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审判权的运作必须保证审判权的独立行使,没有审判权的独立就没有公正的审判,而其中主要包括两个价值要素,一是法院的独立,二是法官中立,其中法院独立是审判权独立的初级形式,而法官中立是审判权独立的高级形式。为保障审判权的独立运作特别是法官的独立审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法院实行垂直管理制度,法官保障制度,回避的信息对称制度,法官言论限制制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深化,促进司法公正的呼声日益强烈,加强对司法的监督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了我国“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并明确指出,要“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要“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结  相似文献   

3.
宪法独立审判条款的完善及其配套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宪法条款的完善并不意味着主张修改宪法,尤其不意味着主张很快修改宪法的有关条款。现行宪法第126条有较大瑕疵,难以作为法院和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的有效保障;该条应循“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只服从法律”的路径予以完善。同时,宪法和法律还应为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提供一些切实、具体的保障,其中最主要的应该是在改革人民法院内部组织的同时,相对提高选举或任命法院组成人员的人民代表机关的级别。  相似文献   

4.
一、司法的独立性目标模式司法独立作为现代法治的一个重要标志,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宪法原则。我国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在人民法院组织法中也有类似的规定。党的十五大报告也指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监督权。”〔1〕根据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司法独立主要有以下的内在规定性:首先,在司法的运作体制上,要求司法与立法、行政分离,尤其是司法与行政分离,彻底抛弃司法与行政合一的传统体制。传统的司法…  相似文献   

5.
法官作为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人员,其最基本最表面的职责是查清事实、判明是非、做出裁决;进行司法衡平和补救是法官的深层职责;探索、维持、弘扬社会正义则是法官的根本职责。为了使法官能更好地履行其职责和功能,我们应将法官定位为独立、中立地代表国家行使司法审判权的专门人员。  相似文献   

6.
一、司法公正保障制度之现实分析1、关于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制度:实践了司法独立原则的一些内容,但不彻底,不仅未起到积极阻却司法不公的作用,相反,为司法不公现象留下了可乘之机。司法独立是法治的应有之义,它为司法人员严格执法提供了自由的空间,有利于司法人员排除干扰,凭自己的良知和法律专业素质正确认定事实与适用法律,维护司法公正。西方国家的司法独立制度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司法权独立。司法权与立法权、行政权平行。②法官审判独立,不受任何干涉。③司法人员独立,以法律直接规定司法人员地…  相似文献   

7.
确认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的目的在于国家走向法治 ,在于保护国家利益。本文就独立行使审判权、国家利益的体现、以及审判独立与国家利益相适应作些剖析 ,阐明浅见。  相似文献   

8.
我国法院制度改革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 《江淮论坛》2001,1(1):62-66
法院制度改革是司法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改革的中心是确保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以实现司法公正的价值目标。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法院的垂直领导体制 ,实行法官负责制 ,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司法机关的人、财、物事实上都在地方行政机关的控制之下,但至少在宪法层面上确立了“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的司法机关独立原则。但是,有关法官独立的话语却始终不能提上议事日程,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严重的行政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传统社会中,司法依附于行政,法官行使审判权之目的,重在实现社会整体的秩序和社会公共的安宁。历史发展到晚晴,随着社会政治变革的展开,司法实现了形式上的独立,法官也逐渐从普通行政官中分离出来,初步实现了专职化。自此,法官承载独立的审判权明载于宪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被司法界认为理想当然,收回领事裁判权也成为近代社会和司法当局赋予法官的特殊使命。  相似文献   

11.
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刍议褚新法,于家颖我国宪法第126条、法院组织法第4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审判权是国家赋予人民法院审判一切案件的权力。正确理解和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对加强我国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丁志武 《青海社会科学》2003,(3):101-103,100
自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依法治国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推进司法改革 ,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以来 ,理论界和司法机关对司法独立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和探索。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六大又明确重申了“推进司法制度改革 ,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原则。因而 ,立足我国现实、进一步推进司法独立是贯彻十六大精神、推进我国民主与法制进程的大事 ,也是我国目前司法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 ,司法独立更是关系到司法机关…  相似文献   

13.
<正> 新宪法规定的“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是对社会主义独立审判原则的高度概括和充分肯定。认真贯彻实施这项原则,对于保证人民法院依法办事,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保障社会主义民主,保卫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独立审判是一项社会主义的司法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包括:(1)国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无论是刑事案件还是民事案件,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进行审判,只有人民法院才能依法进行审判。(2)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必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 :审判独立的实质是法官的认识独立 ,法院机构独立和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是审判独立的条件而非实质 ;审判监督的实质是对判决的监督而不是对审理过程和判决形成过程的监督 ;我国审判独立的理想模式是法官个体的独立 ,即法官在审判过程中的认识独立和自主判断 ;应以党的领导为原则 ,以人大的宏观监督为条件 ,以法定程序内的监督为保障构建我国的审判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5.
许红霞 《理论界》2007,(6):170-171
法院是一国的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解决纠纷。我国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都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国家的审判机关”性质,但长期以来人民法院性质的异化,严重影响着司法文明的进程。在日益民主化与法制化的今天,人民法院应当回归其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6.
人民法院工作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我国司法制度的最大特色,也是人民法院开展工作最有力的保障。人民法院应当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有机结合起来。要正确认识在新时期的政法工作中处理好"两个坚持"相互关系的极端重要性,坚决反对各种错误观点,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司法工作的自觉行动,把坚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作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基本方式,始终确保"两个坚持"有机统一、相得益彰、一体实现。  相似文献   

17.
陈明德 《理论界》2004,(6):131-132
现代司法公正理念不但重视实体公正,而且重视程序公正。我们应当按照司法公正的价值目标推动当前的司法体制改革,一方面要建立起法院独立和法官独立的体制,而另一方面要加强和完善对司法审判权的监督制约。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司法机关的人、财、物事实上都在地方行政机关的控制之下,但至少在宪法层面上确立了"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的司法机关独立原则.但是,有关法官独立的话语却始终不能提上议事日程,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严重的行政化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三权分立思想作为审判权独立的根据在理论上存在不足,三权分立不是法治社会的标志,我国的审判权也不同于西方的司法权。我国的审判权包括普遍意义上的裁判权、具有自身特色的调解权、行政角色浓厚的判决执行权和在政法委统一领导下的政法委决议执行权。从制度功能来看,裁判权、调解权基本等同于司法权,是审判权独立的主体,并且为了防止法官以判逼调,调解权应当独立于裁判权。裁判执行权、政法委决议执行权因不具有居中裁判性质,不是审判权独立的内容。要求审判权完全独立是脱离了中国国情的空想;以审判机构的独立代替审判权独立犯了逻辑上的错误;没有独立地位法官的审判程序将无法克服程序内在的缺陷。审判权独立应当是具有独立地位的办案法官、办案程序与办案保障三者相结合的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在全社会范围实现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终极目标,其实现有赖于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其中法官独立是审判权独立的核心和基础。确保法官独立性必须确保法院相对于行政机关的独立性,克服法官审案的行政化管理倾向,提高法官的职业素质,培养自由和独立理念,并建立科学的法官选任制度是实现法官的独立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