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我党历来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干革命就要"笔杆子跟枪杆子结合起来"。邓小平同志指出,"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同志指出,"各级党委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各部门的领导权。"胡锦涛同志指出,"党管宣传、  相似文献   

2.
汇报丁作体现"汇"和"报"的统一.所渭"汇",就是将自己掌握的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关键是条理要清楚;所谓"报",就是通过适当的方式将整理的内容表述出来,关键是观点要鲜明.汇报工作有多种情况,最常见的是在领导部署的工作阶段性完成或全部完成后,向领导汇报开展工作的主要做法、基本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打算.向领导汇报工作是干部履行职责的基本功.一个善于汇报工作的人,能得到领导的及时指导,并有可能与领导建市起牢固的互信关系.  相似文献   

3.
人情广泛存在于领导工作中,如果能够较好地运用领导与下属之间的人情、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人情、领导与上级领导之间的人情,就能充分发挥其"药性";而运用得差,就会使其沦为道德面具、情感加持和物质诱惑下的人情"毒药"。领导要正确处理人情与工作的关系,充分发挥人情在融洽感情、拉近距离、解决疑难杂症上的"药性",摒弃人情在工作中走偏、走歪、走邪的"毒性",把控好人情密码,掌握好人情原则。  相似文献   

4.
除了传统的由上而下的正向领导,由下而上的逆向领导也日益普遍。构建和谐的上下级相互领导关系,"囚徒困境"启示我们要注重"合作信任化",铸牢上下级一致的意志动向;"斗鸡博弈"启示我们要注重"态度平缓化",培育上下级平和的协作态度;"智猪博弈"启示我们要注重"利益公平化",保障上下级稳定的工作心理;"脏脸博弈"启示我们要注重"交流有效化",营造上下级高效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5.
陈瑞祥 《领导科学》2012,(24):27-28
受各种因素制约,工作难以找到突破口,开展不易、推进困难,是不同岗位领导面临的现实问题。如果注意观察、思考,抓住某些关键环节,在工作中善于"借题发挥",那么就很容易掌握"尺寸"、提纲挈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各项工作发展。一、注意观察思考,把住"借题发挥"的时机领导善于"借题发挥",首先要有问题意识,抓准"题"、"瞅"准矛盾和问题。没有矛盾、没有问题,就没有社会。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这是经典著作上的重要论述,是对社会运行规律的高度概括。在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6.
卡好工作节奏,是领导艺术,需要后天修习和修持。要卡好"时间刻度",不做无用功,不搞无效劳动,卡好时间的"速度""进度""节拍";要卡准"质量刻度",把"工匠精神"注入方方面面,卡准方向目标、价值坐标、行为状态;要卡住"效率制度",具体而言就是卡住方法、卡住算法、卡住心法。  相似文献   

7.
一、正确认识"到位不越位"的含义 "到位不越位",首先是真到位.一是要独当一面.副职领导对自己分管工作职责范围之内的这"一面",特别是针对比较棘手的问题,首先要有自己的主见,尽最大努力独立处理,如实在独立处理不了,要及时争取正职领导及其他副职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二是要一面独当.这里的"一面"是指本单位所有副职领导工作职责范围之外的事情,可从承担义务出发,多做补缺的事.若其他副职领导先于你已进入了这"一面",那你要善于充当"配角".以上两个"一面"的有机相加,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到位.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重温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特别提到,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在当今"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生态之下,党委书记要当好"班长",须自觉强化"六个意识",带头践行"三严三实",以良好的领导形象影响人、感化人、带动人。一、强化忠诚意识,对党一定要忠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的根  相似文献   

9.
《领导文萃》2012,(19):71-74
中央领导人的"作业"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共政治的决策逻辑由此设定,并一直沿用至今。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代,邓小平、胡耀邦等领导再次复兴"延安道路",蹲下来、了解真实民意,并不断基于大面积调研来制定政策。到了江泽民、胡锦涛时期,被反复表述的是调查研究工作要制度化和常规化建设。由此,主题调研越来越成为中共高层搜集掌握下面信息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秘书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秘书工作在领导身边,既是领导的"助听器",又是"传声筒";既是"智囊团",又是执行者。其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自身形象,也影响着单位和领导的形象。那么,秘书如何才能当好领导身边人呢?首先,摆正位置不自恃。秘书工作在领导身边,是领导工作和生活上的助手,特别是一些资深秘书,掌握着很多无形的资源,所提的建议和意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领导的决策,深受干部群众的尊重。有人  相似文献   

