立回归模型,引入拆迁量对模型进行修正,结合具体数据,对天津市房地产投机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房价的波动原因一直是房地产经济学中备受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行为研究的方法能够帮助传统经济学理论更好地解释和预测房地产价格的变化.文章在系统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从行为经济学视角研究房价波动的缘起,总结了市场参与者普遍存在的认知局限和行为偏差,梳理了房地产市场个体参与者心理和行为与房价波动关系的影响效度检验,以及房地产市场个体参与者心理和行为与房价波动关系的影响机制研究,并归纳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主流的房地产文献很少研究住宅购买力对家庭结构的影响。而且,这些研究大多忽视了家庭的特性,片面地将家庭当做经济主体。本质上讲,家庭是一个情感、情绪和智力交织的系统。事实上,我国城市中的高房价已经超出了普通居民的承受力,对家庭结构的影响较大。根据家庭系统理论分析《蜗居》描述的家庭场景中住宅购买力对家庭结构的影响,表明高房价带来的经济压力改变了情感力,经济压力和情感力在家庭中和家庭之间传导,自我分化和三角关系在家庭结构转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比较近年来我国房价名义增长率与GDP、居民收入增长率,发现房价增长率的波动明显大于GDP与居民收入增长率,并用HP滤波方法计算出我国的房价波动幅度;认为自2003年以来政府调控房地产的货币信贷政策主要是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调整开发项目资本金比例、限定贷款主体资格、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为主;认为货币信贷政策本身存在缺陷、地方政府与商业银行执行不力以及我国特殊的房地产业发展环境是制约货币信贷政策调控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老年住宅市场的形成是我国经济发展、人口政策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房地产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途径和房地产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以广州为例,影响老年宜居住宅需求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宅面积、人口老龄化水平、城市住宅价格、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等,为释放和满足老年宜居住宅需求,应该形成由政府部门、公共机构、房地产企业、家庭和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供给主体模式,并构建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老年住宅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房地产业也有了值得肯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如住房结构性矛盾突出、房价上涨过快、房地产市场行为失范较为普遍等种种问题。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引导主体、与房地产业有着直接联系的政府,应从科学的政策引导,理性的宏观调控,严格的规整市场混乱等方面对上述问题作出积极有力的回应,从而促进国内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选取房地产市场投资完成额、房地产开发量、房地产平均销售价格以及国房景气指数等指标,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波动情况。剖析其波动的主要原因有供求关系、金融危机、国家宏观调控和投机炒房。提出了适当加大土地、金融和税收政策调控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抑制投机需求等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