11.
学会"用感情留人",是对领导者提出的新要求."用感情留人",就是要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让大家心情舒畅地工作.落实"用感情留人",关键在领导.  相似文献   

12.
按照党委领导意图办事情、抓落实,是机关开展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机关秘书人员作为党委领导的"智囊"和"外脑",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正确把握领导意图.笔者认为,正确把握领导意图必须与领导实现"五同".  相似文献   

13.
成功的领导活动就像一台精彩的话剧.戏的成功,不仅要求主角有精湛的表演技艺,还要求配角与之娴熟配合.在领导活动的舞台上,这个"主角"无疑是单位的主要领导,即一把手.其"配角",包括单位的副职以及班子其他成员.一把手要实现管理效能的最大化,就必须注意协调好与"配角"之间的关系,以娴熟高超的领导艺术和让部属感佩的人格魅力,去构建心理相容、行为互动的工作环境,从而促进领导活动的健康开展.演好、演活领导管理这台戏,既有管理方法的问题,也有领导艺术的问题.一把手要协调好"配角",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办公室人员要发挥好领导的助手和参谋作用,必须掌握好调查研究这项基本功.江泽民同志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是办公室人员联系群众、了解实情、掌握政策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锻炼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切实提高调查研究的成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领导秘书须树立“十种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是大局意识.凡事要从大局出发.领导秘书在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多讲有利于团结的话,为领导班子的团结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当领导之间因工作原因产生分歧和矛盾时,要坚持团结第一的原则,不在群众中乱发议论,不传播扩散不团结的所谓"内幕",尤其是不能在领导之间添油加醋、捕风捉影、拨弄是非,而是要尽自己所能,做好沟通、提醒、解释工作,发挥"润滑剂"作用,融和领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领导致辞是一种兼具公共性、互动性、自主性的讲话文体,文短而精,既讲求"文以载道",表现思想,体现政策和措施办法;又讲求"成文之法",遵循规律,合乎规范和格式"体例",直接体现领导的政策水平和个人魅力。因此,掌握该文体成文过程中的七个特点,对于提升领导致辞写作水平起着重要作用。一、主题鲜明。领导致辞是领导对  相似文献   

17.
苏力  杨阳 《领导科学》2020,(1):36-38
"贵公正而贱鄙争"是中国古代君子政治的价值取向,但实际上公正问题颇为复杂。如果当前领导者"贵公正而贱鄙争",就可能坠入程序公正绝对化、工作评价单一化、组织人际关系模式化等理想化陷阱,并生成相应的不良后果。领导者要规避"贵公正而贱鄙争",必须遵循公正的规律,发挥领导艺术;注重活的方法,在管理中将公正与竞争结合起来;在做人际型领导和做任务型领导之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18.
一、突出文字工作主体地位,在文稿质量、调研信息上有新突破 首先要在文稿质量上下功夫.文稿质量是办公室的"脸面",一篇好的文稿往往会赢得领导的好评和社会的赞誉.因此,我们要像关心自己的脸面一样关心办公室文稿质量,要多掌握情况,多学习技巧,多锻炼文字,把心思、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文稿上,一切围绕文字转,在文稿质量上下功夫,要努力提高"两个率":一是提高领导对文稿的满意率.领导满意是衡量文稿质量高低的第一标准,凡是领导不满意的文章都是败笔.要学会"换位思考",善于从领导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体现领导的思维层次和思想观点,体现领导的讲话风格.  相似文献   

19.
李景武 《领导科学》2007,(15):25-26
主官领导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头羊",处在各种漩涡的中心,要面对诸多复杂的矛盾,处理大量棘手问题,发挥好"当家人"的主导作用。这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要求主官能够总揽全局,合理确定工作的"空间",具备协调各种关系、把握好"平衡点"的宏观控制能力和驾驭全局的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20.
曾锐 《领导科学》2012,(34):26-27
机关处长一般是机关中的"兵头将尾",是"小领导干大事"。对上,要落实部领导、局领导的指示,负责上情下达;对下,要对系统的下级单位进行工作指导,负责下情上传。对内,要加强本处自身建设,形成一个富有战斗力的集体;对外,要协调和处理与有关单位和处室的关系,相互支持配合。可以说,处长是各类工作关系、社会关系的交叉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